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KCPA 127.53/5.55 138.83/7.77 143.37/8.26 MOPS 127.53/5.55 135.62/6.03 146.81/6.45 CPA 287.5/6.67 290.01/8.20 295.40/8.16 Tensile strength (MPa) KCPA 280.2/6.30 292.10/7.45 291.58/7.48 MOPS 280.2/6.30 289.71/5.64 293.7/8.31 CPA 45.73/1.94 44.88/2.32 44.26/2.52 Elongation (% KCPA 46.45/1.77 44.69/2.18 45.13/2.36 MOPS 46.45/1.77 45.54/1.99 44.44/2.42 CPA 2.93/0.200 2.83/0.218 2.74/0.200 Plastic strain ratio KCPA 3.02/0.148 2.87/0.194 2.81/0.231 DPS3.02/0.148 2.91/0.195 2.76/0.200 从表3中可以看出,类1与DC06,类2与DC05,类3与DC04钢种相对@3另处,从表3中还 可以看出,所有训练样本的抗拉强度、塑性应变比这两个指标都在行业和企业内标要求范围,但延 伸率、屈服强度对不同牌号有较大差异。 23产品质量在线判级和性能预测 质量在线智能判级需建立工艺参数与质量指标之间映射关系。賞先,对工艺参数进行聚类,确 定每个训练样本的类别,并给出训练样本的分类标记。然后,将标纪样本的质量指标值映射到质量 分布图上,并根据样本的标记类别划定不同产品类的边界。图5给出了248个训练样本中,采用2.2 节给出的非线性同等缩放降维和K-均值聚类后,标记样本的质量指标分布图。由于抗拉强度、塑性 应变比这两个指标所有样本均满足质量标准要求,因此在图中仅给出延伸率、屈服强度的质量指 标分布情况。在获得质量分布图后,可以采用式(8的软间隔支持向量机求出类边缘的支持向量集。 然后,由式(12)给出简支集分类器所确定的类边界。 O:class 3 s margin classs margin 用 50 Elongation(%) 图5标记样本的质量指标分布图 Fig.5 The quality indexes distribution of labeled samples 为了便子卖际工业应用,将图5中曲线边界简化为线性(矩形)边界,如图6所示。在图6中, 质量分布的类边界线划定了不同类的质量指标上下限。如果将工艺参数确定的质量类别与钢种标准 确定的类别作对比,可以看出:类1(钢种DC06)延伸率的下限为45%,屈服强度的上限为 135MPa:类2(钢种DC05)延伸率的下限为43%,屈服强度的上限为145MPa:类3(钢种 DC04)延伸率的下限为40%,屈服强度的上限为160MP。对照表2给出的汽车钢企业内部标准, 上述方法所确定的上下限与表2的内部标准是一致的。唯一的差异是DC06和DC05这两类钢种的屈 服强度的上限减少5MP,这比企业制定的内标还要严格,以确保产品质量的合格率。但是,有7个 属于类型2的样本在DC05控制限外(如图6所示),因此视为错误分类,整体分类的准确率为 97.2%。需要说明,由于钢种的质量标准上下限原因,如DC04的屈服强度范围为135KCPA 127.53/5.55 138.83/7.77 143.37/8.26 MDPS 127.53/5.55 135.62/6.03 146.81/6.45 Tensile strength(MPa) CPA 287.5/6.67 290.01/8.20 295.40/8.16 KCPA 280.2/6.30 292.10/7.45 291.58/7.48 MDPS 280.2/6.30 289.71/5.64 293.7/8.31 Elongation (%) CPA 45.73/1.94 44.88/2.32 44.26/2.52 KCPA 46.45/1.77 44.69/2.18 45.13/2.36 MDPS 46.45/1.77 45.54/1.99 44.44/2.42 Plastic strain ratio CPA 2.93/0.200 2.83/0.218 2.74/0.200 KCPA 3.02/0.148 2.87/0.194 2.81/0.231 MDPS 3.02/0.148 2.91/0.195 2.76/0.200 从表 3 中可以看出,类 1 与 DC06,类 2 与 DC05,类 3 与 DC04 钢种相对应。另外,从表 3 中还 可以看出,所有训练样本的抗拉强度、塑性应变比这两个指标都在行业和企业内标要求范围,但延 伸率、屈服强度对不同牌号有较大差异。 2.3 产品质量在线判级和性能预测 质量在线智能判级需建立工艺参数与质量指标之间映射关系。首先,对工艺参数进行聚类,确 定每个训练样本的类别,并给出训练样本的分类标记。然后,将标记样本的质量指标值映射到质量 分布图上,并根据样本的标记类别划定不同产品类的边界。图 5 给出了 248 个训练样本中,采用 2.2 节给出的非线性同等缩放降维和 K-均值聚类后,标记样本的质量指标分布图。由于抗拉强度、塑性 应变比这两个指标所有样本均满足质量标准要求,因此在图 5 中仅给出延伸率、屈服强度的质量指 标分布情况。在获得质量分布图后,可以采用式(8)的软间隔支持向量机求出类边缘的支持向量集。 然后,由式(12)给出简支集分类器所确定的类边界。 40 42 44 46 48 50 52 54 115 120 125 130 135 140 145 150 155 160 165 Elongation(%) Yield strength(Mpa) classs margin class margin O : class 3 X : class 2 * : class 1 图 5 标记样本的质量指标分布图 Fig.5 The quality indexes distribution of labeled samples 为了便于实际工业应用,将图 5 中曲线边界简化为线性(矩形)边界,如图 6 所示。在图 6 中, 质量分布的类边界线划定了不同类的质量指标上下限。如果将工艺参数确定的质量类别与钢种标准 确定的类别作对比,可以看出:类 1(钢种 DC06)延伸率的下限为 45%,屈服强度的上限为 135MPa;类 2(钢种 DC05)延伸率的下限为 43%,屈服强度的上限为 145MPa;类 3(钢种 DC04)延伸率的下限为 40%,屈服强度的上限为 160MPa。对照表 2 给出的汽车钢企业内部标准, 上述方法所确定的上下限与表 2 的内部标准是一致的。唯一的差异是 DC06 和 DC05 这两类钢种的屈 服强度的上限减少 5MPa,这比企业制定的内标还要严格,以确保产品质量的合格率。但是,有 7 个 属于类型 2 的样本在 DC05 控制限外(如图 6 所示),因此视为错误分类,整体分类的准确率为 97.2% 。 需 要 说 明 , 由 于 钢 种 的 质 量 标 准 上 下 限 原 因 , 如 DC04 的 屈 服 强 度 范 围 为 135- 录用稿件,非最终出版稿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