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问题探究: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学案 我目欷 使学生明确“农民工”所包含的内容和范围,理解农民工对于城市建设和发展,对他 的家乡建设和发展所起的突出作用。 2、使学生理解促使大量农民从农村大量转移出去的各种因素。 3、通过小组讨论,使学生认识农民工目前在社会上面临的问题,并根据所学地理知识,为 改善农民工的处境蒇计献策 4、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爱他人的意识,养成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自觉 学习品质。 孰羸:通过对问题研究的讨论,让学生对农民工现象有正确的认识。 哋曈成:使学生客观公正的认识评价农民工,纠正以往在某些学生心目中对外来务工人员 、农民工的内容和范围: 材料一:建囯之初,国家就严格的把囯民分成农村户口和城镇户口,严禁人口流动。改革 开放后,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劳动力缺口急剧增大,人口流动管制随之放宽 “农民工”一词最早出现在1984年中国社科院《社会学通讯》中。 村料二:农民工:主要指户籍身份还是农民,家有承包土地,但主要从事非农生产,依靠工 资生活的人员。他们绝大多数都从事非农产业,但仍保留着农民的身份;他们在城市工作和 生活,却又与农村有着土地等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非工非农,亦工亦农,非城非乡,亦城 亦乡,因此被形象的称为“民工”(“农民工”)。我们所说的一般是跨地区外出进城务工 人员。 材料三:当今媒体对农民工存在一定的误解,以为农民工就是搞建筑的。基实大错特错。因 为从农村来到城里打工有各行各业,有些白领也是农业户口,只是他们学历高一点从事白領 工作。有些总经理也是农村来的,还没落户也叫“农民工”;所以农民工这个称号应该取消。 应该把“农民工”这个称号改为“一线工人”。我们应该关注的不是农民工,而是那些拿着 最低收入从事生产一线的工人。他们加班加点拿着最低的工资从事最累的活。一切从事生产 一线的工人他们值得我们去关注。 阅读材料,思考:1、“农民工”一词的内容? 2、在我们的认识里,“农民工”一词就是指建筑工人,工厂产业工人,这种认识是否正确? 二、庞大的农民工队伍 据有关部门的调查,2019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6261万人,比上年增加983万人,增长 3.9%。 1、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我国农民工在地区分布、年龄构成、文化程度、从事行业等方面的 特点? 2、分组讨论分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因? 农民工对于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影响 第1页第 1 页 《问题探究: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学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明确“农民工”所包含的内容和范围,理解农民工对于城市建设和发展,对他们 的家乡建设和发展所起的突出作用。 2、使学生理解促使大量农民从农村大量转移出去的各种因素。 3、通过小组讨论,使学生认识农民工目前在社会上面临的问题,并根据所学地理知识,为 改善农民工的处境献计献策。 4、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爱他人的意识,养成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自觉 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通过对问题研究的讨论,让学生对农民工现象有正确的认识。 教学难点:使学生客观公正的认识评价农民工,纠正以往在某些学生心目中对外来务工人员 的偏见。 一、农民工的内容和范围: 材料一: 建国之初,国家就严格的把国民分成农村户口和城镇户口,严禁人口流动。改革 开放后,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劳动力缺口急剧增大,人口流动管制随之放宽 。 “农民工”一词最早出现在 1984 年中国社科院《社会学通讯》中。 材料二:农民工:主要指户籍身份还是农民,家有承包土地,但主要从事非农生产,依靠工 资生活的人员。他们绝大多数都从事非农产业,但仍保留着农民的身份;他们在城市工作和 生活,却又与农村有着土地等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非工非农,亦工亦农,非城非乡,亦城 亦乡,因此被形象的称为“民工”(“农民工”)。我们所说的一般是跨地区外出进城务工 人员。 材料三:当今媒体对农民工存在一定的误解,以为农民工就是搞建筑的。其实大错特错。因 为从农村来到城里打工有各行各业,有些白领也是农业户口,只是他们学历高一点从事白领 工作。有些总经理也是农村来的,还没落户也叫“农民工”;所以农民工这个称号应该取消。 应该把“农民工”这个称号改为“一线工人”。我们应该关注的不是农民工,而是那些拿着 最低收入从事生产一线的工人。他们加班加点拿着最低的工资从事最累的活。一切从事生产 一线的工人他们值得我们去关注。 阅读材料,思考:1、“农民工”一词的内容? 2、在我们的认识里,“农民工”一词就是指建筑工人,工厂产业工人,这种认识是否正确? 二、庞大的农民工队伍: 据有关部门的调查,2019 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 26261 万人,比上年增加 983 万人,增长 3.9%。 1、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我国农民工在地区分布、年龄构成、文化程度、从事行业等方面的 特点? 2、分组讨论分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因? 三、农民工对于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影响;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