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的强度等级与原混凝士标号两者差约为2MDa,所以原300号混凝士相当于强度等级C28的混 凝土。 3.什么是水泥的“硬练”与“软练”? 所谓水泥的“硬练”与“软练”,是指按照水泥标准的各种有关规定,检验水泥胶砂(水 泥与标准砂加水后的拌合物)强度的试验方法。 “硬练法”是按照水泥老标准《GB177-62》做规定的灰砂比、水灰比拌制成水泥胶砂, 做成抗压试块及抗拉试块,检验水泥强度的方法。由于这种方法水灰比小(约为0.30-0.40), 灰砂比中的用砂量大(水泥:砂=1:3),拌制水泥胶砂很困难、劳动强度高,水泥胶傻呈 干便性;在制作水泥胶傻时需要使用笨重的搅拌机拌和,用锤式“成型机”按规定的锤重和 规定的锤击次数成型,所以称为“硬练”,这种方法已被淘汰,这是我国水泥试验方法的重 要改进。 “软练法”是按照水泥新标准《GB177-85》规定的灰砂比、水灰比拌制水泥胶砂,成 型试体并检验其强度的方法,由于新标准增大了用水量(水灰比约为0.440.46),减少了标 准砂用量(灰砂比为1:2.5),所以水泥胶砂稀软,较“硬练”塑性大,因而拌制容易省力, 设备只用构造简单的“双转叶片式”胶砂搅拌机,试体成型只需一般“偏心轮式胶砂振动台” 就可以了,故称这种检验水泥胶砂强度的方法为“软练”。“软练”方法的最大特点是简便, 更接近当前的施工实际情况。由落后的“硬练”改进为“软练”,标志着我国建筑工业科学 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标志着我国水泥工业的飞速发展。 4.为什么不能确定一个通用的配合比? 有人提出一个问题:若能做出一个永久通用的混凝土配合,使用起来不是很方便吗?这 是不可能的。因为影响混凝土配合比的因素太多、太复杂。如混凝土不同的使用要求、不同 的施工工艺和不同的材料性能等的影响,所以就不可能用一个能够适应各种要求的万能配 方。具体的不用要求与影响因素如下: (1)工程特点的不同,对混凝土配合比有不同的要求如水池要求混凝土具有较 高的密实性和抗渗性能:大体积的混凝土则要求具有较高的耐磨强度:一般 承重结构要求混凝土具有可靠的力学性能;钢筋过密的构件要求有适宜的 落度和控制石子的最大粒径:而建筑外墙则要求一定的保温性能等等。 (2) 施工条件对配合比的影响,送工艺要求混凝土有较好的流动性,应适当加大 含砂率和水泥用量:而滑模或大模板施工工艺,则要求混凝土有适宜的落度 和较高的早期强度。如采用自由坠落式鼓形搅拌机,可搅拌一般塑性混凝土: 而采用强制式搅拌机则可搅拌干硬性混凝土等等。 (3) 原材料性能不同对配合比的影响,普通水泥有较高的水化热,不适于大体积 混凝土:但其矿渣水泥或火山灰质水泥的水化热较小,适于大体积混凝土: 但其早期强度低,又不适与拆模早的工程。矾土水泥具有早强、硬化快的优 点,适与紧急抢修、拆模早的工程。不同产区的骨料,具有不同粒径和形状, 其总体表面积也不尽相同,影响水泥用量:各种粒径在骨料中所占比例的不 同,影响骨料的颗粒级配和混凝土的密实度。此外,骨料中有机物的含量, 含土量,含水率等等的差异,对配合比都有着不同的影响。 因此不能用一个通用的配合比去适应以上种种情况。混凝土的配合比,必须根据各种 不同的客观条件,为获得最大密实度,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取的最小水泥用量,经过 理论计算和试配才能确定。每一种配合比只能满足某一、两个或某几个方面的要求,不可能 用一个“万灵”的通用配合比,在任何情况下都能适用。 此外,应该指出在有些才考书上或概预算定额上,附录一些混凝土的经验配合比表, 这些附录表上的配合比是估算材料用量使用的,不能作为施工配比。但是在边远地区,确无 试验设备或混凝土配合比专业设计人员,且混凝土用量不大或用于某些非承重结构时,可以 参用一些常用经验配合比。但一般经验配合比水泥用量都偏大,所以这些参考配合比不能作 为结构设计和主体结构施工的依据。 5.为什么混凝土骨料要有合适的级配? 般的普通水泥混凝土是以水泥为胶结材料,将砂、石所构成的骨料粘结成一个整体。为此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