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学利网 www.zxxk.com 北高凤圍学易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检测试题 、选择题 1.大河流域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人类璀璨的文明。下图的古代文明遗迹出现在 A.尼罗河流域B.黄河流域C.两河流域D.印度河流域 2.2017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指出:古丝绸之 路跨越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域……。古丝绸之路跨越 的“尼罗河流域”诞生了 A.古印度文明B.古埃及文明C.古巴比伦文明D.古希腊文明 3.我们熟知的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和王后的陵墓。对其叙述错误的是 A.因形似汉子“金”而得名 B.因用黄金堆砌而得名 C.是国王权力的象征 D.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4.古巴比伦王国位于下图中的()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5.公元前18世纪某国王就宣布“从今往后,任何一个受害者都可以走到我所立的这座‘公 正之主’石碑前,亲自读碑上内容,或者听别人念其中的条款,让我的石碑使他看清他所面 临的纠纷。认清他所当得到的权利,从而获得安慰。”此国王是() A.胡夫B.伯里克利C.汉谟拉比 D.穆罕默德 6.2001年,伊拉克举行了“文字发明5000年”的纪念活动,为祖先发明人类历史上最早 的文字之一而深感自豪。其祖先发明的文字是() A.象形文字 B.印章文字 C.甲骨文 D.楔形文字 7.生活在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人,创造出许多优秀的文明成果。下列关于古巴比伦文明成 果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保存最完备的成文法典 B.他们发明的文字被称为“楔形文字” C.他们建造的“空中花园”被称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D.摩享佐·达罗遗址反映了两河流域早期的文明成就 8.作为文明古国之一,印度文明有其独特的魅力。下列与印度文明有关且对其它文明产生 了重大影响的有() ①佛教②阿拉伯数字③种姓制度④《汉谟拉比法典》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9.阿育王在印度家喻户晓,他在位时,孔雀王朝成为印度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王国。按照 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划分,阿育王应属于哪个等级() A.婆罗门B.刹帝利C.首陀罗D.吠舍 10.下面示意图正确反映了某宗教的传播路线,由此推断这一宗教是( C中亚)一中国 〔东南亚 感南 A.佛教B.基督教C.道教D.伊斯兰教 北京凤凰学易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学科北京凤凰学易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学科网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大河流域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人类璀璨的文明。下图的古代文明遗迹出现在 A. 尼罗河流域 B. 黄河流域 C. 两河流域 D. 印度河流域 2.2017 年 5 月 14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指出:古丝绸之 路跨越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域……。古丝绸之路跨越 的“尼罗河流域”诞生了 A. 古印度文明 B. 古埃及文明 C. 古巴比伦文明 D. 古希腊文明 3.我们熟知的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和王后的陵墓。对其叙述错误的是 A. 因形似汉子“金”而得名 B. 因用黄金堆砌而得名 C. 是国王权力的象征 D. 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4.古巴比伦王国位于下图中的(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5. 公元前 18 世纪某国王就宣布“从今往后,任何一个受害者都可以走到我所立的这座‘公 正之主’石碑前,亲自读碑上内容,或者听别人念其中的条款,让我的石碑使他看清他所面 临的纠纷。认清他所当得到的权利,从而获得安慰。”此国王是( ) A. 胡夫 B. 伯里克利 C. 汉谟拉比 D. 穆罕默德 6. 2001 年,伊拉克举行了“文字发明 5000 年”的纪念活动,为祖先发明人类历史上最早 的文字之一而深感自豪。其祖先发明的文字是( ) A. 象形文字 B. 印章文字 C. 甲骨文 D. 楔形文字 7. 生活在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人,创造出许多优秀的文明成果。下列关于古巴比伦文明成 果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保存最完备的成文法典 B. 他们发明的文字被称为“楔形文字” C. 他们建造的“空中花园”被称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D. 摩享佐·达罗遗址反映了两河流域早期的文明成就 8.作为文明古国之一,印度文明有其独特的魅力。下列与印度文明有关且对其它文明产生 了重大影响的有 ( ) ①佛教 ②阿拉伯数字 ③种姓制度 ④《汉谟拉比法典》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9.阿育王在印度家喻户晓,他在位时,孔雀王朝成为印度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王国。按照 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划分,阿育王应属于哪个等级( ) A. 婆罗门 B. 刹帝利 C. 首陀罗 D. 吠舍 10.下面示意图正确反映了某宗教的传播路线,由此推断这一宗教是( ) A. 佛教 B. 基督教 C. 道教 D. 伊斯兰教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