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离。 b.移位法: 如拉断处到最邻近标距端点的距离小于,时,则接下述方法测定L1: 在长段上从拉断处(取基本等于短段格数,得B点,接着取等于长段所余格 数(偶数图8()的一半,得C点;或者取所余格数(奇数,图8b)分别减1与加I的 一半,得C和C点。移位后的11分别为:AB+2BC和AB+BC+BC1。 测量断后标距的量具最小刻度值应不大于0.1mm。 断后伸长率按公式(1-8)计算: 1-10 A= …(1-8) 1o×100% 短、长比例试样的断后伸长率分别以符号A5、A0表示。定标距试样的断后 伸长率应附以该标距数值的角注,例如:Lo=100mm或200mm则分别以符号A1oo 或A200表示。 附录F规定非比例延伸(伸长)强度R的测定 一、有明显直线段的图解法 用自动记录方法绘制力一一伸长曲线图时,力轴每毫米代表的应力一般应不 大于10N/mm,曲线的高度应使F处于力轴量程的二分之一以上。伸长放大倍数 的选择应使图1-9(a)的OC段的长度不小于5mm。 在曲线图上,自弹性直线段与伸长轴交点O起,截取一相应于规定非比例伸 长的OC段(OC=n×l。·e,),过C点作弹性直线段的平行线CA交曲线于A点,A 点对应的力F,为所测规定非比例伸长力,规定非比例伸长强度按下列公式计算: F Rp=2…(1-9) So 二、拉伸曲线无明显直线段图解法一一滞后环法: 对试样过续施力至预期规定非比例伸长应力相应的力后,将其卸至约为前所 施加力的10%,接着再施力至少直至包络线范围。正常情况将绘出一个滞后环。 7979 离。 b. 移位法: 如拉断处到最邻近标距端点的距离小于 0 3 1 l 时,则接下述方法测定L1: 在长段上从拉断处(取基本等于短段格数,得B点,接着取等于长段所余格 数(偶数图8(a))的一半,得C点;或者取所余格数(奇数,图8(b))分别减l与加l的 一半,得C和Cl点。移位后的l1分别为:AB+2BC和AB+BC+BC1。 测量断后标距的量具最小刻度值应不大于0.1mm。 断后伸长率按公式(1-8)计算: 0 100% 1 0    l l l A …………(1-8) 短、长比例试样的断后伸长率分别以符号A5、A10表示。定标距试样的断后 伸长率应附以该标距数值的角注,例如:L0=100mm或200mm则分别以符号A100 或A200表示。 附录F 规定非比例延伸(伸长)强度Rp的测定 一、有明显直线段的图解法 用自动记录方法绘制力——伸长曲线图时,力轴每毫米代表的应力一般应不 大于10N/mm,曲线的高度应使Fr处于力轴量程的二分之一以上。伸长放大倍数 的选择应使图1-9(a)的OC 段的长度不小于5mm。 在曲线图上,自弹性直线段与伸长轴交点O起,截取一相应于规定非比例伸 长的OC 段( p OC n l      ),过C点作弹性直线段的平行线CA交曲线于A点,A 点对应的力Fp,为所测规定非比例伸长力,规定非比例伸长强度按下列公式计算: S0 F R p p  ……(1-9) 二、拉伸曲线无明显直线段图解法——滞后环法: 对试样过续施力至预期规定非比例伸长应力相应的力后,将其卸至约为前所 施加力的10%,接着再施力至少直至包络线范围。正常情况将绘出一个滞后环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