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4.法律关系的变动原因 (三)思考与实践 1.什么是法律? 2.我围的法律渊源主要有哪些? 3.法律关系由哪些要素构成? 4.自然人的行为能力如何划分?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展示。 第二章基本民事法律制度 (一)目的与要求 1.理解民事法律行为成立与生效的条件 2.掌握无效民事法律行为和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的种类: 3.了解代理的概念,掌握滥用代理权、无权代理和表见代理的法律效力。 4.了解诉讼时效的种类与起算,掌握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和证长的规定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民事法律行为制度 1.民事法律行为理论 2.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与生效 3.无效民事法律行为 4.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5.附条件和附期限的法律行为 第二节代理制度 1,代理的基本理论 2 代理权 3.无权代理 表见代理 第三节诉讼时效制度 1.诉讼时效基本理论 2.诉讼时效的种类与起筑 3.诉讼时效的中止 4.诉讼时效的中断 5.诉讼时效的延长 (三)思考与实践 1.无效民事法律行为有哪几种? 2.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有哪些? 3.无权代理行为的法律效力如何认定 4.法律关系的变动原因 (三)思考与实践 1.什么是法律? 2.我国的法律渊源主要有哪些? 3.法律关系由哪些要素构成? 4.自然人的行为能力如何划分?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展示。 第二章 基本民事法律制度 (一)目的与要求 1.理解民事法律行为成立与生效的条件; 2.掌握无效民事法律行为和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的种类; 3.了解代理的概念,掌握滥用代理权、无权代理和表见代理的法律效力。 4.了解诉讼时效的种类与起算,掌握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和延长的规定。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民事法律行为制度 1. 民事法律行为理论 2. 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与生效 3. 无效民事法律行为 4. 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5. 附条件和附期限的法律行为 第二节 代理制度 1. 代理的基本理论 2. 代理权 3. 无权代理 4. 表见代理 第三节 诉讼时效制度 1. 诉讼时效基本理论 2. 诉讼时效的种类与起算 3. 诉讼时效的中止 4. 诉讼时效的中断 5. 诉讼时效的延长 (三)思考与实践 1.无效民事法律行为有哪几种? 2.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有哪些? 3.无权代理行为的法律效力如何认定?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