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九章谷物收获机械概论 、研究的对象和目的 研究对象 ①作业机具,包括 (1)谷物收获机械 如稻麦收获机、玉米收获机等 (2)牧草收获机械(牧区饲草生产用机械) 如收割、集草、打捆、运输、青贮等 (3)经济作物收获机械 如:根块作物(马铃薯、红薯等)收获机:花生收获机 棉花收获机:特种作物(水果、蔬菜、茶叶等)收获机。 ②作业对象包括:干、湿作物籽粒,稿草等,主要涉及它们的物理机械特性,空气动力 特性,弹性,韧性,尺寸和重量等 2、研究目的:弄清收获机械的结枃及工作机理,掌握其设计理论和方法、步骤及使用 技术,以正确研宄设计和指导生产。 3、谷物收获的特点和对收获机械的一般要求 (1)特点:1、季节性强 2、受气候影响大 3、三夏大忙,农活集中,劳力紧张,劳动强度大 (2)一般要求:1、保证收获质量 2、适应性好 3、适时完成收获作业(高生产率,工作可靠) 第一节谷物收获机械发展概论 中国,解放前,仅有镰刀和工效稍高的工具一推镰,但是推镰也没有受到重视和推广 解放后,开始引进国际(前苏联,捷克等国)收获机械。伴随东北大型国营农场的建立 较先进的大型收获机械开始使用 50年代,开始仿制、改进,生产厂家有:四平、佳木斯、开封等,生产出:东风-5(四 平)、TF-1100复式脱谷机(佳木斯)、GT-49(开封)等。 到58年,开始有了自行设计、制造的收获机,如:定型的太谷一5号畜力收割机等。 到60年代,我国自行设计和制造的谷物收割机开始大量出现,尤其是脱谷机和收割机 如北京25等,并广泛应用于生产 目前,大、中、小型各种的收获机械正 迅速地发展,尤其是联合收获机,越来越被 农民所重视,并得到广泛应用。 的年代初(年,我国引进美国约对 翰迪;尔联合收获机JL1000系列技术和生 产线。在开封和佳木斯两厂同时上马,相继 生产出自动化程度高,效率高的:余马1065 (开封)和佳联1065、1075(佳木斯)联合收获机。四平引进(东)德国技术和机件,组 装和配装E512、E514、E516等联合收获机 近年来,除这些高效先进的大联合收获机重要供应农场外,我国几家大联合收获机厂都 在大批量生产大、中型联合收获机投入农村市场。如:东风-4.5、新疆一325、丰收一3 北京—2.5等另外,90年代以来,几种披挂式(悬挂或背负)联收机很受农民欢迎,(投资1 第九章 谷物收获机械概论 一、研究的对象和目的 1、研究对象 ①作业机具,包括; (1)谷物收获机械 如 稻麦收获机、玉米收获机等。 (2)牧草收获机械(牧区饲草生产用机械) 如 收割、集草、打捆、运输、青贮等。 (3)经济作物收获机械 如:根块作物(马铃薯、红薯等)收获机;花生收获机; 棉花收获机;特种作物(水果、蔬菜、茶叶等)收获机。 ②作业对象包括:干、湿作物,籽粒,稿草等,主要涉及它们的物理机械特性,空气动力 特性,弹性,韧性,尺寸和重量等。 2、研究目的:弄清收获机械的结构及工作机理,掌握其设计理论和方法、步骤及使用 技术,以正确研究设计和指导生产。 3、谷物收获的特点和对收获机械的一般要求 (1) 特点:1、季节性强 2、受气候影响大 3、三夏大忙,农活集中,劳力紧张,劳动强度大 (2) 一般要求:1、保证收获质量 2、适应性好 3、适时完成收获作业(高生产率,工作可靠) 第一节 谷物收获机械发展概论 中国,解放前,仅有镰刀和工效稍高的工具—推镰,但是推镰也没有受到重视和推广。 解放后,开始引进国际(前苏联,捷克等国)收获机械。伴随东北大型国营农场的建立, 较先进的大型收获机械开始使用。 50 年代,开始仿制、改进,生产厂家有:四平、佳木斯、开封等,生产出:东风—5(四 平)、TF—1100 复式脱谷机(佳木斯)、GT—4.9(开封)等。 到 58 年,开始有了自行设计、制造的收获机,如:定型的太谷—5 号畜力收割机等。 到 60 年代,我国自行设计和制造的谷物收割机开始大量出现,尤其是脱谷机和收割机 如 北京 2.5 等,并广泛应用于生产。 目前,大、中、小型各种的收获机械正 迅速地发展,尤其是联合收获机,越来越被 农民所重视,并得到广泛应用。 80 年代初(1982 年),我国引进美国约 翰迪;尔联合收获机 JL1000 系列技术和生 产线。在开封和佳木斯两厂同时上马,相继 生产出自动化程度高,效率高的:余马 1065 (开封)和佳联 1065、1075(佳木斯)联合收获机。四平引进(东)德国技术和机件,组 装和配装 E512、E514、E516 等联合收获机。 近年来,除这些高效先进的大联合收获机重要供应农场外,我国几家大联合收获机厂都 在大批量生产 大、中型联合收获机投入农村市场。如:东风—4.5、新疆—3.25、丰收—3、 北京—2.5 等另外,90 年代以来,几种披挂式(悬挂或背负)联收机很受农民欢迎,(投资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