正在加载图片...
3 二、中国文艺的对外传潘 、 (162) 三、其他方而中国文化的外播 (171) 第三节国内各民族文化的新交融 (176) 一、国内各民族文化.进一步交融的沥史条件 (176) 二、汉族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吸收 (179) 三、汉族文化对少效民族文化的影响 (184) 四、民国文化发展中少数民族的贡献 (189) 第五章迈向现代的哲学 (193) 第一节民国哲学发展的基本线索 (193) 第一节资产阶级新哲学体系的建构 (199) 一、孙中山的哲学思想……………… (199) 二、胡适的实用主义哲学 (202) 三、张东苏的“多元”认识论 (205) 四、金岳霖的知识论 (210) 第三节现代新儒家哲学的兴起和发展 ……… (214) 一、梁漱溟的新孔学 。。。,,,。。,。,。。, (214) 二、熊十力的新唯识论………… (219) 三、冯友兰的“新理学”………… (223) 四、贺麟的“新心学”……… (227) 第四节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 国化……… (231) 一、准物辩证法论战………… (231) 二、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 (234) 三、李达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荟的中国化… (237) 四、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239) 第六章走向世俗:民国的宗教世界 (245) 第一节入世达变的宗教倾向 (245)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