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海南发展银行倒闭案例 案例内容: 基本案情 谁也不曾料到,中国首例银行被关闭事件,会在中国最南端的海南省发生 海南发展银行(以下简称海发行)于1995年8月18日开业,它是通过向全国募集股 本,并兼并了5家信托投资公司而设立的海南股份制银行,注册资金1677亿元人民币(其 中外币折合人民币3000万元)。股东有43个,主要股东为海南省政府、中国北方工业总公 司、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公司、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等,由海南省政府控股 ˉ开始,海发行的发展势头的确让人称羡。据1997年《海南年鉴》称,该银行收息率 为90%,未发生一笔呆滞贷款,与境外36家银行及共403家分支行建立了代理关系,外汇 资产规模1.7亿美元……应该说,在海南整个金融界连续30多个月存款下降的情况下,海 发行的成绩的确引人注目 不久,一项赋予海南发展银行历史重任的大事发生了 1997年12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中国人民银行海南省分行发布公告,宣布关 闭海口市人民城市信用社等5家违法违规经营、严重资不抵债、已不能支付到期债务的城市 信用社。其债权债务由海发行托管。全省其余29家信用社除一家仍独立经营外,全部并入 海发行。 次日,海发行即向全社会发出公告,宣布兼并和托管的有关事宜 此事是1997年全国金融改革会议召开后出现的第一桩大事。有消息称,兼并之后,海 发行的股本金已由最初的1677亿元增长为106亿元,存款余额为40亿元,债务为50亿元 实力大为增强。但与此同时,人们也在担心:海发行能不能把城市信用社这个沉重的包袱背 起来,会不会救人不成反被所救的人拖下深渊。别的不说,光是兼并后银行职员就成倍增长 达3000多人。事实证明,人们的担心不无道理。 起初,仿佛一切都照常进行着,但1998年春节过后,不稳定的因素开始出现了。一大 早,在海发行的营业网点排成长队的取款人便成为一个话题,而且传闻越来越多、越传越 玄……有鼻子有眼的传闻加剧了人们心理的恐慌,恐慌的心理又反过来增加了储户的取款。 于是,金融界十分避讳、社会十分担心的现象一一挤兑,开始在海发行出现了 造成挤兑的原因很简单,海发行的信用度降低了 海南人曾骄傲地说,海口银行的密度在全国最大,银行的数量多过了米铺。但正因如 此,使海南的银行走上了恶性竞争的道路。在海发行未兼并托管城市信用社之前,各信用社 无一例外地采取了高息揽储的方式吸引存款,有的年利率高达25%。这也直接造成了多数 城市信用社高进低出,食储不化的结果,只有靠新的高息存款支付到期的存款,然后再吸入 高息存款,进入了严重违背商业规律的恶性循环。于是,资不抵债、入不敷出,无法兑付到 期存款,成了信用社的通病,并严重影响社会安定。这也正是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兼并海发 托管信用社的最直接原因。 海发行兼并诸多城市信用社后,明确规定,只保证28家信用社储蓄存款本金和合法利 息的支付。对于托管的5家被关闭信用社的储蓄,也大致如此,而单位存款则被视为所欠债 务,在债权债务清算后进行清偿。应该说,这些措施也有其合理性,尤其是按国家正常利息 付息本来就是国家的硬性规定,不得有违。但一些谋求“钱生崽”的老百姓却不这样想,他 们将钱存入信用社,就是为了获高息。这就使许多问题变得复杂了 最初是到期的储户将存款取款,不在海发行续存。然后甩下一句话:“当初是签了合同 的,利息一下子由22%降到7%,少了10多个百分点,这样的银行谁还相信。”出来的多 进去的少,市民存款本息源源不断地提款使海发行有些捉襟见肘了海南发展银行倒闭案例 案例内容: 一、基本案情 谁也不曾料到,中国首例银行被关闭事件,会在中国最南端的海南省发生。 海南发展银行(以下简称海发行)于 1995 年 8 月 18 日开业,它是通过向全国募集股 本,并兼并了 5 家信托投资公司而设立的海南股份制银行,注册资金 16.77 亿元人民币(其 中外币折合人民币 3000 万元)。股东有 43 个,主要股东为海南省政府、中国北方工业总公 司、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公司、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等,由海南省政府控股。 一开始,海发行的发展势头的确让人称羡。据 1997 年《海南年鉴》称,该银行收息率 为 90%,未发生一笔呆滞贷款,与境外 36 家银行及共 403 家分支行建立了代理关系,外汇 资产规模 1.7 亿美元……应该说,在海南整个金融界连续 30 多个月存款下降的情况下,海 发行的成绩的确引人注目。 不久,一项赋予海南发展银行历史重任的大事发生了。 1997 年 12 月 16 日,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中国人民银行海南省分行发布公告,宣布关 闭海口市人民城市信用社等 5 家违法违规经营、严重资不抵债、已不能支付到期债务的城市 信用社。其债权债务由海发行托管。全省其余 29 家信用社除一家仍独立经营外,全部并入 海发行。 次日,海发行即向全社会发出公告,宣布兼并和托管的有关事宜。 此事是 1997 年全国金融改革会议召开后出现的第一桩大事。有消息称,兼并之后,海 发行的股本金已由最初的 16.77 亿元增长为 106 亿元,存款余额为 40 亿元,债务为 50 亿元, 实力大为增强。但与此同时,人们也在担心:海发行能不能把城市信用社这个沉重的包袱背 起来,会不会救人不成反被所救的人拖下深渊。别的不说,光是兼并后银行职员就成倍增长, 达 3000 多人。事实证明,人们的担心不无道理。 起初,仿佛一切都照常进行着,但 1998 年春节过后,不稳定的因素开始出现了。一大 早,在海发行的营业网点排成长队的取款人便成为一个话题,而且传闻越来越多、越传越 玄……有鼻子有眼的传闻加剧了人们心理的恐慌,恐慌的心理又反过来增加了储户的取款。 于是,金融界十分避讳、社会十分担心的现象——挤兑,开始在海发行出现了。 造成挤兑的原因很简单,海发行的信用度降低了。 海南人曾骄傲地说,海口银行的密度在全国最大,银行的数量多过了米铺。但正因如 此,使海南的银行走上了恶性竞争的道路。在海发行未兼并托管城市信用社之前,各信用社 无一例外地采取了高息揽储的方式吸引存款,有的年利率高达 25%。这也直接造成了多数 城市信用社高进低出,食储不化的结果,只有靠新的高息存款支付到期的存款,然后再吸入 高息存款,进入了严重违背商业规律的恶性循环。于是,资不抵债、入不敷出,无法兑付到 期存款,成了信用社的通病,并严重影响社会安定。这也正是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兼并海发行、 托管信用社的最直接原因。 海发行兼并诸多城市信用社后,明确规定,只保证 28 家信用社储蓄存款本金和合法利 息的支付。对于托管的 5 家被关闭信用社的储蓄,也大致如此,而单位存款则被视为所欠债 务,在债权债务清算后进行清偿。应该说,这些措施也有其合理性,尤其是按国家正常利息 付息本来就是国家的硬性规定,不得有违。但一些谋求“钱生崽”的老百姓却不这样想,他 们将钱存入信用社,就是为了获高息。这就使许多问题变得复杂了。 最初是到期的储户将存款取款,不在海发行续存。然后甩下一句话:“当初是签了合同 的,利息一下子由 22%降到 7%,少了 10 多个百分点,这样的银行谁还相信。”出来的多, 进去的少,市民存款本息源源不断地提款使海发行有些捉襟见肘了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