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2、辐射通量密度(F) 3、辐射强度(I) 4、光照度(光照强度) 辐射的基本定律的学习 物体对辐射的吸收、反射、透射 a+r+t=l 四、太阳辐射 太阳表面温度6000K,中心达2万多度,是一个炽热的火球体,同样以电磁波和粒子 的形式把太阳能辐射到地球上,称太阳辐射。 大气上界的辐射光谱:红外线为43%,紫外线为7%,可见光为50%。 太阳辐射的特征用太阳辐射光谱、光强、光照时间来表述 第二节太阳辐射时间长短 日地关系 是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始终保持66度33分的交角 二是地轴在宇宙空间的倾斜方向始终保持不变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 用多媒体演示。通过多媒体教学,学生可以从地球绕太阳公转,自转的动画中直接掌握四 季形成,昼夜的长短及高度角、方位角的计算 (一)太阳高度角 1、概念:太阳平行光线与水平面的交角称为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 2、求算式 正午时刻的简化公式为:h=90O+6 (二)太阳方位角 1、概念:太阳光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不敢当地子午线间的夹角 子午线:为测量地球而假设的南北方向的线,即通过地面某点的经线,也叫子午圈 四、昼夜形成和日照长短的变化 1、可照时数:在天文学上,某地的昼长是指从日出到日没太阳可能照射的时间间隔 2、实照时数:将一日中太阳直接照射地面的实际时数称为实照时数。通常短于可照时数。 3、曙暮光:在日出前与日没后的一段时间内,虽然太阳直射光不能直接投射到地面上, 但地面仍能得到高空大气的散射光,使昼夜的更替不是突然的,天文学上称为晨光和 昏影,总称为晨昏影,一般习惯上则称之为曙光和暮光。 4、光照时间:把包括曙暮光在内的日长时间称为光照时间 五、季节的形成及二十四节气 1、季节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太阳辐射随时间变化的结果,一年内地球每日在公转轨道上 的位置不同,一地不同时期获得太阳辐射能量不同,温度不同,地球公转一周,恰好 是寒来暑往的一年四季。在气侯资料统计中,把阳历的3、4、5月划分为春季:6、7、2、 辐射通量密度(F) 3、 辐射强度(I) 4、 光照度(光照强度) 二、辐射的基本定律的学习 三、物体对辐射的吸收、反射、透射 a+r+t=1 四、太阳辐射 太阳表面温度 6000K,中心达 2 万多度,是一个炽热的火球体,同样以电磁波和粒子 的形式把太阳能辐射到地球上,称太阳辐射。 大气上界的辐射光谱:红外线为 43%,紫外线为 7%,可见光为 50%。 太阳辐射的特征用太阳辐射光谱、光强、光照时间来表述。 第二节 太阳辐射时间长短 一、日地关系 一是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始终保持 66 度 33 分的交角。 二是地轴在宇宙空间的倾斜方向始终保持不变。 二、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三、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 用多媒体演示。通过多媒体教学,学生可以从地球绕太阳公转,自转的动画中直接掌握四 季形成,昼夜的长短及高度角、方位角的计算。 (一)太阳高度角 1、概念:太阳平行光线与水平面的交角称为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 2、求算式: 正午时刻的简化公式为:h=90–Ø+δ (二)太阳方位角 1、概念:太阳光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不敢当地子午线间的夹角 子午线:为测量地球而假设的南北方向的线,即通过地面某点的经线,也叫子午圈。 四、昼夜形成和日照长短的变化 1、可照时数:在天文学上,某地的昼长是指从日出到日没太阳可能照射的时间间隔。 2、实照时数:将一日中太阳直接照射地面的实际时数称为实照时数。通常短于可照时数。 3、 曙暮光:在日出前与日没后的一段时间内,虽然太阳直射光不能直接投射到地面上, 但地面仍能得到高空大气的散射光,使昼夜的更替不是突然的,天文学上称为晨光和 昏影,总称为晨昏影,一般习惯上则称之为曙光和暮光。 4、 光照时间:把包括曙暮光在内的日长时间称为光照时间。 五、季节的形成及二十四节气 1、 季节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太阳辐射随时间变化的结果,一年内地球每日在公转轨道上 的位置不同,一地不同时期获得太阳辐射能量不同,温度不同,地球公转一周,恰好 是寒来暑往的一年四季。在气侯资料统计中,把阳历的 3、4、5 月划分为春季;6、7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