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如何能够做到多输出少进口? ●早期重商主义强调绝对的贸易顺差(出超),主张采取行政手段,控制商品进口,禁止货 币输出以积累货币财富:在贸易上,主张多卖少买或不买。“货币平衡论 晚期重商主义重视的是长期的贸易顺差和总体的贸易顺差。一定时期内的外贸逆差是允 许的,只要最终的贸易结果能保证顺差,保证货币最终流回国内就可以。不一定要求对 所有国家都保持贸易顺差,只要对外贸易总额保持顺差即可。“贸易平衡论 ●晚期重商主义者为鼓励输出实现顺差,积极主张国家干预贸易。提出一系列政策以鼓励 本国商品出口限制外国商品进口。其中不少迄今仍被许多国家(包括中国)使用:出口 退税、奖励出口、扶植和保护本国工场手工业、关税与非关税壁垒、进口替代 英国托马斯·孟在1621年写成(死后20多年才出版)著作《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 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重商主义的思想,认为国际贸易是一种“零和游戏”,一方得益必定是另 方受损,出口者从贸易中获得财富,而进口则减少财富。其思想源是只把货币当作财富 尽管重商主义的贸易思想有不少错误和局限性,但他们提出的许多重要概念为后人研究国际 贸易理论与政策打下了基础。尤其是关于贸易的顺差逆差、贸易平衡、收支平衡、关于进出 口对国家财富的影响,对后来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亦有启发。更重要的是,重商主义 已经开始把整个经济作为一个系统,对外贸易看成为这一系统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经济学 家熊彼特评价:“开始为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形成的国际贸易一般理论奠定基础” 3.重农学派的贸易观点 从17世纪下半叶开始,在法国首先出现了反对重商主义政策,主张经济自由和重视农 业的思想,逐渐形成了重农学派。创始人是弗朗斯瓦·魁奈,“自然秩序”的观念占有重要 地位,是整个学说的基础,指经济社会中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其核心思想是主 张自由经济,包括自由贸易 重农学派对贸易并不重视,但从“自由经济”的基本理念和法国农民的实际利益出发, 反对重商主义的保护干预政策,提出了自由贸易的口号,尤其主张谷物自由出口。重农先驱 布阿吉尔贝尔的《谷物论》认为反对小麦出口的荒谬可笑的,他用了十章篇幅来说明应当实 行谷物的自由贸易。如果限制谷物出口,一旦国内谷物丰收就会出跌价。结果造成谷物减产, 造成为将来谷物价格高涨。 重农学派对农业的过分重视和对商业的不以为然,所以在国际贸易理论方面没有太多贡 献,但其自由经济思想对后来的古典经济学家(特别是亚当·斯密,他曾在法国三年,与许 多重农主义者相识)有很大的影响 二、斯密的绝对优势贸易理论 第一个建立起市场经济学分析框架的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他花了将近十年 时间,于1776年写出了一部奠定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 的研究》(《国富论》),该著作第一次把经济科学所有主要领域的一切经济知识归结成 个统一和完整的体系,贯穿这一体系的基本思想就是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思想 1.亚当·斯密( Adam smith,1723-1790) ●1723年生于爱丁堡附近的楷考第,自小博览群书,十四岁时进入格拉斯哥大学,在逻辑、 道德哲学、数学和天文学成绩斐然。1740年进入牛津大学,由于政治原因,1746年回 到楷考第,经常到爱丁堡讲演,内容有法学、政治学、社会学和经济学 ●50年代提出经济自由主义思想。1751年在格拉斯哥大学任教,连续十二年,讲授逻辑 学和道德哲学。时代的需要(发展格拉斯哥工商业)使之沉湎于政治经济学研究 ●1765-1766年在巴黎,批判性借鉴重农主义学派,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创立了自己 的经济理论。创造了人的本性和人与社会相互关系的概念,成了古典学派观点的基础。 第2页共7页国际经济学 第二章 第 2 页 共 7 页 如何能够做到多输出少进口? ⚫ 早期重商主义强调绝对的贸易顺差(出超),主张采取行政手段,控制商品进口,禁止货 币输出以积累货币财富;在贸易上,主张多卖少买或不买。“货币平衡论”。 ⚫ 晚期重商主义重视的是长期的贸易顺差和总体的贸易顺差。一定时期内的外贸逆差是允 许的,只要最终的贸易结果能保证顺差,保证货币最终流回国内就可以。不一定要求对 所有国家都保持贸易顺差,只要对外贸易总额保持顺差即可。“贸易平衡论”。 ⚫ 晚期重商主义者为鼓励输出实现顺差,积极主张国家干预贸易。提出一系列政策以鼓励 本国商品出口限制外国商品进口。其中不少迄今仍被许多国家(包括中国)使用:出口 退税、奖励出口、扶植和保护本国工场手工业、关税与非关税壁垒、进口替代 英国托马斯·孟在 1621 年写成(死后 20 多年才出版)著作《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 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重商主义的思想,认为国际贸易是一种“零和游戏”,一方得益必定是另 一方受损,出口者从贸易中获得财富,而进口则减少财富。其思想源是只把货币当作财富。 尽管重商主义的贸易思想有不少错误和局限性,但他们提出的许多重要概念为后人研究国际 贸易理论与政策打下了基础。尤其是关于贸易的顺差逆差、贸易平衡、收支平衡、关于进出 口对国家财富的影响,对后来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亦有启发。更重要的是,重商主义 已经开始把整个经济作为一个系统,对外贸易看成为这一系统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经济学 家熊彼特评价:“开始为 18 世纪末和 19 世纪初形成的国际贸易一般理论奠定基础”。 3.重农学派的贸易观点 从 17 世纪下半叶开始,在法国首先出现了反对重商主义政策,主张经济自由和重视农 业的思想,逐渐形成了重农学派。创始人是弗朗斯瓦·魁奈,“自然秩序”的观念占有重要 地位,是整个学说的基础,指经济社会中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其核心思想是主 张自由经济,包括自由贸易。 重农学派对贸易并不重视,但从“自由经济”的基本理念和法国农民的实际利益出发, 反对重商主义的保护干预政策,提出了自由贸易的口号,尤其主张谷物自由出口。重农先驱 布阿吉尔贝尔的《谷物论》认为反对小麦出口的荒谬可笑的,他用了十章篇幅来说明应当实 行谷物的自由贸易。如果限制谷物出口,一旦国内谷物丰收就会出跌价。结果造成谷物减产, 造成为将来谷物价格高涨。 重农学派对农业的过分重视和对商业的不以为然,所以在国际贸易理论方面没有太多贡 献,但其自由经济思想对后来的古典经济学家(特别是亚当·斯密,他曾在法国三年,与许 多重农主义者相识)有很大的影响。 二、斯密的绝对优势贸易理论 第一个建立起市场经济学分析框架的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他花了将近十年 时间,于 1776 年写出了一部奠定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 的研究》(《国富论》),该著作第一次把经济科学所有主要领域的一切经济知识归结成一 个统一和完整的体系,贯穿这一体系的基本思想就是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思想。 1.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 ⚫ 1723 年生于爱丁堡附近的楷考第,自小博览群书,十四岁时进入格拉斯哥大学,在逻辑、 道德哲学、数学和天文学成绩斐然。1740 年进入牛津大学,由于政治原因,1746 年回 到楷考第,经常到爱丁堡讲演,内容有法学、政治学、社会学和经济学。 ⚫ 50 年代提出经济自由主义思想。1751 年在格拉斯哥大学任教,连续十二年,讲授逻辑 学和道德哲学。时代的需要(发展格拉斯哥工商业)使之沉湎于政治经济学研究 ⚫ 1765-1766 年在巴黎,批判性借鉴重农主义学派,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创立了自己 的经济理论。创造了人的本性和人与社会相互关系的概念,成了古典学派观点的基础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