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768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2006年第8期 10 以 以 -10 -10 -15 - -204 204 -25 -2 -30 -301 -35A -35 0 4681012141618 40 681012141618 频率/GHz 频率/GHz 图41样品反射率测试曲线 图74样品反射率测试曲线 Fig.4 Reflectance curve of Sample 1 Fig.7 Reflectance curve of Sample 4 10 好,提高了涂层强度;导电聚苯胺抗腐蚀性能优 04 -5 异,增强了涂层中铁的耐氧化性能,提高了涂层的 里 -10外 环境稳定性:另外,导电聚苯胺的制备相对比较简 -206 单,合成成本不高,利于降低工程成本,制备较为 廉价的吸波材料. -30 -35 3结论 405 4681012141618 频率/GHz 通过初步实验,使介电类材料和磁性材料达 到了微观复合,吸波频宽得到了拓展.这种新型 图52“样品反射率测试曲线 吸波材料可应用于吸波涂层,也可作为填料加入 Fig.5 Reflectance curve of Sample 2 10r 到构件,因其良好的理化性能,有望开发成为隐身 5 化改造或者制造宽频吸波器件的重要材料. 0 5 超 参考文献 -10 想区 -15 【刂阿列克谢耶夫A「,陈开来.隐身技术的物理学基础。北 -20 京:兵器工业出版社.2002:75 -25 [胡传疆隐身涂层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206 -30 [陈益邻,李文信.国外武器装备隐身化的发展趋势和发展 情况.隐身技术.2000(1):2 4 81012141618 频率GHz [马姬海宁,兰中文,王豪才.纳米技术在磁性材料中的应用. 磁性材料及器件.2002,33(2):25 图63样品反射率测试曲线 [习刘顺华,郭辉进。电磁屏蔽与吸波材料.功能材料与器件 学报,2002,8(3):213 Fig.6 Reflectance curve of Sample 3 [6 Wan M X.Zhou J H.Composite of polyaniline containing iron 大减少:二是介电损耗型吸收剂和磁损耗型吸收 oxides with ranometer size.Synth Met,1996.78:27 剂通过微观复合,出现了复合效应,即复合材料性 [7 Fawz R.M artin I M.Microw ave properties of EPDM/PAni DBS ablends.Synth Met,2001.119:435 能并非单相材料的加和而是接近单相性能之乘 [阁孔德明,刘祖黎,冯建辉,等.掺杂聚苯胺吸波材料的研 积.在这种复合吸收剂中,同时具备电损和磁损, 究.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0,6(3):169 而且存在磁性颗粒与介电颗粒间的界面效应,这 [9身赵振声,聂彦,张秀成。多品铁纤维微波吸收剂的分级改 就增加了材料对电磁波的衰减.较之于聚苯胺或 性及其应用初探.磁性材料及器件,2004,35(3):32 者羰基铁的简单涂层较窄的有限频宽,这种复合 【1g黄云霞,曹全喜,卫云鸽,等.零维纳米F203粉体的制 备与吸波性能的研究.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2004.10 吸收剂制备的吸波涂层拥有更大的吸波带宽. (2):251 由于导电聚苯胺密度较低,利于降低涂层质 【山孟建华.杨桂琴,严乐美,等.吸波材料研究进展.磁性 量:导电聚苯胺是一种有机材料,与基体的结合较 材料及器件,2004,35(3):11图 4 1 #样品反射率测试曲线 Fig.4 Reflectance curve of Sample 1 图 5 2 #样品反射率测试曲线 Fig.5 Reflectance curve of Sample 2 图 6 3 #样品反射率测试曲线 Fig.6 Reflectance curve of Sample 3 大减少 ;二是介电损耗型吸收剂和磁损耗型吸收 剂通过微观复合, 出现了复合效应, 即复合材料性 能并非单相材料的加和而是接近单相性能之乘 积.在这种复合吸收剂中, 同时具备电损和磁损, 而且存在磁性颗粒与介电颗粒间的界面效应, 这 就增加了材料对电磁波的衰减.较之于聚苯胺或 者羰基铁的简单涂层较窄的有限频宽, 这种复合 吸收剂制备的吸波涂层拥有更大的吸波带宽 . 由于导电聚苯胺密度较低, 利于降低涂层质 量;导电聚苯胺是一种有机材料, 与基体的结合较 图 7 4 #样品反射率测试曲线 Fig.7 Reflectance curve of Sample 4 好, 提高了涂层强度 ;导电聚苯胺抗腐蚀性能优 异, 增强了涂层中铁的耐氧化性能, 提高了涂层的 环境稳定性;另外, 导电聚苯胺的制备相对比较简 单, 合成成本不高, 利于降低工程成本, 制备较为 廉价的吸波材料. 3 结论 通过初步实验, 使介电类材料和磁性材料达 到了微观复合, 吸波频宽得到了拓展.这种新型 吸波材料可应用于吸波涂层, 也可作为填料加入 到构件, 因其良好的理化性能, 有望开发成为隐身 化改造或者制造宽频吸波器件的重要材料. 参 考 文 献 [ 1] 阿列克谢耶夫 АГ, 陈开来.隐身技术的物理学基础.北 京:兵器工业出版社, 2002:75 [ 2] 胡传 .隐身涂层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206 [ 3] 陈益邻, 李文信.国外武器装备隐身化的发展趋势和发展 情况.隐身技术, 2000( 1) :2 [ 4] 姬海宁, 兰中文, 王豪才.纳米技术在磁性材料中的应用. 磁性材料及器件, 2002, 33( 2) :25 [ 5] 刘顺华, 郭辉进.电磁屏蔽与吸波材料.功能材料与器件 学报, 2002, 8( 3) :213 [ 6] Wan M X, Zhou J H .Composit e of polyaniline con taining iron oxides w ith nanometer size.Synth Met, 1996, 78:27 [ 7] Faw z R, M artin I M .Microw ave properties of EPDM/ PAni￾DBS ablends.Synth Met, 2001, 119:435 [ 8] 孔德明, 刘祖黎, 冯建辉, 等.掺杂聚苯胺吸波材料的研 究.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00, 6( 3) :169 [ 9] 赵振声, 聂彦, 张秀成.多晶铁纤维微波吸收剂的分级改 性及其应用初探.磁性材料及器件, 2004, 35( 3) :32 [ 10] 黄云霞, 曹全喜, 卫云鸽, 等.零维纳米 Fe2O3 粉体的制 备与吸波性能的研究.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2004, 10 ( 2) :251 [ 11] 孟建华, 杨桂琴, 严乐美, 等.吸波材料研究进展.磁性 材料及器件, 2004, 35( 3) :11 · 768 · 北 京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2006 年第 8 期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