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23.“夜静静的,没有任何响动。”而“我”却分明听到父亲的呼唤,这表明了作者怎样的 种心理?(2分) 答 24.“不少人说我是孝子,我自己也以为是。”请举出文中的两个事例概括说明“孝子 的表现。(2分) 答 25.文章结尾处写到:“我永远不能原谅自己!”说说作者不能原谅自己的原因是什么?表达 了怎样的情感?(2分 (三)《桃花源记》(12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数,芳草鲜 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入。复行数十步,豁 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 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 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 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 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26、在括号中填写省略的内容。(2分)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 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27、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阡陌交通( 便要还家( 无论魏晋( 处处志之( 28、成语 是从课文中的“后遂无问津者”一句演化而来。(2分) 给桃花源外的图景取个名字。(2分) 30、桃花源中的人为什么叮嘱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说说你的理解?(2分) 31、翻译句子。(2分)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四)草书大王(6分) 张丞相好草书而不工。当时流辈①皆讥笑之。丞相自若也②。一日得句③,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 侄录之。当波险处④,侄罔然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丞相熟视久之,并不自识。诟其侄曰 “汝胡不早问⑥,致余忘之。” 注:①流辈:人们。②自若:像自己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③得句:得到佳句。④波险处:书法中笔画怪 诞的地方。⑤诟(gou):责骂。⑥胡:为什么 3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1)张丞相好草书而不工 (2)使侄录之 (3)侄罔然而止 执所书问曰 33.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2分) 例:予观夫巴陵胜状(我) (1)皆讥笑之 (2)诟其侄曰(3)汝胡不早问(4)致余忘之4 23.“夜静静的,没有任何响动。”而“我”却分明听到父亲的呼唤,这表明了作者怎样的 一种心理?(2 分) 答: 24.“不少人说我是孝子,我自己也以为是。”请举出文中的两个事例概括说明 “孝子” 的表现。(2 分) 答: 25.文章结尾处写到:“我永远不能原谅自己!”说说作者不能原谅自己的原因是什么?表达 了怎样的情感?(2 分) (三) 《桃花源记》(12 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数,芳草鲜 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入。复行数十步,豁 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 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 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 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 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26、在括号中填写省略的内容。(2 分) ( )见渔人,乃大惊,问( )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 ) 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27、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2 分) 阡陌交通..( ) 便要.还家( ) 无论..魏晋( ) 处处志.之( ) 28、成语 是从课文中的“后遂无问津者” 一句演化而来 。(2 分) 29、给桃花源外的图景取个名字。(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桃花源中的人为什么叮嘱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说说你的理解?(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31、翻译句子。(2 分)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四) 草书大王(6 分) 张丞相好草书而不工。当时流辈①皆讥笑之。丞相自若也②。一日得句③,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 侄录之。当波险处④,侄罔然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丞相熟视久之, 并不自识。诟其侄曰⑤: “汝胡不早问⑥,致余忘之。” 注:①流辈:人们。②自若:像自己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③得句:得到佳句。④波险处:书法中笔画怪 诞的地方。⑤诟(ɡòu):责骂。⑥胡:为什么。 3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2 分) (1)张丞相好.草书而不工________ (2)使.侄录之________ (3)侄罔然..而止________ (4)执.所书问曰________ 33.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2 分) 例:予观夫巴陵胜状(我) (1)皆讥笑之______ (2)诟其侄曰________ (3)汝胡不早问________(4)致余忘之________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