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3.吞噬作用的结果 (1)完全吞噬 (2)不完全吞噬 (三)体液中的抗微生物物质 1.溶菌酶 (1)由吞噬细胞产生,是一种低分子碱性蛋白质 (2)裂解肽聚糖,对革兰阳性菌更为有效 2.补体 3.防御素 (1)血液凝固时从血小板释放,为一种碱性多肽 (2)只对革兰阳性菌有效 特异性免疫 ☆特点:1.后天获得,不能遗传 2.有特异性 (一)体液免疫 (二)细胞免疫 (三)抗感染免疫特点 1.胞外菌感染的免疫 (1)SIgA的局部免疫作用 (2)IgG的全身免疫作用 2.胞内菌感染的免疫 依靠细胞免疫:Tc细胞、T细胞 3.外毒素感染的免疫:抗毒素的中和作用 第三节感染的途径与类型 外源性感染与内源性感染 1.外源性感染:病原体来自体外,如病人和带菌的动物 2.内源性感染:病原体来自体表或体内,多为条件致病菌感染 二.社会感染与医院感染 感染类型 (一)隐性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侵入的病原菌数量少、毒力弱,或机体抵抗力强,因而 感染后不出现症状 二)显性感染:又称为传染病,侵入的病原菌数量多、毒力强,或机体抵抗力弱,因而感 染后出现症状。 1.按照病程: (1)急性感染:病程短,如脑膜炎球菌 (2)慢性感染:病程长,如结核杆菌 2.按照感染的部位和性质 (1)局部感染:感染局限,如疖、痈 (2)全身感染:致病菌或其代谢产物向全身扩散引起全身性疾病。 ①菌血症:细菌虽然侵入血流播散,但未繁殖,只是短暂的通过血循环到达体内适 宜部位后再进行繁殖而致病。如伤寒早期的菌血症。 ②败血症:致病菌侵入血流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产生毒性产物,引起全身中毒症 状,例如高热、皮肤和粘膜瘀斑、肝脾肿大等。如鼠疫杆菌可引起败血3.吞噬作用的结果 ⑴完全吞噬 ⑵不完全吞噬 (三)体液中的抗微生物物质 1.溶菌酶 ⑴由吞噬细胞产生,是一种低分子碱性蛋白质 ⑵裂解肽聚糖,对革兰阳性菌更为有效 2.补体 3.防御素 ⑴血液凝固时从血小板释放,为一种碱性多肽 ⑵只对革兰阳性菌有效 二.特异性免疫 ☆特点:1.后天获得,不能遗传 2.有特异性 (一)体液免疫 (二)细胞免疫 (三)抗感染免疫特点 1.胞外菌感染的免疫 ⑴SIgA 的局部免疫作用 ⑵IgG 的全身免疫作用 2.胞内菌感染的免疫 依靠细胞免疫:Tc 细胞、TD 细胞 3.外毒素感染的免疫:抗毒素的中和作用 第三节 感染的途径与类型 一.外源性感染与内源性感染 1.外源性感染:病原体来自体外,如病人和带菌的动物 2.内源性感染:病原体来自体表或体内,多为条件致病菌感染。 二.社会感染与医院感染 三.感染类型: (一)隐性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侵入的病原菌数量少、毒力弱,或机体抵抗力强,因而 感染后不出现症状。 (二)显性感染:又称为传染病, 侵入的病原菌数量多、毒力强,或机体抵抗力弱,因而感 染后出现症状。 1.按照病程: ⑴急性感染:病程短,如脑膜炎球菌 ⑵慢性感染:病程长,如结核杆菌 2.按照感染的部位和性质: ⑴局部感染:感染局限,如疖、痈 ⑵全身感染:致病菌或其代谢产物向全身扩散引起全身性疾病。 ①菌血症:细菌虽然侵入血流播散,但未繁殖,只是短暂的通过血循环到达体内适 宜部位后再进行繁殖而致病。如伤寒早期的菌血症。 ②败血症:致病菌侵入血流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产生毒性产物,引起全身中毒症 状,例如高热、皮肤和粘膜瘀斑、肝脾肿大等。如鼠疫杆菌可引起败血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