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2.学会分离提纯有机混合物的一般方法,掌握常见有机物及官能团的定性鉴定和某些 定量测定的方法 3.掌握静态立体化学的各种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初步具有构型和构象分析的能力, 掌握动态立体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在反应中的应用 4.掌握NMR、IR、UV、MS的基础知识,了解各类有机化合物的波谱特征,初步学会 解析图谱 5.学会分析分子结构和性能的关系、官能团对分子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影响、官能 团之间的相互影响:熟悉和理解主要有机反应如取代、加成、消除、氧化还原、重排、缩合 协同反应等的反应机理并能在解释实际问题时加以应用:能用化学动力学和化学热力学概念 来解释某些实验现象。 教学方式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除上课外,每学期上3~5次习题课,习题课指出同学作业中的 错误,为同学作示范性的总结,探讨和分析典型例题等) 授课手段:多媒体课件 授课原则:1.基本按教材的先后次序讲解 2.围饶主题展开,突出重点 3教材的内容不全讲,有些安排学生自学,有些指导学生自己总结。 课外交流:集中辅导,每周一次,每次2~3小时。个别交流,根据需要灵活安排。 成绩评定:期末考试(笔试),占总成绩的60% 平时(作业、课堂讨论、上机考査、翻译、小论文等)占总成绩的40° 学时分配(按90学时制定,其中2学时机动): 第一章绪论(1学时) 第二章有机化合物的分类表示方法命名(4学时) 第三章立体化学(4学时) 第四章烷烃自由基取代反应(3学时) 第五章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质谱(4学时) 第六章脂肪族饱和碳原子上的亲核取代反应-消除反应(4学时) 第七章卤代烃有机金属化合物(2学时) 第八章烯烃亲电加成自由基加成共轭加成(6学时) 第九章炔烃(2学时) 第十章醇和醚(5学时) 第十一章苯和芳香烃、芳香亲电取代(6学时) 第十二章醛和酮亲核加成共轭加成(6学时) 第十三章羧酸(3学时) 第十四章羧酸衍生物酰基碳上的亲核取代反应(5学时) 第十五章碳负离子缩合反应(5学时) 第十六章周环反应(4学时) 第十七章胺(4学时 第十八章含氮芳香化合物芳香亲核取代反应(4学时)2 2. 学会分离提纯有机混合物的一般方法,掌握常见有机物及官能团的定性鉴定和某些 定量测定的方法。 3. 掌握静态立体化学的各种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初步具有构型和构象分析的能力, 掌握动态立体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在反应中的应用。 4. 掌握 NMR、IR、UV、MS 的基础知识,了解各类有机化合物的波谱特征,初步学会 解析图谱。 5. 学会分析分子结构和性能的关系、官能团对分子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影响、官能 团之间的相互影响;熟悉和理解主要有机反应如取代、加成、消除、氧化还原、重排、缩合、 协同反应等的反应机理并能在解释实际问题时加以应用;能用化学动力学和化学热力学概念 来解释某些实验现象。 教学方式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除上课外,每学期上 3~5 次习题课,习题课指出同学作业中的 错误,为同学作示范性的总结,探讨和分析典型例题等) 授课手段: 多媒体课件 授课原则: 1.基本按教材的先后次序讲解 2.围饶主题展开,突出重点。 3.教材的内容不全讲,有些安排学生自学,有些指导学生自己总结。 课外交流: 集中辅导,每周一次,每次 2~3 小时。个别交流,根据需要灵活安排。 成绩评定: 期末考试(笔试),占总成绩的 60%。 平时(作业、课堂讨论、上机考查、翻译、小论文等)占总成绩的 40%。 学时分配(按 90 学时制定,其中 2 学时机动。): 第一章 绪论(1 学时) 第二章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表示方法 命名(4 学时) 第三章 立体化学(4 学时) 第四章 烷烃 自由基取代反应(3 学时) 第五章 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质谱(4 学时) 第六章 脂肪族饱和碳原子上的亲核取代反应β-消除反应(4 学时) 第七章 卤代烃 有机金属化合物(2 学时) 第八章 烯烃 亲电加成 自由基加成 共轭加成(6 学时) 第九章 炔烃(2 学时) 第十章 醇和醚(5 学时) 第十一章 苯和芳香烃、芳香亲电取代(6 学时) 第十二章 醛和酮 亲核加成 共轭加成(6 学时) 第十三章 羧酸(3 学时) 第十四章 羧酸衍生物 酰基碳上的亲核取代反应(5 学时) 第十五章 碳负离子 缩合反应(5 学时) 第十六章 周环反应(4 学时) 第十七章 胺(4 学时) 第十八章 含氮芳香化合物 芳香亲核取代反应(4 学时)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