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10期 吴坤湖等:模拟地热水环境中304不锈钢管材的结垢与腐蚀电化学行为 .1265. 液中可导电的离子就会减少,其电导率值也会急剧 粒生长过程[],把上述的过程用以下几个反应式 下降 来描述: 图1是不锈钢管中模拟地热水的电导率随浸泡 bM+(成垢阳离子)+aN~(成垢阴离子)一 时间的变化曲线,实验温度从室温升高到50℃后 M,N。饱和溶液 (3) 保持恒温,溶液的初期电导率也相应有一升高的过 M,N。饱和溶液一M,N。过饱和溶液(4) 程,电导率从7244.5scm-1上升到10670.6S· M,N。过饱和溶液一MsN。新物相粒子(5) cm-1.这主要是温度的升高和溶液的少量蒸发导致 M,Na新物相粒子一M6N。成垢晶核(6) 地热水中离子的运动速度加快和离子浓度增大·从 MNa成垢晶核→M6N。垢层晶粒长大(7) 图1还可以看出模拟地热水的电导率在24h后就 在地热水中常见的水垢按其化学成分主要有碳 出现了下降,说明成垢离子的浓度下降,结垢晶核在 24h内已经形成 酸钙垢、硫酸钙垢、氧化铁垢和碳酸镁垢等。因为水 垢的晶核生成过程比较复杂,所以在这里考察结晶 12000 过程的主要指标是模拟地热水中结垢离子的浓度, 11000 有文献指出,浓度随时间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10000F 结晶动力学,单位时间内离子浓度下降得越大,说明 9000 晶体成核或者生长的速度越快). 从图2不锈钢管中模拟地热水中[Ca]及总硬 8000 度随浸泡时间的变化曲线中可以看出,曲线分为两 700 -1000100200300400500600700 个阶段:前一个阶段[Ca2+]和总硬度分别从 时间h 2.469 mmol+L-1和4.256 mmol .L-1急剧下降到 1.140 nmol-L和2.394 mmol-L-1,这主要发生在 图1不锈钢管中模拟地热水的电导率随浸泡时间的变化 上面描述的式(6)和式(7),这一阶段成核过程的速 Fig.1 Change in conductivity of simulated geothermal water in stainless steel pipe with immersion time 度比较快,同时伴随着少量晶粒的生长,从图3(a) 不锈钢管在模拟地热水中浸泡15d后其表面的微 根据热力学原理,溶度积K常被用来表示难 观形貌可以看到结垢晶核,另外还可以看出地热水 溶物质的溶解度,Kp(以下公式用K代表Kp)、温 环境中的不锈钢管往往是结垢与点蚀一起发生,后 度T和压力P的关系为 一个阶段的[Ca2+]为1.254~1.330 mmol .L-1,总 dlnK=(△H/RT)dT-(△V/T)dP(1) 硬度为2.564~3.040 mmol .L-1,分别呈现出上下 由于本实验过程中的压力变化很小,即可以忽 波动,这主要是因为经过前一阶段的成核过程后,成 略压力的影响只考虑温度的影响,式(1)可以近 核点大部分布满在基材上,这一阶段主要进行的是 似为: 晶粒生长的过程,图3(b)和(c)所示为不锈钢管在 dlnK/dT=△H/RT2 (2) 4.6 A一●一总硬度 当地热水中的难溶物质的离子浓度乘积大于 4.0 B■一Ca+浓度 K时,地热水中就有可能产生沉淀,由于地热水环 3.4 境中成垢晶核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只有地热 水中的成垢离子达到一定的过饱和度时,在过饱和 2.8 度的驱动下,成垢离子相互碰撞并经过多次聚集和 2.2 溶解,才形成了一个没有明确边界的新物相粒子 1.6 随着新物相粒子的粒径逐渐增大到临界粒径(,) 1.0 时,粒子就处于能量最高的状态,当粒子的粒径大于 400 800120016002000 时间h r*时就会释放出多余的能量,成为成垢晶核生成所 需要的活化能,大多数成垢晶核在生成后处于不稳 图2不锈钢管中模拟地热水的[Ca]及总硬度随浸泡时间的 定的动态交换平衡中,有的可能分裂成更小的粒子 变化 或重新溶解,有的则可能继续长大,直到晶核生长到 Fig-2 Changes in Ca concentration and total hardness of simulat- 大于10m后才能结晶析出,接着就是不可逆的晶 ed geot hermal water in stainless steel pipes with immersion time液中可导电的离子就会减少‚其电导率值也会急剧 下降. 图1是不锈钢管中模拟地热水的电导率随浸泡 时间的变化曲线.实验温度从室温升高到50℃后 保持恒温‚溶液的初期电导率也相应有一升高的过 程‚电导率从7244∙5μS·cm —1上升到10670∙6μS· cm —1.这主要是温度的升高和溶液的少量蒸发导致 地热水中离子的运动速度加快和离子浓度增大.从 图1还可以看出模拟地热水的电导率在24h 后就 出现了下降‚说明成垢离子的浓度下降‚结垢晶核在 24h 内已经形成. 图1 不锈钢管中模拟地热水的电导率随浸泡时间的变化 Fig.1 Change in conductivity of simulated geothermal water in stainless steel pipe with immersion time 根据热力学原理‚溶度积 Ksp常被用来表示难 溶物质的溶解度‚Ksp (以下公式用 K 代表 Ksp)、温 度 T 和压力 P 的关系为[5]: dln K=(ΔH/RT 2)d T—(ΔV/T)d P (1) 由于本实验过程中的压力变化很小‚即可以忽 略压力的影响只考虑温度的影响‚式(1)可以近 似为: dln K/d T=ΔH/RT 2 (2) 当地热水中的难溶物质的离子浓度乘积大于 K 时‚地热水中就有可能产生沉淀.由于地热水环 境中成垢晶核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只有地热 水中的成垢离子达到一定的过饱和度时‚在过饱和 度的驱动下‚成垢离子相互碰撞并经过多次聚集和 溶解‚才形成了一个没有明确边界的新物相粒子. 随着新物相粒子的粒径逐渐增大到临界粒径( r ∗) 时‚粒子就处于能量最高的状态‚当粒子的粒径大于 r ∗时就会释放出多余的能量‚成为成垢晶核生成所 需要的活化能‚大多数成垢晶核在生成后处于不稳 定的动态交换平衡中‚有的可能分裂成更小的粒子 或重新溶解‚有的则可能继续长大‚直到晶核生长到 大于10μm 后才能结晶析出‚接着就是不可逆的晶 粒生长过程[6—8].把上述的过程用以下几个反应式 来描述: 在地热水中常见的水垢按其化学成分主要有碳 酸钙垢、硫酸钙垢、氧化铁垢和碳酸镁垢等.因为水 垢的晶核生成过程比较复杂‚所以在这里考察结晶 过程的主要指标是模拟地热水中结垢离子的浓度. 有文献指出‚浓度随时间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结晶动力学‚单位时间内离子浓度下降得越大‚说明 晶体成核或者生长的速度越快[9]. 图2 不锈钢管中模拟地热水的 [Ca 2+ ]及总硬度随浸泡时间的 变化 Fig.2 Changes in Ca 2+ concentration and total hardness of simulat￾ed geothermal water in stainless steel pipes with immersion time 从图2不锈钢管中模拟地热水中[Ca + ]及总硬 度随浸泡时间的变化曲线中可以看出‚曲线分为两 个阶 段:前 一 个 阶 段 [ Ca 2+ ] 和 总 硬 度 分 别 从 2∙469mmol·L —1和 4∙256mmol·L —1急剧下降到 1∙140mmol·L —1和2∙394mmol·L —1‚这主要发生在 上面描述的式(6)和式(7)‚这一阶段成核过程的速 度比较快‚同时伴随着少量晶粒的生长.从图3(a) 不锈钢管在模拟地热水中浸泡15d 后其表面的微 观形貌可以看到结垢晶核‚另外还可以看出地热水 环境中的不锈钢管往往是结垢与点蚀一起发生.后 一个阶段的[Ca 2+ ]为1∙254~1∙330mmol·L —1‚总 硬度为2∙564~3∙040mmol·L —1‚分别呈现出上下 波动‚这主要是因为经过前一阶段的成核过程后‚成 核点大部分布满在基材上‚这一阶段主要进行的是 晶粒生长的过程.图3(b)和(c)所示为不锈钢管在 第10期 吴坤湖等: 模拟地热水环境中304不锈钢管材的结垢与腐蚀电化学行为 ·1265·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