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 课后·训练提升 基础巩固 科学家对北极进行了科学考察,同时对北极气候进行了评估,发现随着气温持续升高,北极地 区可以用来反射阳光的白色积雪不断加速消融从而导致北极熊数量日趋减少。结合所学知 识完成1~3题。 1材料中所述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火山喷发 B.地壳的抬升 C.人类活动释放的温室气体 D.气候冷暖干湿变化 2.下列现象中,与该环境问题有关的有( ①天山博格达峰雪线下降②东海出现南海的鱼种③华北地区树枝提前抽芽④灾害性 天气出现频繁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3.针对材料反映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下列对策正确的有 ①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②大面积植树造林③发展技术,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 ④开发 新能源,改善能源结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答案1.C2.A3.D 解析第1题,全球变暖的原因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释放的温室气 体。第2题,全球变暖会使高山冰川融化,天山博格达峰雪线升高,会使东海的水温升高而出 现南海的鱼种,会使华北地区的温度升高而导致树木提前抽芽,还会导致洪涝、干旱等灾害的 次数增加。第3题,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多,因而一方面要改变以化 石燃料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燃料利用率,另一方面要植树造林,加快对二氧化碳的吸 收。 全球气温升高和生态环境恶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据此完成46题。 4.下列关于全球气温升高对今后一百年内地球环境的潜在影响,表述不正确的是() A.山地0℃等温线将上移 B.森林带将向两极推移 C.全球将普遍变得干旱 D.海平面将上升 5.全球变暖引起的后果有() ①全球陆地面积缩小②喜马拉雅山脉雪线降低③中纬度耕作区将会退化成草原④高 纬度地区因变暖而蒸发加强,比原来降水更少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6.在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多种原因中,难以人为改变的是 A高消费、高浪费、大排放的生活方式 B.对资源、能源的掠夺性开采 C.生产工艺水平低 D.自然资源的有限承载力 答案.C5.C6.D 解析第4题,全球气温升高,山地雪线会普遍上移;两极冰川融化加快,加之海水升温膨胀,导致 整个海平面上升;由于温度升高,亚寒带针叶林会向极地推移;尽管全球气温升高,蒸发量会增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 课后· 基础巩固 科学家对北极进行了科学考察,同时对北极气候进行了评估,发现随着气温持续升高,北极地 区可以用来反射阳光的白色积雪不断加速消融,从而导致北极熊数量日趋减少。结合所学知 识,完成 1~3 题。 1.材料中所述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火山喷发 B.地壳的抬升 C.人类活动释放的温室气体 D.气候冷暖干湿变化 2.下列现象中,与该环境问题有关的有( ) ①天山博格达峰雪线下降 ②东海出现南海的鱼种 ③华北地区树枝提前抽芽 ④灾害性 天气出现频繁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3.针对材料反映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下列对策正确的有 ( ) ①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 ②大面积植树造林 ③发展技术,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 ④开发 新能源,改善能源结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答案 1.C 2.A 3.D 解析第 1 题,全球变暖的原因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释放的温室气 体。第 2 题,全球变暖会使高山冰川融化,天山博格达峰雪线升高,会使东海的水温升高而出 现南海的鱼种,会使华北地区的温度升高而导致树木提前抽芽,还会导致洪涝、干旱等灾害的 次数增加。第 3 题,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多,因而一方面要改变以化 石燃料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燃料利用率,另一方面要植树造林,加快对二氧化碳的吸 收。 全球气温升高和生态环境恶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据此完成 4~6 题。 4.下列关于全球气温升高对今后一百年内地球环境的潜在影响,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山地 0 ℃等温线将上移 B.森林带将向两极推移 C.全球将普遍变得干旱 D.海平面将上升 5.全球变暖引起的后果有( ) ①全球陆地面积缩小 ②喜马拉雅山脉雪线降低 ③中纬度耕作区将会退化成草原 ④高 纬度地区因变暖而蒸发加强,比原来降水更少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6.在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多种原因中,难以人为改变的是 ( ) A.高消费、高浪费、大排放的生活方式 B.对资源、能源的掠夺性开采 C.生产工艺水平低 D.自然资源的有限承载力 答案 4.C 5.C 6.D 解析第 4 题,全球气温升高,山地雪线会普遍上移;两极冰川融化加快,加之海水升温膨胀,导致 整个海平面上升;由于温度升高,亚寒带针叶林会向极地推移;尽管全球气温升高,蒸发量会增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