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600MPa级冷轧双相钢的试制与研究 图7双相钢冷轧和退火试样的ODF截面图(42=45°)(B)冷轧(最大值7.93);(b)退火(最大值591) Fig. 7 DOF figures for cold rolled and annealed dP steels (a)cold rolled(max 7, 93),(b)annealed (max 5, 91) 0020 0.015 31013202530340435055 图8退火试样的EBSD徽观取向分析(a)微观取向分布;(b)撒观组织图 Fig 8 EBSD micro-orientation analysis for annealed samples (a)misorientations distribution:(b)microscopic structure diagram 于铁素体基体,铁素体平均晶粒尺寸4~6m,马氏体[4 DEBANSHU BHATTACHARYA. Developments in Advanced High 体积分数13%~15% Strength Steels ]. Iron steel Supplement, 2005, 40: 69-75. 2)高温卷取热轧组织由多边形铁素体和规则的 片层状珠光体组成有利于后续组织演变。低温卷取作看介:霜(191),男,博土研究生,研究方向新一代汽车用离 组织铁素体晶粒形状不规则,尺寸不均匀,对最终力学(她址: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学院材料成形与控制程系 性能有不良影响 (3)连续退火过程中820℃加热,680℃快冷有利 于新生铁素体的形成,有利于降低屈强比提高延伸将亲淅将亲兼亲亲兼亲兼兼亲兼兼米来兼亲兼兼 上接第328页 (4)退火后试样主要织构有{112}<110>,11113 工艺数值模拟的相关数学模型[].宇航材料工艺,199,29(3) <112>,{111}<110>,但是{111}<110>织构不如 普通深冲板强,双相区部分奥氏体化与快冷过程中马 [15]顾正彬,李贺军等.碳/碳复合材料等温CⅥ工艺有限元模拟及 可视化研究[门].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3,21(3):360 氏体的形成可能对双相钢最终织构有一定影响。退火[16]Houx,H, CHEN Y,LK. Modeling of chemical vapor in- 后试样的晶粒取向主要以大角度为主,峰值在40~50 filtration process for fabrication of C-C composites by finite differ- 度之间。晶粒内部存在少量亚晶 [17]李爱军,碳/碳复合材料性能预测与IⅥ工艺系统虚拟设计 参考文献 [D.西北工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1]马鸣图吴宝榕双相钢物理和力学冶金[M].北京:冶金工业出 版社,1988,1-2 蔷金项目:国家“973”项目(2006CB600908) [2] SHI F双相钢和低合金高强度钢成形性能的对比[J世界钢 作者简介:赵建国(1971-),男讲师博士,从事炭/炭复合材料制备工 铁,2002,(4)118-22, 艺及数值模拟的研究,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70072) [3]朱晓东王利连续遇火工艺参数对SiMn系冷轧双相钢的力学 性能的影响[A].2003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C]2003,684-688 万方数据600MPa级冷轧双相钢的试制与研究 333 Constant Phi2=4S 图7双相钢冷轧和退火试样的ODF截面图(≠2=45。) Fig.7 DOF figures for cold rolled and annealed DP steels (a)冷轧(最大值7.93)}(b)退火(最大值5.91) (a)cold rolled(max 7.93)}(b)annealed(max 5.91) Misorientation angle(。) 堑坚垫 图8退火试样的EBSD微观取向分析(a)微观取向分布I(b)微观组织图 Fig.8 EBSD micro-orientation analysis for annealed samples(a)misorientations distribution!(b)microscopic structure diagram 于铁素体基体,铁素体平均晶粒尺寸4~6弘m,马氏体 体积分数13%~15%。 (2)高温卷取热轧组织由多边形铁素体和规则的 片层状珠光体组成,有利于后续组织演变。低温卷取 组织铁素体晶粒形状不规则,尺寸不均匀,对最终力学 性能有不良影响。 (3)连续退火过程中820℃加热,680℃快冷有利 于新生铁素体的形成,有利于降低屈强比,提高延伸 率。 (4)退火后试样主要织构有{112)<110>,{111) <112>,{111)<110>,但是{111)<110>织构不如 普通深冲板强,双相区部分奥氏体化与快冷过程中马 氏体的形成可能对双相钢最终织构有一定影响。退火 后试样的晶粒取向主要以大角度为主,峰值在40~50 度之间。晶粒内部存在少量亚晶。 参考文献 E1]马鸣图,吴宝榕.双相钢一物理和力学冶金[M].北京:冶金工业出 版社,1988.1—2. [2]SHI M F.双相钢和低合金高强度钢成形性能的对比[J].世界钢 铁,2002,(4):18—22. E3]朱晓东,王利.连续退火工艺参数对si—Mn系冷轧双相钢的力学 性能的影响[A].2003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c].2003,684—688. [4]DEBANSHU BHATTACHARYA.Developments in Advanced High Strength Steds[J].Iron&steel Supplement,2005,40:69--75. 作者简介:邝霜(1981一),男,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新一代汽车用高 强钢,联系地址: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学院材料成形与控制程系 (100083)。 (上接第328页) ÷l÷米米米米张{|÷米米米米米米米米咪来{l÷米米米米米 工艺数值模拟的相关数学模型口].宇航材料工艺,1999,29(3): 42—46. 一■ [15]顾正彬,李贺军等.碳/碳复合材料等温CVI工艺有限元模拟及 可视化研究口].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3,21(3):360. [16]HOU X,LI H,CHEN Y,LI K.Modeling of chemical vapor in— filtration process for fabrication of C-C composites by finite differ— ence methods[J].Carbon,1999,34(4):699—671. [17]李爱军.碳/碳复合材料性能预测与ICVI工艺系统虚拟设计 [D].西北工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基金项目:国家“973”项目(2006CB600908) 作者简介:赵建国(1971一),男,讲师,博士,从事炭/炭复合材料制备工 艺及数值模拟的研究,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710072)。 O O O O 0 O O O 0 万方数据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