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Vol.15 No.5 王景甫等:液排渣粉煤燃烧器空气动力特性的试验 ·535· 6)。这主要是由于2次风口前移,使2次内对1次风气流的挤压作用加强,导致前区中心 回流区过早闭合,并在渐扩段形成较大的区域的正向流动。对后区而言,则需形成较大的 负压力梯度来克服此正向流动的动量才能形成回流,故后区中心回流区也减小。实验表 明:L2是影响环形回流区最显著的因素,L2减少,环形回流区变长、回流率增加,燃 烧室循环作用加强。实验结果表明L2/D=0.75~1.15为好。 风量比Q1/Q2对流场的影响十分显著。随Q,/Q2增加,前区中心回流率增加,后 区中心回流减小(图7),扩散与环形回流均减小。此外,Q1/Q对各回流区的位置有重 要影响,当Q,/22>027时,前后中心回流区连成一体。21/2增加使场不对称性加 强,Q1/2>031后、只在一侧出现了环形回流区。由以上实验结果分析,尽管21/Q2 增加会提高前区中心回流率,在一定程度上自动提供了Q,增加所需的着火热、但由于会 使流场对称性下降,且会使煤粉轴向速度提高,2次风切向速度降低,缩短在燃烧室的停 留时间,所以不宜用提高2,的办法来稳定燃烧。冷热态试验表明:Q1所占比例以15% ~25%为宜。 40r 160 50r -S1=1.5—S,=1.0一S,=0 S=1.0 Q/22=1/6L2=340mm 300=110° 名 0=110。 + L2=340mm a 20 人。 20 20 o10 一前区 10 后区 0 10 .1 0.2 0.3 0.4 200 400 600 800 0/2 Z/mm 图4中心回流率随S,的变化 图5环形回流率随S,的变化 Fig.4 Influence of S on central reverse flow rate Fig.5 Influence S,on circular revese flow rate 20f+L:=340mm 一后区 -e-L,=238mm 25r 前区 150 15 S,=1.08=110° 20 40 2/02=0.19 + 308 × 10 2/2,=1/6 20 o o 5 L2=340mm 10 0=110 0 200 400 600800 0.5 1.01.5 2.0 Z/mm 旋流强度S, 图6中心回流率随L2的变化 图7中心回流率随Q,/Q2的变化 Fig.6 Infuence of Lon central reverse flow rate Fig.7 Influence/zon central reverse flow rate 燃烧室1次风浓度分布及混合过程分析V ol . 巧 N o . 5 王 景甫等 : 液排渣 粉煤燃烧器 空 气动力特性 的试验 · 5 35 · 6) 。 这 主要是 由于 2 次风 口 前移 , 使 2 次 内对 1 次 风气 流的挤压作用加强 , 导致前 区 中心 回流 区过 早闭 合 , 并在渐扩段 形成 较大 的区域 的正 向流 动 。 对后 区而言 , 则需 形 成较大的 负压 力 梯 度来 克服此正 向流动 的 动量才 能 形 成回流 , 故 后 区 中心 回流 区也减小 。 实 验表 明 : L l: 是影 响 环形 回 流 区 最 显 著的 因素 , lL : 减少 , 环 形 回 流 区变 长 , 回 流率 增加 , 燃 烧室循环 作用 加强 。 实验结果 表明 L , : / D 二 0 . 75 一 1 . 巧 为好 。 风量 比 Q , / Q : 对流 场的影 响 十分显 著 。 随 Q ; / Q : 增 加 , 前 区 中心 回 流 率增加 , 后 区 中 心 回流减 小 (图 7) , 扩散与 环形 回流均 减小 。 此外 , Q , / Q : 对 各 回流 区的位置 有重 要影 响 , 当 Q : / Q Z > 0 . 27 时 , 前后 中心 回 流 区 连 成 一体 。 Q , / Q , 增 加 使场不对 称性 加 强 , Q , / Q Z > .0 31 后 , 只在 一 侧 出现了 环形 回 流 区 。 由 以 上 实验结果 分 析 , 尽 管 Q l / Q Z 增加会提高前 区 中心 回流率 , 在 一 定 程度 上 白动提 供了 Q 、 增 加 所需 的 着火 热 , 但 由于 会 使流 场对 称性下 降 , 且会使煤粉轴 向速度 提 高 , 2 次风 切 回速度 降 低 , 缩 短在燃烧室的停 留时 间 , 所 以 不宜 用提高 Q 、 的 办法来 稳 定 燃烧 。 冷热 态试验 表明 : Q 、 所 占比例 以 巧% 一 2 5 % 为宜 。 一 S 、二 1 . 0 红é 罗咭口十一 一g 巴 卿 岁 : 0 剑 件月 5 1 = 1 . 0 口二 1 10 “ 乌 2 二 3碑伪丑m Q t /Q Z 二 l 6/ 万 一 S 、 二 0 L I : “ 34(加m 汁 . ~ ~ ~ 月20 才 。 — 前 区 . — 后 区 302010 岁 , 创今+ 一 创à\ 龙 卿 O { 0 乡 0 2 0 . 3 0 . 4 口 , / Q , 4 o 习 r n l n 402503or o 图 4 中心回流率随 S , 的变化 F ig . 4 I n fl u e n e e o f S l o n e e n tr a l er v e r s e fl o w r a 加 图 5 环形 回流率 随 S , 的变化 Fi g . 5 I n fl u e n e e S l o n e i r e u l a r r e v e se fl o w r a t e 罗创飞二 201巧55 50432or 岁 . 今伽十一 卿一à 已 竹二二 L : 2 = 3 4 0m l n L 。 = 2 3 8 n卫 刀 后 区 前 区 5 1 = 1 . 0 8 二 1 1 0 Q l /Q : 二 0 . 19 「 臼我子一十 g 一. 50 `口 仁 — 一、ùJ 一山勺 0o 0 2X() 4 o Z 厂In n n 0 . 5 1 . 0 旋流强度 凡 图 6 中心 回流率随 1L 2 的变化 Fig · 6 nI n此毗 o f L r Z on e e ntr al er v ~ n o 叭 r a让 图 7 中心回流率随 Q , / Q ; 的变化 F ig . 7 I n fl ue n e e : , t 一 户1 / 口 Zo n e e n tr a l cr ~ n o w r a t e 燃烧 室 1 次风浓度分布及混合 过程分析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