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1428 工程科学学报.第43卷,第11期 式中,Cavg/max为絮团直径或最大稳定絮团直径的 絮团强度表征系数,yavg/max为絮团破裂表征系数 Br= F 8dG (11) 它们是絮团在浓密过程中的表征常数,代表着基 48-indiren-A)d:9) 本颗粒间的相互作用类型和程度、基本粒子的数 其中,po为尾矿密度,pw为水的密度,Dr为絮团分 量和尺寸,以及料浆密度和黏度等参数 形维数 在流体动力学中,通常引入液体动态黏度μ, 根据式(11)如果絮团可以承受流体动力应力 来描述全局剪切速率G列: 破坏,则B小于1,絮团不会被剪切破坏;如果B大 于1,流体动力学应力就会破坏絮团结构.当剪切 G= Vμ (3) 破坏力和凝聚力相当时,絮体会保持大小不变或 在尾矿膏体浓密实验系统中,P:为浓密柱体内 增长22 搅拌耗散的能量: 3实验结果与讨论 P,=wM=2πfM (4) 3.1絮团直径演化的阶段性 因此,全局剪切速率G可以整理为: 按照FBRM测量的絮团直径,将尾矿浓密过 程絮团直径分为10m的小尺寸絮团、10~100um G=1 2πfM (5) Vμ 的中等尺寸絮团以及100m以上的大尺寸絮团. 式中,V为浓密机柱体体积,μ为液体动态黏度, 尾矿絮团沉降至膏体浓密机底部迅速发育,不断 ω为耙架剪切角速度,f为耙架搅拌频率,M为耙架 碰撞、黏结形成更大絮团,表现为絮团直径不断增 扭矩,p为流体密度 大直到最大值.在持续剪切作用下,絮团发生破 由于式(2)为降幂函数,可在双对数坐标下采 裂,絮团重构,各尺寸絮团分布逐渐达到动态平 用线性方程来进行替代阿: 衡.大尺寸絮团数量峰值和小尺寸絮团数量峰值 出现的时间和对应颗粒数量在不同剪切条件和初 Ig davg/max =1g Cavg/max-2Yavg/max IgG (6) 始泥层高度条件下存在明显差异.总体来说,耙架 絮团破碎主要受拉力和剪切力等影响,絮团破 剪切速率低和泥层高度大的条件下,絮团发育程 裂现象是由剪切破坏力F和凝聚力J之间的平衡 度更好,在经历较长的剪切作用后,絮团破碎重构 产生的,即与流体动力应力和絮团强度有关,絮 程度更高.根据絮团平均直径的变化规律,按照絮 团破裂程度B为: 团直径峰值拐点出现的时刻,大致可将尾矿浓密 F 过程絮团密实化分为3个阶段P):絮团生长期、絮 B,了 (7) 团重构期和絮团破碎期. 剪切破坏力F可按式(8)进行估算叨: 如图3所示,在不同剪切速率条件下,第1阶段 F≈rd2 (8) 内,耙架转速o=0.1rmin条件下絮团直径最大值 约为226m,10rmin条件下絮团直径最大值为 式中,σ为施加在絮团的流体动力应力.而流体动 l23um,1rmin条件下絮团直径最大值为100um, 力应力20为: 0rmin条件下絮团直径最大值为55um.低转速 =uG (9) 的剪切条件下的絮团生长达到的尺寸较大,高强 絮团凝聚力J反映絮团内部结构特征如凝聚 度的剪切造成絮团聚结生长的几率降低.在无剪 颗粒的数量、尺寸,以及絮团强度等综合特征,决 切条件下,絮团第1阶段生长期时间最短,絮团直 定了颗粒所形成的絮团破坏形式和程度,受流体 径峰值最小. 力学条件、液相组成、以及主要颗粒材料和表面 第2阶段在耙架剪切条件下絮团经历破碎分 性质的影响0根据絮体凝聚力的理论模型叫,使 散又重新聚合,絮团直径由最大值降低,再增长至 用分形维数方法进行估算: 次高值,在耙架转速1rmin条件下絮团直径变 J=48-i元dip-)d+年) 化程度最大;无剪切条件下,絮团重构现象不明 (10) 显.第3阶段大尺寸疏松结构的絮团在持续的剪 综合上述公式,尾矿浓密过程絮团破裂程度 切作用下,不断的破裂重构形成中等尺寸和小尺 可采用式(11)计算: 寸的絮团,直到最终絮团密实化,最终絮团直径保Cavg/max γavg/max 式中, 为絮团直径或最大稳定絮团直径的 絮团强度表征系数, 为絮团破裂表征系数. 它们是絮团在浓密过程中的表征常数,代表着基 本颗粒间的相互作用类型和程度、基本粒子的数 量和尺寸,以及料浆密度和黏度等参数. µ G 在流体动力学中,通常引入液体动态黏度 , 来描述全局剪切速率 [17] : G = √ε µ = √ Pi Vµ (3) 在尾矿膏体浓密实验系统中, Pi 为浓密柱体内 搅拌耗散的能量: Pi = ωM = 2π f M (4) 因此,全局剪切速率 G 可以整理为: G = √ 2π f M Vµ (5) V µ ω f M ρ 式中, 为浓密机柱体体积, 为液体动态黏度, 为耙架剪切角速度, 为耙架搅拌频率, 为耙架 扭矩, 为流体密度. 由于式(2)为降幂函数,可在双对数坐标下采 用线性方程来进行替代[6] : lgdavg/max = lgCavg/max −2γavg/max lgG (6) 絮团破碎主要受拉力和剪切力等影响,絮团破 裂现象是由剪切破坏力 F 和凝聚力 J 之间的平衡 产生的,即与流体动力应力和絮团强度有关[18] . 絮 团破裂程度 Br 为: Br = F J (7) 剪切破坏力 F 可按式(8)进行估算[19] : F ≈ σd 2 (8) 式中,σ为施加在絮团的流体动力应力. 而流体动 力应力[20] 为: σ = µG (9) 絮团凝聚力 J 反映絮团内部结构特征如凝聚 颗粒的数量、尺寸,以及絮团强度等综合特征,决 定了颗粒所形成的絮团破坏形式和程度,受流体 力学条件、液相组成、以及主要颗粒材料和表面 性质的影响[20] . 根据絮体凝聚力的理论模型[21] ,使 用分形维数方法进行估算: J = 48− 2 3 π 5 3 d 2 3 σ(ρ0 −ρw) 2 3 d ( 1+ DF 3 ) (10) 综合上述公式,尾矿浓密过程絮团破裂程度 可采用式(11)计算: Br = F J = 5 8 πµd 2G 48− 2 3 π 5 3 d 2 3 σ(ρ0 −ρw) 2 3 d ( 1+ DF 3 ) (11) 其中, ρ0 为尾矿密度, ρw为水的密度, DF 为絮团分 形维数. Br Br 根据式(11)如果絮团可以承受流体动力应力 破坏,则 小于 1,絮团不会被剪切破坏;如果 大 于 1,流体动力学应力就会破坏絮团结构. 当剪切 破坏力和凝聚力相当时,絮体会保持大小不变或 增长[22] .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1    絮团直径演化的阶段性 按照 FBRM 测量的絮团直径,将尾矿浓密过 程絮团直径分为 10 μm 的小尺寸絮团、10~100 μm 的中等尺寸絮团以及 100 μm 以上的大尺寸絮团. 尾矿絮团沉降至膏体浓密机底部迅速发育,不断 碰撞、黏结形成更大絮团,表现为絮团直径不断增 大直到最大值. 在持续剪切作用下,絮团发生破 裂,絮团重构,各尺寸絮团分布逐渐达到动态平 衡. 大尺寸絮团数量峰值和小尺寸絮团数量峰值 出现的时间和对应颗粒数量在不同剪切条件和初 始泥层高度条件下存在明显差异. 总体来说,耙架 剪切速率低和泥层高度大的条件下,絮团发育程 度更好,在经历较长的剪切作用后,絮团破碎重构 程度更高. 根据絮团平均直径的变化规律,按照絮 团直径峰值拐点出现的时刻,大致可将尾矿浓密 过程絮团密实化分为 3 个阶段[23] :絮团生长期、絮 团重构期和絮团破碎期. 如图 3 所示,在不同剪切速率条件下,第 1 阶段 内,耙架转速 ω=0.1 r·min−1 条件下絮团直径最大值 约为 226 μm,10 r·min−1 条件下絮团直径最大值为 123 μm,1 r·min−1 条件下絮团直径最大值为 100 μm, 0 r·min−1 条件下絮团直径最大值为 55 μm. 低转速 的剪切条件下的絮团生长达到的尺寸较大,高强 度的剪切造成絮团聚结生长的几率降低. 在无剪 切条件下,絮团第 1 阶段生长期时间最短,絮团直 径峰值最小. 第 2 阶段在耙架剪切条件下絮团经历破碎分 散又重新聚合,絮团直径由最大值降低,再增长至 次高值,在耙架转速 1 r·min−1 条件下絮团直径变 化程度最大;无剪切条件下,絮团重构现象不明 显. 第 3 阶段大尺寸疏松结构的絮团在持续的剪 切作用下,不断的破裂重构形成中等尺寸和小尺 寸的絮团,直到最终絮团密实化,最终絮团直径保 · 1428 · 工程科学学报,第 43 卷,第 11 期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