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③组织者对专家们填在表格中的答复进行整理,做以下事情: a)计算各位专家(序号为i,i=1,2…n,共n位专家)的估算期望值E1,并综合各 位专家估算值的期望中值E: E.=a+4m1+b E=∑E b)对专家的估算结果进行分类摘要。 ④在综合专家估算结果的基础上,组织专家再次无记名地填写表格。然后比较两次估 算的结果。若差异很大,则要通过查询找出差异的原因, ⑤上述过程可重复多次。最终可获得一个得到多数专家共识的软件规模(源代码行数)。 在此过程中不得进行小组讨论 最后,通过与历史资料进行类比,根据过去完成软件项目的规模和成本等信息,推算出 该软件每行源代码所需要的成本。然后再乘以该软件源代码行数的估算值,就可得到该软件 的成本估算值 此方法的缺点是人们无法利用其他参加者的估算值来调整自己的估算值。宽带 Deiphi 技术克服了这个缺点。在专家正式将估算值填入表格之前,由组织者召集小组会议,专家们 与组织者一起对估算问题进行讨论,然后专家们再无记名填表。组织者对各位专家在表中填 写的估算值进行综合和分类后,再召集会议,请专家们对其估算值有很大变动之处进行讨论, 请专家们重新无记名填表。这样适当重复几次,得到比较准确的估计值 由于增加了协商的机会,集思广益,使得估算值更趋于合理。 3)软件开发成本估算的早期经验模型 软件开发成本估算是依据开发成本估算模型进行估算的。开发成本估算模型通常采用经 验公式来预测软件项目计划所需要的成本、工作量和进度数据。还没有一种估算模型能够适 用于所有的软件类型和开发环境,从这些模型中得到的结果必须慎重使用 ①IBM模型 1977年,IBM的 Walston和Felⅸx提出了如下的估算公式: E=5.2×L091,L是源代码行数(以KLOC计),E是工作量(以PM计) D=41×L036=1447×E03,D是项目持续时间(以月计) S=0.54×E06,S是人员需要量(以人计) DOC=49×101。DOC是文档数量(以页计) 在此模型中,一般指一条机器指令为一行源代码。一个软件的源代码行数不包括程序注 释、作业命令、调试程序在内。对于非机器指令编写的源程序,例如汇编语言或高级语言程 序,应转换成机器指令源代码行数来考虑。 IBM模型是一个静态单变量模型,但不是一个通用的公式。在应用中有时要根据具体 实际情况,对公式中的参数进行修改。这种修改必须拥有足够的历史数据,在明确局部的环 境之后才能做出。 ② Putnam模型 这是1978年 Putnam提出的模型,是一种动态多变量模型。它是假定在软件开发的整个 生存期中工作量有特定的分布。这种模型是依据在一些大型项目(总工作量达到或超过30个 人年)中收集到的工作量分布情况而推导出来的,但也可以应用在一些较小的软件项目中。 Putnam模型可以导出一个“软件方程”,把已交付的源代码(源语句)行数与工作量和开 发时间联系起来。其中,ld是开发持续时间(以年计),K是软件开发与维护在内的整个生存 期所花费的工作量(以人年计),L是源代码行数(以LOC计),Ck是技术状态常数,它反映 出“妨碍程序员进展的限制”,并因开发环境而异。其典型值的选取如表9.8所示。 1414 ③ 组织者对专家们填在表格中的答复进行整理,做以下事情: a) 计算各位专家(序号为 i,i=1,2,…,n,共 n 位专家)的估算期望值 Ei:,并综合各 位专家估算值的期望中值 E: 6 a 4m b E i i i i + + = = = n i 1 Ei n 1 E b) 对专家的估算结果进行分类摘要。 ④ 在综合专家估算结果的基础上,组织专家再次无记名地填写表格。 然后比较两次估 算的结果。若差异很大,则要通过查询找出差异的原因。 ⑤ 上述过程可重复多次。最终可获得一个得到多数专家共识的软件规模(源代码行数)。 在此过程中不得进行小组讨论。 最后,通过与历史资料进行类比,根据过去完成软件项目的规模和成本等信息,推算出 该软件每行源代码所需要的成本。然后再乘以该软件源代码行数的估算值,就可得到该软件 的成本估算值。 此方法的缺点是人们无法利用其他参加者的估算值来调整自己的估算值。宽带 Deiphi 技术克服了这个缺点。在专家正式将估算值填入表格之前,由组织者召集小组会议,专家们 与组织者一起对估算问题进行讨论,然后专家们再无记名填表。组织者对各位专家在表中填 写的估算值进行综合和分类后,再召集会议,请专家们对其估算值有很大变动之处进行讨论, 请专家们重新无记名填表。这样适当重复几次,得到比较准确的估计值。 由于增加了协商的机会,集思广益,使得估算值更趋于合理。 (3) 软件开发成本估算的早期经验模型 软件开发成本估算是依据开发成本估算模型进行估算的。开发成本估算模型通常采用经 验公式来预测软件项目计划所需要的成本、工作量和进度数据。还没有一种估算模型能够适 用于所有的软件类型和开发环境,从这些模型中得到的结果必须慎重使用。 ① IBM 模型 1977 年,IBM 的 Walston 和 Felix 提出了如下的估算公式: E = 5.2×L0.91, L 是源代码行数(以 KLOC 计),E 是工作量(以 PM 计) D = 4.1×L0.36 = 14.47×E0.35, D 是项目持续时间(以月计) S = 0.54×E0.6, S 是人员需要量(以人计) DOC = 49×L1.01。 DOC 是文档数量(以页计) 在此模型中,一般指一条机器指令为一行源代码。一个软件的源代码行数不包括程序注 释、作业命令、调试程序在内。对于非机器指令编写的源程序,例如汇编语言或高级语言程 序,应转换成机器指令源代码行数来考虑。 IBM 模型是一个静态单变量模型,但不是一个通用的公式。 在应用中有时要根据具体 实际情况,对公式中的参数进行修改。这种修改必须拥有足够的历史数据,在明确局部的环 境之后才能做出。 ② Putnam 模型 这是 1978 年 Putnam 提出的模型,是一种动态多变量模型。它是假定在软件开发的整个 生存期中工作量有特定的分布。这种模型是依据在一些大型项目(总工作量达到或超过 30 个 人年)中收集到的工作量分布情况而推导出来的,但也可以应用在一些较小的软件项目中。 Putnam 模型可以导出一个“软件方程”,把已交付的源代码(源语句)行数与工作量和开 发时间联系起来。其中,td 是开发持续时间(以年计),K 是软件开发与维护在内的整个生存 期所花费的工作量(以人年计),L 是源代码行数(以 LOC 计),Ck 是技术状态常数,它反映 出“妨碍程序员进展的限制”,并因开发环境而异。其典型值的选取如表 9.8 所示。 L = Ck K td 1 3 4 3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