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2.土地权属纠纷调处的原则和依据 3.土地权属纠纷调处的程序 (三)思考与实践 思考:我国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采用何种模式效果较好?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为主、辅之以提问学生。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第六章土地利用管理 (一)目的与要求 本章要求掌握土地利用管理的理论依据、农用地管理、建设用地管理、未利 用土地开发利用、土地总体规划等相关内容,了解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编制程序、 土地利用管制等相关内容。要求学生坚持生态文明建设,坚持耕地保护,坚持乡 村振兴 新型城镇化,城乡融合发展道路,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 的新发展理念。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土地利用管理的理论依据 1.土地肥力和土地报酬原理 2.马克思的地租、 地价理论 3.区位理论 4.生态经济学原理 第二节土地利用与土地利用管理 1.土地利用及其影响因素 2.土地利用管理的概念和内容 第三节农用地利用管理 1.耕地利用管理 2.林地利用管理 ?养殖水面利用管理 第四节建设用地、未利用地开发利用管理 建设用地利用管理 2. 未利用地开发利用管理 第五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特性和作用 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体系和内容 3土地利用总俱 的审批与实 土地利用年度计划 第六节土地用途管制 1土地用徐管制的内函和目标 土地用途管制的内 3 土地用途管制的动 调整 第七节土地利用监督与调控 1土地利用监督 6 6 2. 土地权属纠纷调处的原则和依据 3. 土地权属纠纷调处的程序 (三) 思考与实践 思考:我国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采用何种模式效果较好? (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为主、辅之以提问学生。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第六章 土地利用管理 (一) 目的与要求 本章要求掌握土地利用管理的理论依据、农用地管理、建设用地管理、未利 用土地开发利用、土地总体规划等相关内容,了解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编制程序、 土地利用管制等相关内容。要求学生坚持生态文明建设,坚持耕地保护,坚持乡 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城乡融合发展道路,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的新发展理念。 (二)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土地利用管理的理论依据 1. 土地肥力和土地报酬原理 2. 马克思的地租、地价理论 3. 区位理论 4. 生态经济学原理 第二节 土地利用与土地利用管理 1. 土地利用及其影响因素 2. 土地利用管理的概念和内容 第三节 农用地利用管理 1. 耕地利用管理 2. 林地利用管理 3. 养殖水面利用管理 第四节 建设用地、未利用地开发利用管理 1. 建设用地利用管理 2. 未利用地开发利用管理 第五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特性和作用 2.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体系和内容 3.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审批与实施 4. 土地利用年度计划 第六节 土地用途管制 1. 土地用途管制的内涵和目标 2. 土地用途管制的内容 3. 土地用途管制的动态调整 第七节 土地利用监督与调控 1. 土地利用监督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