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吉林大学精品课>>专门水文地质学>>教材>>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教学实习指导 第七章独立性教学阶段的基本技能训练 本阶段的教学目的是在上述实习基础上,圈定合理的工作区,由学生独立安排并完成研 究区的水文与水文地质测绘工作,进一步掌握各种类型地下水以及地表水的野外调查方法、 调查程序和主要调查内容,培养学生野外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 §7.1孔隙水区的水文地质测绘 孔隙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松散堆积物中。其形成条件和分布规律严格受第四纪地层的成 因类型、岩性、岩相变化规律所控制。而第四纪地层的时代、成因类型、岩性和岩相的分布 又往往与地貌的时代、成因类型和形态类型的分布相对应;并受新构造运动所制约,而且地 貌还影响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因此在孔隙水分布区进行水文地质测绘,要特别 注意对第四纪地质、地貌和新构造运动的调査。此外,平原地区和河谷地区地下水与地表水 之间,常常有密切的水力联系,因此还要注意对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相互转化补排关系的调 711孔隙水区一般性测绘内容 在孔隙水分布区进行水文地质测绘,一般测绘内容包括 (1)研究松散沉积物的分布、岩性、矿物成分与颗粒成分、结构、厚度、成因类型、 物质来源及其地质时代等内容,掌握它们在纵横方向上的变化规律。 (2)调查各种地下水露头,确定松散层中的含水层位及含水层的厚度、地下水类型、 埋藏特征,收集其水质、水量资料,并研究其变化规律。 (3)分析各类地表水体的分布、水位、流量特征及其动态变化规律,研究其与地下水 间的转化关系。 (4)研究地貌及新构造运动的性质与幅度等特点,以及对该区松散层形成与分布的 (5)探讨周围山地和下部基岩的埋深、岩性及地质构造条件,判断基岩含水层的含水 特征及与松散含水层间的补排关系 (6)收集钻孔、水井资料,探讨深部的水文地质条件 (7)收集现有的供水与排水设施的水文地质资料,研究供、排地下水中出现的水文地 质问题及其发展趋势 8)调查区内地下水及地表水的污染情况 712山前平原地区吉林大学精品课>>专门水文地质学>>教材>>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教学实习指导 第七章 独立性教学阶段的基本技能训练 本阶段的教学目的是在上述实习基础上,圈定合理的工作区,由学生独立安排并完成研 究区的水文与水文地质测绘工作,进一步掌握各种类型地下水以及地表水的野外调查方法、 调查程序和主要调查内容,培养学生野外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 §7.1 孔隙水区的水文地质测绘 孔隙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松散堆积物中。其形成条件和分布规律严格受第四纪地层的成 因类型、岩性、岩相变化规律所控制。而第四纪地层的时代、成因类型、岩性和岩相的分布, 又往往与地貌的时代、成因类型和形态类型的分布相对应;并受新构造运动所制约,而且地 貌还影响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因此在孔隙水分布区进行水文地质测绘,要特别 注意对第四纪地质、地貌和新构造运动的调查。此外,平原地区和河谷地区地下水与地表水 之间,常常有密切的水力联系,因此还要注意对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相互转化补排关系的调 查。 7.1.1 孔隙水区一般性测绘内容 在孔隙水分布区进行水文地质测绘,一般测绘内容包括: (1)研究松散沉积物的分布、岩性、矿物成分与颗粒成分、结构、厚度、成因类型、 物质来源及其地质时代等内容,掌握它们在纵横方向上的变化规律。 (2)调查各种地下水露头,确定松散层中的含水层位及含水层的厚度、地下水类型、 埋藏特征,收集其水质、水量资料,并研究其变化规律。 (3)分析各类地表水体的分布、水位、流量特征及其动态变化规律,研究其与地下水 间的转化关系。 (4)研究地貌及新构造运动的性质与幅度等特点,以及对该区松散层形成与分布的影 响。 (5)探讨周围山地和下部基岩的埋深、岩性及地质构造条件,判断基岩含水层的含水 特征及与松散含水层间的补排关系。 (6)收集钻孔、水井资料,探讨深部的水文地质条件。 (7)收集现有的供水与排水设施的水文地质资料,研究供、排地下水中出现的水文地 质问题及其发展趋势。 (8)调查区内地下水及地表水的污染情况。 7.1.2 山前平原地区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