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教学案例2: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提出及背景 【案例是现】 2013年12月10日,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新常 态”:我们注重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各类问题,既防范增长速度滑出底线,又理性对待高速 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既强调改善民生工作,又实事求是调整一些过度承诺:既高 度关注产能过剩、地方债务、房地产市场、影子银行、群体性事件等风险点,又采取有效措 施化解区域性和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局部性问题演变成全局性风险。 2014年11月9日 习总书记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上的演讲上指出 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 ,有几个主要特点 从高速增长转》 中 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 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 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习近平总书记 提出的“新常态”重大战路判断,深刻揭示了中国当前经济发展阶段的新变化,准确研判了 中国夫光一及时期的款经济形势一充分展现花中央商脆远遥的成略眼光和决策定 日近平总 书记为什么提出这 重大战略判断? 主要是基于当前 形势 的正确分析和准确研判。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 20I0年,我国GDP总量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还不是经济强国: 按照IMF于2014年10月份最新公布的《世界经济展望》称:按照购买力平价进行核算, 中国己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2014年,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超过7000美元,位于“上中等收入”经济体,但收入分 配问题很多。根据世界银行2008年最新的划分标准,我国属于人均国民总收入3856~11905 美元之间的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进入上中等收入国家,同时意味着我国面临着“中等收入陷 阱”风险。截至2014年,拉美地风国家在“中等收入路阱”平均滑留时间为40年,其中 智利43年、乌拉圭41年、墨西哥40年、巴西39年、哥伦比亚35年,阿根廷更是长达52 年。 国际经验表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起步的发展阶段,往往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容易忽 视技术进步、结构优化,以致出现经济与社会、城乡、地区、收入分配等结构失衡。伴随着 问题的累积,容易出现经济停滞不前,甚至亚重下滑。为避免这样的情况,就要需要准确研 到新阶段的特征,重新定位,实现转型升级。 “三期叠加”的特殊阶段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常态”重大战略研判,源自我国正处在“三期叠加”的特殊阶 段。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从2012年开始结束近20年10%的高速增长,转而进入增速换档期。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的经济增长率为7.8%:2013年我国的经济增长率 为77%:2014年我国的经济增长率为74%。 我国正在经历结构调整的镇痛期,2012年底,我国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 船始产能利用率分别仅为72%、73.7%、71.9%、731%和75%,明显低于国际通常水平。而 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情况下,政府出台的4万亿投资结构中,45%是铁路、公路、机场、 城乡电网的投资,使得目前我国仍处于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 国内经验表明,科学认识新常态,逐步适应新常态,必须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 特征出发。而新周期中的中国经济,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三期叠加”,这是研究和分析新常 态的前提条件 国际经济格局正在深刻调整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常态”重大战略研判的第三个背景在于,国际经济格局正在深 刻调整。目前全球经济增长缓慢,强国重定游戏规则,各国在进行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调整, 教学案例 2: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提出及背景 【案例呈现】 2013 年 12 月 10 日,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新常 态”:我们注重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各类问题,既防范增长速度滑出底线,又理性对待高速 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既强调改善民生工作,又实事求是调整一些过度承诺;既高 度关注产能过剩、地方债务、房地产市场、影子银行、群体性事件等风险点,又采取有效措 施化解区域性和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局部性问题演变成全局性风险。 2014 年 11 月 9 日,习总书记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上的演讲上指出, 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有几个主要特点。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 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 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习近平总书记 提出的“新常态”重大战略判断,深刻揭示了中国当前经济发展阶段的新变化,准确研判了 中国未来一段时期的宏观经济形势,充分展现了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决策定力。 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提出这一重大战略判断?这主要是基于当前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 的正确分析和准确研判。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 2010 年,我国 GDP 总量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还不是经济强国。 按照 IMF 于 2014 年 10 月份最新公布的《世界经济展望》称:按照购买力平价进行核算, 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2014 年,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超过 7000 美元,位于“上中等收入”经济体,但收入分 配问题很多。根据世界银行 2008 年最新的划分标准,我国属于人均国民总收入 3856~11905 美元之间的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进入上中等收入国家,同时意味着我国面临着“中等收入陷 阱”风险。截至 2014 年,拉美地区国家在“中等收入陷阱”平均滞留时间为 40 年,其中 智利 43 年、乌拉圭 41 年、墨西哥 40 年、巴西 39 年、哥伦比亚 35 年,阿根廷更是长达 52 年。 国际经验表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起步的发展阶段,往往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容易忽 视技术进步、结构优化,以致出现经济与社会、城乡、地区、收入分配等结构失衡。伴随着 问题的累积,容易出现经济停滞不前,甚至严重下滑。为避免这样的情况,就要需要准确研 判新阶段的特征,重新定位,实现转型升级。 “三期叠加”的特殊阶段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常态”重大战略研判,源自我国正处在“三期叠加”的特殊阶 段。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从 2012 年开始结束近 20 年 10%的高速增长,转而进入增速换档期。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2 年我国的经济增长率为 7.8%;2013 年我国的经济增长率 为 7.7%;2014 年我国的经济增长率为 7.4%。 我国正在经历结构调整的镇痛期,2012 年底,我国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 船舶产能利用率分别仅为 72%、73.7%、71.9%、73.1%和 75%,明显低于国际通常水平。而 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情况下,政府出台的 4 万亿投资结构中,45%是铁路、公路、机场、 城乡电网的投资,使得目前我国仍处于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 国内经验表明,科学认识新常态,逐步适应新常态,必须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 特征出发。而新周期中的中国经济,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三期叠加”,这是研究和分析新常 态的前提条件。 国际经济格局正在深刻调整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常态”重大战略研判的第三个背景在于,国际经济格局正在深 刻调整。目前全球经济增长缓慢,强国重定游戏规则,各国在进行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调整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