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内容提要:本章以分子轨道理论为主要依据讨论各种多原子分子的结构;并引入定域轨 道概念作为分子轨道理论讨论定域化学键的补充。在讨论各类具体分子结构时,还将介绍由 分子轨道理论发展而得的具体近似模型,如用休克尔( Huckel)分子轨道法(HMO)处理共轭分 子结构,以配位场理论讨论配位化合物结构,以及原子簇化合物和结构规则等。最后一节将 非常扼要地介绍一些常用的计算分子结构和性质的理论方法 目的要求ε通过本章学习(1)掌握用分子轨道理论处理各种类型分子结构的基本方法 和处理各类特殊结构的具体理论方法(如HMO法,配位场理论)以及由这些理论方法得到的 重要结论:(2)进一步了解定域轨道的概念及与离域分子轨道关系:(3)熟悉各类化合物的 分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4)了解常用的计算分子结构和性质的理论和具体计算方法 讲课要点: 5-1饱和多原子分子结构 5-2共轭分子结构 5-3缺电子分子和原子簇结构 5-4配位化合物结构 5-5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和分子性质的计算 第六章分子间相互作用(2学时) 内容提要:本章主要介绍分子间的相互作用,首先介绍组成分子间这种弱相互作用的各 种力的来源和相对大小,以及分子间相互作用能的构成和由此形成的分子半径。在此基础上 介绍这种分子间相互作用在气相和液相中的表现以及由这种弱相互作用产生的超分子体系。 学习目的:(1)熟悉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产生原因和具体构成;(2)了解气体中的分子 间相互作用和范德华方程以及实际气体和理想气体的差别与超临界现象:(3)液体中的分子 相互作用和径向分布函数J(r)意义及计算方法:(4)了解分子组装和超分子结构以及它们 的基本特征和相关性质。 讲课要点 分子间作用力 6-2气体中的分子相互作用 6-3液体中的分子相互作用 6-4超分子结构化学及分子组装 第七章固体(8学时) 内容提要:本章主要介绍几何晶体学和结晶化学的基础知识,其中包括介绍描写结构周 期性的点阵和平移群的基本概念,晶体对称性以及分类方法,以及讨论各类化学键及相应的 晶体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介绍实际固体的一些基本特征以及固体的若干性质 关于固体结构的实验方法将在下一章和其它微观结构的实验方法一起介绍。4 内容提要:本章以分子轨道理论为主要依据讨论各种多原子分子的结构;并引入定域轨 道概念作为分子轨道理论讨论定域化学键的补充。在讨论各类具体分子结构时,还将介绍由 分子轨道理论发展而得的具体近似模型,如用休克尔(Hückel)分子轨道法(HMO)处理共轭分 子结构,以配位场理论讨论配位化合物结构,以及原子簇化合物和结构规则等。最后一节将 非常扼要地介绍一些常用的计算分子结构和性质的理论方法。 目的要求:通过本章学习(1)掌握用分子轨道理论处理各种类型分子结构的基本方法 和处理各类特殊结构的具体理论方法(如 HMO 法,配位场理论) 以及由这些理论方法得到的 重要结论;(2)进一步了解定域轨道的概念及与离域分子轨道关系;(3)熟悉各类化合物的 分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4)了解常用的计算分子结构和性质的理论和具体计算方法。 讲课要点: 5−1 饱和多原子分子结构 5−2 共轭分子结构 5−3 缺电子分子和原子簇结构 5−4 配位化合物结构 5−5 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和分子性质的计算 第六章 分子间相互作用 (2 学时) 内容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分子间的相互作用,首先介绍组成分子间这种弱相互作用的各 种力的来源和相对大小,以及分子间相互作用能的构成和由此形成的分子半径。在此基础上 介绍这种分子间相互作用在气相和液相中的表现以及由这种弱相互作用产生的超分子体系。 学习目的:(1)熟悉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产生原因和具体构成;(2)了解气体中的分子 间相互作用和范德华方程以及实际气体和理想气体的差别与超临界现象;(3)液体中的分子 相互作用和径向分布函数 J(r)意义及计算方法;(4)了解分子组装和超分子结构以及它们 的基本特征和相关性质。 讲课要点: 6−1 分子间作用力 6−2 气体中的分子相互作用 6−3 液体中的分子相互作用 6−4 超分子结构化学及分子组装 第七章 固体(8 学时) 内容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几何晶体学和结晶化学的基础知识,其中包括介绍描写结构周 期性的点阵和平移群的基本概念,晶体对称性以及分类方法,以及讨论各类化学键及相应的 晶体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介绍实际固体的一些基本特征以及固体的若干性质。 关于固体结构的实验方法将在下一章和其它微观结构的实验方法一起介绍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