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不会带来成本的降低,反而会由此增加成本或招致生产资金的无效使用 1)实现少人化的前提 少人化是通过对人力资源的调整或重新安排来提高生产率。当生产量增加 时,当然也要增加作业人员,但具有更重要意义的,是在生产量减少时能够 将作业人数减少。例如假定某条生产线有5名工作人员,进行一定量的工作 如果这条生产线的生产量减为80%时,那么作业人数应相应地减为4人 (=5×0.8):若生产量减到20%,作业人数应减少到1人。另一方面,即使 生产量没有变化,如通过改善作业能减少作业人员的话,就能够提高劳动生 产率,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为了实现这样意义上的少人化,需要以下三个前提条件 (1)要有适当的设备布置 (2)要有训练有素、具有多种技艺的作业人员,即“多面手” (3)要经常审核和定期修改标准作业组合 上述的设备布置是指联合U型布置,这种布置中,每个作业人员的工作 范围可以简单地扩大或缩小,但前提是必须有多面手的存在 培养多面手的方法很多,“职务定期轮换”( job rotation)是其中的方法之 一。标准作业组合的改变可以通过不断改善作业方法和设备来进行。这种改 善活动的目的在于,即使生产量不变或增加,也要尽可能使作业人数保持最 这3个前提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表示为下面的图1。4 不会带来成本的降低,反而会由此增加成本或招致生产资金的无效使用。 1)实现少人化的前提 少人化是通过对人力资源的调整或重新安排来提高生产率。当生产量增加 时,当然也要增加作业人员,但具有更重要意义的,是在生产量减少时能够 将作业人数减少。例如假定某条生产线有 5 名工作人员,进行一定量的工作。 如果这条生产线的生产量减为 80%时,那么作业人数应相应地减为 4 人 (=5×0.8);若生产量减到 20%,作业人数应减少到 1 人。另一方面,即使 生产量没有变化,如通过改善作业能减少作业人员的话,就能够提高劳动生 产率,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为了实现这样意义上的少人化,需要以下三个前提条件: (1) 要有适当的设备布置; (2) 要有训练有素、具有多种技艺的作业人员,即“多面手”; (3) 要经常审核和定期修改标准作业组合。 上述的设备布置是指联合 U 型布置,这种布置中,每个作业人员的工作 范围可以简单地扩大或缩小,但前提是必须有多面手的存在。 培养多面手的方法很多,“职务定期轮换”(job rotation)是其中的方法之 一。标准作业组合的改变可以通过不断改善作业方法和设备来进行。这种改 善活动的目的在于,即使生产量不变或增加,也要尽可能使作业人数保持最 少。 这 3 个 前提 条件 之 间的 相互 关 系, 可以 表 示为 下面 的 图 1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