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壹 陶文 ·馬家溪泰泽文化良诸刻9相:M心从袂月W 《上海市青浦松澤遺址的試掘》,《考古學報》1962(2) ·馬橋遺址良渚刻符5個: 《上海馬橋遺址第一、二次發掘》,《考古學報》1973(1) ·性質: ·陶文出現於青铜之前,是那個時代普遍使用的符號 ·一定程度上具有文字符號的某些特徵:定型化、規範化、簡單化 ·與語言有一定程度的聯繁,與甲骨文體系文字的一些形體有密切聯繁 陶文经历了汉字书体发展史全部演进过程,故陶文特征需要限定时代壹 陶 文 • 思考: • 馬家浜崧澤文化良渚刻符9個: 《上海市青浦松澤遺址的試掘》,《考古學報》1962(2) • 馬橋遺址良渚刻符5個: 《上海馬橋遺址第一、二次發掘》,《考古學報》1973(1) • 性質: • 陶文出現於青铜之前,是那個時代普遍使用的符號 • 一定程度上具有文字符號的某些特徵:定型化、規範化、簡單化 • 與語言有一定程度的聯繫,與甲骨文體系文字的一些形體有密切聯繫 • 陶文经历了汉字书体发展史全部演进过程,故陶文特征需要限定时代 :裘锡圭《究竟是不是文字——谈谈我国新石器时代使用的符号》:几 何形符号跟语言中的大部分词语不可能有内在联系……良渚文化多个成行 的符号……可能确实反映了用符号记录语句的认真尝试,他们非常可能已 经是原始文字了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