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5.能见度 能见度是指正常视力的人在当时的天气条件下,从水平方向中能够看到或辨认出目标物的最 大距离,单位是m或km。能见度的大小反映了大气混浊或透明的程度,一般分为十个级别,0 级的白日视程为最小,50m以下,9级的白日视程为最大,大于50km。 6.风 风是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运动。风的运动规律可用风向和风速描述。风向是指风的来向,通 常可用16个或8个方位表示,如西北风指风从西北方来。此外也可用角度表示,以北风为0,8 个方位中相邻两方位的夹角为45°,正北与风向的反方向的顺时针方向夹角称为风向角,如东南 风的风向角为135°。 风速是指空气在单位时间内水平运动的距离。气象预报的风向和风速指的是距地面10m高处 在一定时间内观测到的平均风速。 在自由大气中,风受地面摩擦力的影响很小,一般可以忽略不计,风的运动处于水平的匀速 动。但在大气边界层中,空气运动受到地面摩擦力的影响,使风速随高度升高而增大。在离地 面几米以上的大气层中,平均风速与高度之间关系一般可以利用迪肯( Deacon)的幂定律描述 (5-2) 式中u及u一在高度Z及已知高度Z1处的平均风速,m/s n一与大气稳定度有关的指数。在中性层结条件下,且地形开阔平坦只有少量地表覆盖物时, 空气的大规模运动形成风。地球两极和赤道之间大气的温差,陆地与海洋之间的温差以及陆 地上局部地貌不同之间的温差,从而对空气产生的热力作用,形成各种类型风,如海陆风、季风 山谷风、峡谷风等 当气压基本不变时,日出后由于地面吸收太阳的辐射,由底部气层开始的热涡流上升运动逐 渐增强,使大气上下混合强度增大,因此下层风速渐大,一般在午后达到最大值:而夜间在地面 的冷却作用下,湍流活动减弱直至停止,使下层风速减小,乃至静止。反之,高层大气的白天风 速最小,夜间风速最大 海陆风出现在沿海地区,是由于海陆接壤区域的地理差异产生的热力效应,形成以一天为周 期而变化的大气局部环流。在吸收相同热量的条件下,由于陆地的热容量小于海水,因此地表温 度的升降变化比海水快。白天,阳光照射下的陆地温升比海洋快,近地层陆地上空的气温高于海 面上空,空气密度小而上升,因此产生水平气压梯度,低层气压低于海上,于是下层空气从海面 上流向陆地,称为海风;而陆地高层空间的气压高于海上,气流由陆地流向海洋,从而在这一区 域形成空气的闭合环流。夜间,陆地温降又比海洋快,近地气层的气温低于海面上的气温,形成 了高于海面上的气压,于是下层空气从陆地流向海上,称 为陆风,并与高空的逆向气流形成闭合环流。海陆风的流 动示意图如图5-2所示。 海陆风的影响区域有限。海风高约1000m,一般深入 到陆地20~40km处,最大风力为5~6级;陆风高约100 (a)海风 (b)陆风 图5-2海陆风示意图5. 能见度 能见度是指正常视力的人在当时的天气条件下,从水平方向中能够看到或辨认出目标物的最 大距离,单位是 m 或 km。能见度的大小反映了大气混浊或透明的程度,一般分为十个级别,0 级的白日视程为最小,50m 以下,9 级的白日视程为最大,大于 50km。 6. 风 风是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运动。风的运动规律可用风向和风速描述。风向是指风的来向,通 常可用 16 个或 8 个方位表示,如西北风指风从西北方来。此外也可用角度表示,以北风为 0 o,8 个方位中相邻两方位的夹角为 45o,正北与风向的反方向的顺时针方向夹角称为风向角,如东南 风的风向角为 135o。 风速是指空气在单位时间内水平运动的距离。气象预报的风向和风速指的是距地面 10m 高处 在一定时间内观测到的平均风速。 在自由大气中,风受地面摩擦力的影响很小,一般可以忽略不计,风的运动处于水平的匀速 运动。但在大气边界层中,空气运动受到地面摩擦力的影响,使风速随高度升高而增大。在离地 面几米以上的大气层中,平均风速与高度之间关系一般可以利用迪肯(Deacon)的幂定律描述: 1 1 ( / )n u u z z = (5-2) 式中 u 及 u1—在高度 Z 及已知高度 Z1 处的平均风速,m/s; n—与大气稳定度有关的指数。在中性层结条件下,且地形开阔平坦只有少量地表覆盖物时, n=1/7。 空气的大规模运动形成风。地球两极和赤道之间大气的温差,陆地与海洋之间的温差以及陆 地上局部地貌不同之间的温差,从而对空气产生的热力作用,形成各种类型风,如海陆风、季风、 山谷风、峡谷风等。 当气压基本不变时,日出后由于地面吸收太阳的辐射,由底部气层开始的热涡流上升运动逐 渐增强,使大气上下混合强度增大,因此下层风速渐大,一般在午后达到最大值;而夜间在地面 的冷却作用下,湍流活动减弱直至停止,使下层风速减小,乃至静止。反之,高层大气的白天风 速最小,夜间风速最大。 海陆风出现在沿海地区,是由于海陆接壤区域的地理差异产生的热力效应,形成以一天为周 期而变化的大气局部环流。在吸收相同热量的条件下,由于陆地的热容量小于海水,因此地表温 度的升降变化比海水快。白天,阳光照射下的陆地温升比海洋快,近地层陆地上空的气温高于海 面上空,空气密度小而上升,因此产生水平气压梯度,低层气压低于海上,于是下层空气从海面 上流向陆地,称为海风;而陆地高层空间的气压高于海上,气流由陆地流向海洋,从而在这一区 域形成空气的闭合环流。夜间,陆地温降又比海洋快,近地气层的气温低于海面上的气温,形成 了高于海面上的气压,于是下层空气从陆地流向海上,称 为陆风,并与高空的逆向气流形成闭合环流。海陆风的流 动示意图如图 5-2 所示。 海陆风的影响区域有限。海风高约 1000m,一般深入 到陆地 20~40km 处,最大风力为 5~6 级;陆风高约 100~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