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2:地球上的臭氧空洞己增至5个之多,总面积近4000万平方公里。 其中“近”字起修饰限制作用,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例3:含铅的颜料一定不能用在玩具和炊具上。 定,从程度上强调了禁用铅没有任何例外,准确说明铅有毒性的特点。 例4:土壤污染导致严重的直接经济损失,对此目前尚缺乏系统的调查资料。仅 以土壤重金属污染为例,我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而减产的粮食就有1000多万吨 被污染的粮食每年也多达1200万吨,合计经济损失至少200亿元。 “至少”强调(突出)了经济损失之大或“强调(突出)了土壤污染导致严重的直接经 济损失 例5:科学实验表明,每人呼吸需氧量需由150平方米的绿叶提供的。 科学实验表明,指出了后面材料的来源,增强了材料的真实性, 例6:近200年间,地球上森林已有三分之一以上被采伐和毁掉 “近200年间”,具体而准确地强调了时间之短;“三分之一以上”,具体而准确 地强调了破坏范围之大或数量之多 例7:在我国福建、台湾、广东、海南部分沿海滩涂地区,生长着一片片常绿灌 木和小乔木。 部分”一词是从范围上加以限制,指的是局部,说明不是所有的沿海滩涂地区 都能生长红树林,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正因为说明文语言具有准确性的特点,所以一些词语是不能删去的。在回答 原因时,可参照以下试题举例 加点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例1:不少植物披针带刺。 不少,表示数量。它表明不是植物的全部,去掉后不符合实际,体现不出说明文 语言的准确性。 例2:据专家的估算,我国某个大城市每年因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工作日损失为 620万个,经济损失达4亿元 不能去掉,划线部分表明材料的来源,增加了文章的可信度。 例3:月球很可能成为人类远征其他星体的中转站 不能,很可能起到限制作用,月球成为人类远征其他星球的中转站,不一定能够 实现,去掉“很可能”后,说明文语言就不准确,不严密了 例4:森林能够有效缓解“温室效应”。 问:“缓解”改为“消除”好吗? 答:不可以,森林只是吸收部分二氧化碳,降低温室气体浓度,减轻温室效应: 不能吸收所有温室气体,使温室效应消失。例 2:地球上的臭氧空洞已增至 5 个之多,总面积近 4000 万平方公里。 其中“近”字起修饰限制作用,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例 3:含铅的颜料一定不能用在玩具和炊具上。 一定,从程度上强调了禁用铅没有任何例外,准确说明铅有毒性的特点。 例 4:土壤污染导致严重的直接经济损失,对此目前尚缺乏系统的调查资料。仅 以土壤重金属污染为例,我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而减产的粮食就有 1000 多万吨, 被污染的粮食每年也多达 1200 万吨,合计经济损失至少. .200 亿元。 “至少”强调(突出)了经济损失之大或“强调(突出)了土壤污染导致严重的直接经 济损失”。 例 5:科学实验表明,每人呼吸需氧量需由 150 平方米的绿叶提供的。 科学实验表明,指出了后面材料的来源,增强了材料的真实性。 例 6:近 200 年间,地球上森林已有三分之一以上被采伐和毁掉。 “近 200 年间”,具体而准确地强调了时间之短;“三分之一以上”,具体而准确 地强调了破坏范围之大或数量之多。 例 7:在我国福建、台湾、广东、海南部分沿海滩涂地区,生长着一片片常绿灌 木和小乔木。 “部分”一词是从范围上加以限制,指的是局部,说明不是所有的沿海滩涂地区 都能生长红树林,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正因为说明文语言具有准确性的特点,所以一些词语是不能删去的。在回答 原因时,可参照以下试题举例。 加点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例 1:不少植物披针带刺。 不少,表示数量。它表明不是植物的全部,去掉后不符合实际,体现不出说明文 语言的准确性。 例 2:据专家的估算,我国某个大城市每年因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工作日损失为 620 万个,经济损失达 4 亿元。 不能去掉,划线部分表明材料的来源,增加了文章的可信度。 例 3:月球很可能成为人类远征其他星体的中转站。 不能,很可能起到限制作用,月球成为人类远征其他星球的中转站,不一定能够 实现,去掉“很可能”后,说明文语言就不准确,不严密了。 例 4:森林能够有效缓解“温室效应”。 问:“缓解”改为“消除”好吗? 答:不可以,森林只是吸收部分二氧化碳,降低温室气体浓度,减轻温室效应; 不能吸收所有温室气体,使温室效应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