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给水管网》课程教学大纲 浏览次数:380责任编辑:通讯作者:摄影: 一、 课程中文名称:给水管网 二、 课程英文名称:The pipes of water supply systems 三、课程编码:ZB0631420 四、课程性质:必修课 五、学时数、学分数、开课学期: 理论教学32学时,2.0学分;课堂教学完成后,进行1.5周课程设计,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一项给水管网系统的设 计。第6学期开课 六、课程目的与要求: 使学生掌握给水管网规划、布置及水力计算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学会必要的分析计算方法和解决题的能 力,为学习专业课,从事专业技术工作,获取新知识和进行科学研究打下必要的基础。 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必须学完高等数学、水力学、水泵及水泵站、测量学、工程制图、线性代数。这样,对 于有关内容,如偏导数、条件极值、水头损失、水泵扬程、水泵工作点、水压线等,学生已有一定的基础,在本课 程中主要是运用而不必再作详细讲解。 八、教学方法: 本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部分内容结合自学及现场教学,安排2一4个学时的计算机多煤体教学。 九、考核方法: 本教学大纲所述的主要内容均为考试内容。考试方式可采用闭卷与开卷两种。但以闭卷考试为主。题型主要有 客观性试题、分析计算题、绘图题及证明题。实行教考分离,每次考试均为A、B两种试卷。 十、选用教材参考书目: 教材:《给水工程》(第三版)严煦世范瑾初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参考书:《给水管网理论和计算》严煦世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给水工程设计水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一、 教学进程安排表: 学时 序号 章节教学内容 理论 实践 合计 第一章给水系统 2 2 2 第二章设计用水量 2 2 3 第三章给水系统工作情况 4 4 4 第四章管网和输水管布置 2 2 5 第五章管网水力计算基础 4 4 6 第六章管网水力计算数学模型 2 2 7 第七章管网水力计算 6 6 e 第八章管网技术经济计算 3 3 9 第九章分区给水系统 3 3 第十章水管、管网附件和附属构筑 10 2 2 物 11 第十—章管网技术管理 2 2 合计 32 32《给水管网》课程教学大纲 浏览次数:380 责任编辑: 通讯作者: 摄影: 一、课程中文名称:给水管网 二、课程英文名称:The pipes of water supply systems 三、课程编码:ZB0631420 四、课程性质:必修课 五、学时数、学分数、开课学期: 理论教学32学时,2.0学分;课堂教学完成后,进行1.5周课程设计,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一项给水管网系统的设 计。第6学期开课 六、课程目的与要求: 使学生掌握给水管网规划、布置及水力计算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学会必要的分析计算方法和解决题的能 力,为学习专业课,从事专业技术工作,获取新知识和进行科学研究打下必要的基础。 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必须学完高等数学、水力学、水泵及水泵站、测量学、工程制图、线性代数。这样,对 于有关内容,如偏导数、条件极值、水头损失、水泵扬程、水泵工作点、水压线等,学生已有一定的基础,在本课 程中主要是运用而不必再作详细讲解。 八、教学方法: 本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部分内容结合自学及现场教学,安排2—4个学时的计算机多媒体教学。 九、考核方法: 本教学大纲所述的主要内容均为考试内容。考试方式可采用闭卷与开卷两种。但以闭卷考试为主。题型主要有 客观性试题、分析计算题、绘图题及证明题。实行教考分离,每次考试均为A、B两种试卷。 十、选用教材参考书目: 教材:《给水工程》(第三版)严煦世范瑾初 主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参考书:《给水管网理论和计算》严煦世主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给水工程设计水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十一、教学进程安排表: 序号 章节教学内容 学时 理论 实践 合计 1 第一章 给水系统 2 2 2 第二章 设计用水量 2 2 3 第三章 给水系统工作情况 4 4 4 第四章 管网和输水管布置 2 2 5 第五章 管网水力计算基础 4 4 6 第六章 管网水力计算数学模型 2 2 7 第七章 管网水力计算 6 6 8 第八章 管网技术经济计算 3 3 9 第九章 分区给水系统 3 3 10 第十章 水管、管网附件和附属构筑 物 2 2 11 第十一章 管网技术管理 2 2 合计 32 32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