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9期 米振莉等:控轧控冷TP钢的微观相组成及其与力学性能的关系 ·1025· 热轧TRP钢中的铁素体均为多边形铁素体 温下能稳定存在的富碳奥氏体,仅靠两相区的富碳 从1实验钢的反极图取向成像(IP℉)图(图3(a)) 过程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两相区形成足够量 中可以看出,单个铁素体品粒尺寸较大,内部基本没 的铁素体后,需将实验钢快冷到贝氏体区滞留足够 有色差,说明其内位错密度极低,晶粒内部基本没有 长时间,以获得一定量的贝氏体组织,使残余奥氏体 畸变.同时,铁素体晶粒尺寸远大于贝氏体和残余 二次富碳.在贝氏体区,铁原子无扩散转变使得贝 奥氏体的晶粒尺寸.这种位错密度极低铁素体组织 氏体板条内的位错密度增加(图1(a)贝氏体区存 的获得是与实验钢热处理工艺相关的,奥氏体晶粒 在的大量小角度晶界、图3(a)中带颜色的相为贝 经轧制后由于形变而积累了大量位错,之后通过动 氏体铁素体的体心立方相,贝氏体铁素体晶内的略 态相变及再结晶来释放储存能.在两相区铁素体的 小色差都说明其内部位错密度较大),残余奥氏体周围 长大是一个碳的长程扩散过程,不同热处理方式将 的流体静压力增大,使得残余的奥氏体机械稳定性增 会获得不同晶粒尺寸的铁素体组织,同时也会影响 加.另外,贝氏体的形成过程中,残余奥氏体进一步富 未转变奥氏体的含碳量同,本研究的实验钢在两相 碳,保证了残余奥氏体的化学稳定性.需要进一步说明 区慢冷,获得了位错密度极低的铁素体组织 的是,为了避免残余奥氏体在随后的工序中由于富碳 实验钢样品中所形成的贝氏体均为板条状贝氏 不足而转变成马氏体,快冷到贝氏体转变区后,要进行 体.为了使实验钢的最终组织中含有一定量的在室 模拟卷取或保温足够的时间后冷却到室温。 (b) B 20m 20m 图3400℃模拟卷取实验钢反极图取向成像图.(a)体心立方相:(b)面心立方相 Fig.3 IPF map of the sample at the coiling temperature of 400C:(a)BCC phase:(b)FCC phase 残余奥氏体对TRP钢性能的影响取决于其体 奥氏体富碳,冷却时将保存到室温. 积分数及稳定性.为使强度和塑性同步增加,残余 从残余奥氏体的形貌、大小和分布来看,只要同 奥氏体必须有足够的稳定性,以实现渐进式转变,一 时获得其力学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未转变奥氏体 方面强化基体,另一方面提高延伸率.残余奥氏体 就能残留到室温.保留到贝氏体转变区间的未转变 的稳定性分为化学稳定性和力学稳定性,前者受残 奥氏体的晶内、晶间贫碳是形成贝氏体的条件之一, 余奥氏体中的C含量所控制,后者主要与奥氏体的 贝氏体的存在区域不局限于奥氏体品间.图3(b) 形貌、晶粒尺寸和分布等诸多因素相关因.从图3 中观察到两个较小的贝氏体晶粒位于残余奥氏体内 (b)中可以看到,残余奥氏体以片层状或岛状存在 部,如图中B所示位置.因此认为贝氏体只在未转 于铁素体品界处(位置1)、贝氏体板条间(位置2) 变奥氏体晶间形成的认识是有待斟酌的 以及贝氏体一铁素体晶界处(位置3).具体地说,位 2.2力学性能 于铁素体晶界处的残余奥氏体晶粒较小,均以多边 实验钢的力学性能如表1所示.将经典的加工 形的形式同时与多个铁素体晶粒相邻:位于贝氏体 硬化指数Hollomon公式c=Ks"两边取对数并微 板条间的残余奥氏体也较为细小;但位于铁素体及 分得出n=do,用来描述变形过程中的应变硬 贝氏体之间的残余奥氏体晶粒最大,其晶界与铁素 d(Ine) 体晶粒的晶界重合度大,大多为长条形 化行为,其中σ为真应力,ε为真应变,K为强度系 另外,与贝氏体相邻的铁素体晶粒较其他铁素 数,n为应变硬化指数.由于塑性形变过程中TP 体晶粒普遍偏大.Zaefferer等同认为,当温度快冷 钢中的残余奥氏体要发生马氏体相变,产生体积膨 到贝氏体转变区间时,未转变的奥氏体并不会立刻 胀,压迫周围的铁素体基体,产生新的位错而使 向贝氏体转变,而首先是未转变奥氏体与其相邻铁 TRP钢加工硬化率发生变化,因此TRP效应决定 素体的晶界向未转变的奥氏体晶内推移,同时进行 TRP钢的瞬时n值特征.实验钢的应变硬化指 碳扩散.当未转变奥氏体晶内因晶界推移而形成的 数n值随真应变的关系如图4所示.TRP钢组织中 位错增加到一定程度,积累了一定畸变能时,Y→α 残余奥氏体相变时伴随的TRP效应能提高瞬时n 转变开始,碳进一步向未转变奥氏体扩散.未转变 值,1"和2实验钢残余奥氏体含量相对较多,因此瞬第 9 期 米振莉等: 控轧控冷 TRIP 钢的微观相组成及其与力学性能的关系 热轧 TRIP 钢中的铁素体均为多边形铁素体. 从 1# 实验钢的反极图取向成像( IPF) 图 ( 图 3( a) ) 中可以看出,单个铁素体晶粒尺寸较大,内部基本没 有色差,说明其内位错密度极低,晶粒内部基本没有 畸变. 同时,铁素体晶粒尺寸远大于贝氏体和残余 奥氏体的晶粒尺寸. 这种位错密度极低铁素体组织 的获得是与实验钢热处理工艺相关的,奥氏体晶粒 经轧制后由于形变而积累了大量位错,之后通过动 态相变及再结晶来释放储存能. 在两相区铁素体的 长大是一个碳的长程扩散过程,不同热处理方式将 会获得不同晶粒尺寸的铁素体组织,同时也会影响 未转变奥氏体的含碳量[3]. 本研究的实验钢在两相 区慢冷,获得了位错密度极低的铁素体组织. 实验钢样品中所形成的贝氏体均为板条状贝氏 体. 为了使实验钢的最终组织中含有一定量的在室 温下能稳定存在的富碳奥氏体,仅靠两相区的富碳 过程是远远不够的[4]. 因此,在两相区形成足够量 的铁素体后,需将实验钢快冷到贝氏体区滞留足够 长时间,以获得一定量的贝氏体组织,使残余奥氏体 二次富碳. 在贝氏体区,铁原子无扩散转变使得贝 氏体板条内的位错密度增加 ( 图 1( a) 贝氏体区存 在的大量小角度晶界、图 3( a) 中带颜色的相为贝 氏体铁素体的体心立方相,贝氏体铁素体晶内的略 小色差都说明其内部位错密度较大) ,残余奥氏体周围 的流体静压力增大,使得残余的奥氏体机械稳定性增 加. 另外,贝氏体的形成过程中,残余奥氏体进一步富 碳,保证了残余奥氏体的化学稳定性. 需要进一步说明 的是,为了避免残余奥氏体在随后的工序中由于富碳 不足而转变成马氏体,快冷到贝氏体转变区后,要进行 模拟卷取或保温足够的时间后冷却到室温. 图 3 400 ℃模拟卷取实验钢反极图取向成像图. ( a) 体心立方相; ( b) 面心立方相 Fig. 3 IPF map of the sample at the coiling temperature of 400 ℃ : ( a) BCC phase; ( b) FCC phase 残余奥氏体对 TRIP 钢性能的影响取决于其体 积分数及稳定性. 为使强度和塑性同步增加,残余 奥氏体必须有足够的稳定性,以实现渐进式转变,一 方面强化基体,另一方面提高延伸率. 残余奥氏体 的稳定性分为化学稳定性和力学稳定性,前者受残 余奥氏体中的 C 含量所控制,后者主要与奥氏体的 形貌、晶粒尺寸和分布等诸多因素相关[5]. 从图 3 ( b) 中可以看到,残余奥氏体以片层状或岛状存在 于铁素体晶界处( 位置 1) 、贝氏体板条间( 位置 2) 以及贝氏体--铁素体晶界处( 位置 3) . 具体地说,位 于铁素体晶界处的残余奥氏体晶粒较小,均以多边 形的形式同时与多个铁素体晶粒相邻; 位于贝氏体 板条间的残余奥氏体也较为细小; 但位于铁素体及 贝氏体之间的残余奥氏体晶粒最大,其晶界与铁素 体晶粒的晶界重合度大,大多为长条形. 另外,与贝氏体相邻的铁素体晶粒较其他铁素 体晶粒普遍偏大. Zaefferer 等[3]认为,当温度快冷 到贝氏体转变区间时,未转变的奥氏体并不会立刻 向贝氏体转变,而首先是未转变奥氏体与其相邻铁 素体的晶界向未转变的奥氏体晶内推移,同时进行 碳扩散. 当未转变奥氏体晶内因晶界推移而形成的 位错增加到一定程度,积累了一定畸变能时,γ→αb 转变开始,碳进一步向未转变奥氏体扩散. 未转变 奥氏体富碳,冷却时将保存到室温. 从残余奥氏体的形貌、大小和分布来看,只要同 时获得其力学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未转变奥氏体 就能残留到室温. 保留到贝氏体转变区间的未转变 奥氏体的晶内、晶间贫碳是形成贝氏体的条件之一, 贝氏体的存在区域不局限于奥氏体晶间. 图 3( b) 中观察到两个较小的贝氏体晶粒位于残余奥氏体内 部,如图中 B 所示位置. 因此认为贝氏体只在未转 变奥氏体晶间形成的认识是有待斟酌的. 2. 2 力学性能 实验钢的力学性能如表 1 所示. 将经典的加工 硬化指数 Hollomon 公式[6] σ = Kεn 两边取对数并微 分得出 n = d( lnσ) d( lnε) ,用来描述变形过程中的应变硬 化行为,其中 σ 为真应力,ε 为真应变,K 为强度系 数,n 为应变硬化指数. 由于塑性形变过程中 TRIP 钢中的残余奥氏体要发生马氏体相变,产生体积膨 胀,压迫周围的铁素体基体,产生新的位错而使 TRIP 钢加工硬化率发生变化,因此 TRIP 效应决定 TRIP 钢的瞬时 n 值特征[7]. 实验钢的应变硬化指 数 n 值随真应变的关系如图 4 所示. TRIP 钢组织中 残余奥氏体相变时伴随的 TRIP 效应能提高瞬时 n 值,1# 和 2# 实验钢残余奥氏体含量相对较多,因此瞬 ·1025·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