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50 和软件设计,硬件设计主要实现传感器的信 号采集、信号的逻辑处理以及输出执行电路 40 软件设计包括通信功能和分段控制策略。在 30 车辆的行驶过程中,由红外发射端发出信号, 红外接收端接收信号。信号传递至MCU中, 20 MCU判断车辆的所在位置,产生相应的逻 10 辑信号,控制车辆下方的电路开关闭合给车 辆供电,其他地方的电路开关关断停止供电, 0 61218243036424854 实现整体效率的提升,减少资源的浪费。但 一输出电压 由于知识水平和时间的欠缺,分段控制策略 图3-19四线圈结构实物测量 的实物制作还没有完成,之后有时间的话我 输出电压()与前移距离关系图 们会进一步进行研究。 分段控制示意图 母线 在实验的过程中,我们还遇到了以下问 题: 1.原边线圈的连接出现问题导致开路, 执行电路 又因为LCL电路的谐振,造成电路中阻抗为 红外控收 O,电流过大以至于将MOSFET烧毁; 输入逻超处理 出污处理 74HC148 74HC595 2由于电路搭建时电容的选型耐压值不 够,加上较高的电压后电容被击穿; MCU 3逆变模块电路的焊盘出现问题,导致 无线通墙 出现虚焊,电路连接出现问题,MOSFET被 图3-20分段控制示意图 击穿; 4.在系统搭建成功之后,原边整流模块 3.8移动互充技术 的电压达到80V的时候,负载上电压只有 上述方案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但作者认 8-9V,车辆无法开动,经过分析我们发现这 为在城市空间利用率仍具有一定局限性。于 是由于之前仿真时过于追求原副边之间的 是,作者提出了利用道路中间的隔离栏对双 耦合系数系数而忽略了互感的影响,导致副 向车道上行驶的电动汽车进行充电的理念, 边的电压不够,效率较低,无法使小车运行。 进一步可以开发城市其余空间进行“充电道 随后我们增加了原边线圈的匝数和副边线 路”铺设。 圈的匝数,虽然这可能会导致整个电路阻抗 不过,以上均是对现有电动汽车无线移 的增加而导致效率下降,但是另一方面原副 动充电技术的应用和拓展,但是终究离不开 边电感量和互感量的增加使得副边的电压 空间上“充电道路”的局限。于是,受到空 值获得了提升,提高了驱动功率后小车也就 中加油机和太空加油卫星的启发,以及电力 能正常行驶起来了。 系统自动化课程中学到的能量互联网、双向 电能传输的知识,作者提出了基于车联网的 电动汽车互冲技术,将每辆车都变成移动的 3.7分段优化策略 充电桩,形成不间断充电的天罗地网。 考虑到充电桩一直通电待机十分消耗 以下为设想的电动汽车不间断充电模式图: 能源,故进一步研究分段控制策略:分段控 制策略的主要思想是用传感器获取车辆的 位置信息,传递至MCU,MCU处理信息产 生控制信号,控制相应的发射线圈导通或者 断开。具体说来分段控制系统包括硬件设计图 3-19 四线圈结构实物测量 输出电压(V)与前移距离关系图 在实验的过程中,我们还遇到了以下问 题: 1.原边线圈的连接出现问题导致开路, 又因为 LCL 电路的谐振,造成电路中阻抗为 0,电流过大以至于将 MOSFET 烧毁; 2.由于电路搭建时电容的选型耐压值不 够,加上较高的电压后电容被击穿; 3.逆变模块电路的焊盘出现问题,导致 出现虚焊,电路连接出现问题,MOSFET 被 击穿; 4.在系统搭建成功之后,原边整流模块 的电压达到 80V 的时候,负载上电压只有 8-9V,车辆无法开动,经过分析我们发现这 是由于之前仿真时过于追求原副边之间的 耦合系数系数而忽略了互感的影响,导致副 边的电压不够,效率较低,无法使小车运行。 随后我们增加了原边线圈的匝数和副边线 圈的匝数,虽然这可能会导致整个电路阻抗 的增加而导致效率下降,但是另一方面原副 边电感量和互感量的增加使得副边的电压 值获得了提升,提高了驱动功率后小车也就 能正常行驶起来了。 3.7 分段优化策略 考虑到充电桩一直通电待机十分消耗 能源,故进一步研究分段控制策略:分段控 制策略的主要思想是用传感器获取车辆的 位置信息,传递至 MCU,MCU 处理信息产 生控制信号,控制相应的发射线圈导通或者 断开。具体说来分段控制系统包括硬件设计 和软件设计,硬件设计主要实现传感器的信 号采集、信号的逻辑处理以及输出执行电路, 软件设计包括通信功能和分段控制策略。在 车辆的行驶过程中,由红外发射端发出信号, 红外接收端接收信号。信号传递至 MCU 中, MCU 判断车辆的所在位置,产生相应的逻 辑信号,控制车辆下方的电路开关闭合给车 辆供电,其他地方的电路开关关断停止供电, 实现整体效率的提升,减少资源的浪费。但 由于知识水平和时间的欠缺,分段控制策略 的实物制作还没有完成,之后有时间的话我 们会进一步进行研究。 图 3-20 分段控制示意图 3.8 移动互充技术 上述方案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但作者认 为在城市空间利用率仍具有一定局限性。于 是,作者提出了利用道路中间的隔离栏对双 向车道上行驶的电动汽车进行充电的理念, 进一步可以开发城市其余空间进行“充电道 路”铺设。 不过,以上均是对现有电动汽车无线移 动充电技术的应用和拓展,但是终究离不开 空间上“充电道路”的局限。于是,受到空 中加油机和太空加油卫星的启发,以及电力 系统自动化课程中学到的能量互联网、双向 电能传输的知识,作者提出了基于车联网的 电动汽车互冲技术,将每辆车都变成移动的 充电桩,形成不间断充电的天罗地网。 以下为设想的电动汽车不间断充电模式图: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