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A.肘横纹至腕横纹B.前发际至后发际正中C.胭横纹至外踝尖 D.胸骨上窝至胸剑联合E.肩胛骨内侧缘至后正中线 4.下列属特定穴的是…… ()() A.奇穴B.阿是穴C.原穴D.络穴E.天应穴 5.与手阳明大肠经有联系的脏腑是 ()() A.大肠B.小肠C.胃D.心E.肺 6.狭义的刺法量学因素包括二个方面,它们是…… A.进针方向B.进针深度C.留针时间长短 D.针刺强度E.手法操作的时间 7.捻转补泻泻法的操作方法是 A.拇指向前,食指向后,左转为主B.拇指向后,食指向前,右转为主 C.捻转幅度大,频率快,操作时间长D.捻转幅度小,频率慢,操作时间长 E.捻转幅度大,频率快,操作时间短 8.穴位注射法在进行穴位选择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它们是 A.同体针选穴原则B.特定穴C.夹脊穴D.阳性反应点E.原穴 9.屏间切迹在耳郭上位于两解剖部位之间的凹陷处,这两解剖部位是……()() A.耳轮B.耳屏C.对耳屏D.对耳轮E.耳垂 10.后溪……… A.为手太阳小肠经荥穴 B.为八脉交会穴之 C.位于中指后指掌关节尺侧横纹端D.治疗头项强痛 E.不可灸 四、Ⅹ型选择题(下列各题干都可在本组备选答案中找到正确答案,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 的题号填入该题干后的()。错选、多选、少选该题无分。每题2分,共6分) 1.与十二经脉相同分手足三阴三阳的经络组织有 ()()()()() A.十五络脉B.奇经八脉C.十二经别D.十二经筋E.十二皮部 2.根据骨度分寸法,以下正确的是… A.耻骨联合上缘至股骨内侧髁上缘为19寸B.胫骨内侧髁下方至内踝尖为13寸 C.肘横纹至腕横纹为12寸 D.耳后两乳突之间为8寸 E.腋窝顶点至第11肋游离端为12寸 3.三棱针刺法的作用包括…………………………………()()()()() A.通经活络B.开窍泻热C.调和气血D.消肿止痛E.温经补气 五、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 1.著名医家孙思邈在其著作《备急千金要方》中绘制了五色 还创用了 穴和指寸法 2.由于十二经别有 于表里之间的特点,不仅加强了十二经脉内外联系,更 加强了经脉所属络的脏腑在 联系 3.“标本”理论强调经脉分布 的相应关系,“根结”理论强调经气 的联系 4.体表解剖标志分为 两种。 5.腧穴的主治特点主要表现在 特殊作用 6.入耳中的经脉是足少阳胆经、 经和 7.印堂穴位于 的中间,操作时应 局部皮肤。 8.迎随补泻手法中以 为补法,以 9.煮罐法一般应使用的罐种为 走罐则多选用 10.电针器最大输出电压在40V上时,最大输出电流应控制在 以内:心脏病 患者,应避免 通过心脏。A.肘横纹至腕横纹 B.前发际至后发际正中 C.腘横纹至外踝尖 D.胸骨上窝至胸剑联合 E.肩胛骨内侧缘至后正中线 4.下列属特定穴的是……………………………………………………………( )( ) A.奇穴 B.阿是穴 C.原穴 D.络穴 E.天应穴 5.与手阳明大肠经有联系的脏腑是……………………………………………( )( ) A.大肠 B.小肠 C.胃 D.心 E.肺 6.狭义的刺法量学因素包括二个方面,它们是…………………………………( )( ) A.进针方向 B.进针深度 C.留针时间长短 D.针刺强度 E.手法操作的时间 7.捻转补泻泻法的操作方法是……………………………………………………( )( ) A.拇指向前,食指向后,左转为主 B.拇指向后,食指向前,右转为主 C.捻转幅度大,频率快,操作时间长 D.捻转幅度小,频率慢,操作时间长 E.捻转幅度大,频率快,操作时间短 8.穴位注射法在进行穴位选择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它们是…………………( )( ) A.同体针选穴原则 B.特定穴 C.夹脊穴 D.阳性反应点 E.原穴 9.屏间切迹在耳郭上位于两解剖部位之间的凹陷处,这两解剖部位是………( )( ) A.耳轮 B.耳屏 C.对耳屏 D.对耳轮 E.耳垂 10.后溪……………………………………………………………………………( )( ) A.为手太阳小肠经荥穴 B.为八脉交会穴之一 C.位于中指后指掌关节尺侧横纹端 D.治疗头项强痛 E.不可灸 四、X 型选择题(下列各题干都可在本组备选答案中找到正确答案,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 的题号填入该题干后的()。错选、多选、少选该题无分。每题 2 分,共 6 分) 1.与十二经脉相同分手足三阴三阳的经络组织有……………( )( )( )( )( ) A.十五络脉 B.奇经八脉 C.十二经别 D.十二经筋 E.十二皮部 2.根据骨度分寸法,以下正确的是……………………………( )( )( )( )( ) A.耻骨联合上缘至股骨内侧髁上缘为 19 寸 B.胫骨内侧髁下方至内踝尖为 13 寸 C.肘横纹至腕横纹为 12 寸 D.耳后两乳突之间为 8 寸 E.腋窝顶点至第 11 肋游离端为 12 寸 3.三棱针刺法的作用包括………………………………………( )( )( )( )( ) A.通经活络 B.开窍泻热 C.调和气血 D.消肿止痛 E.温经补气 五、填空题(每空 0.5 分,共 10 分) 1.著名医家孙思邈在其著作《备急千金要方》中绘制了五色 ,还创用了 穴和指寸法。 2.由于十二经别有 于表里之间的特点,不仅加强了十二经脉内外联系,更 加强了经脉所属络的脏腑在 联系。 3.“标本”理论强调经脉分布 的相应关系,“根结”理论强调经气 的联系。 4.体表解剖标志分为 和 两种。 5.腧穴的主治特点主要表现在 、 、特殊作用。 6.入耳中的经脉是足少阳胆经、 经和 经。 7.印堂穴位于 的中间,操作时应 局部皮肤。 8.迎随补泻手法中以 为补法,以 为泻法。 9.煮罐法一般应使用的罐种为 ,走罐则多选用 。 10.电针器最大输出电压在 40V 上时,最大输出电流应控制在 以内;心脏病 患者,应避免 通过心脏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