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二章心理过程与教学 第一节注意与教学 、什么是注意 1、定义为心理活动(意识)对一定对象的选择性和集中性。 2、注意的对象既可以是外部世界的对象和现象,也可以是我们自己的身体、行为和观念 3、注意的特性 人在同一时刻里接受到无数的刺激。但是人并不是对所有的刺激都加以反应的,并且在特定的时间内, 人对刺激进行有意识反应的能力总是有限的 (1)注意的选择性:只对某些刺激发生反应而对其他所有刺激不发生反应 包括:随意的(有意的)选择和不随意的(无意的) (2)注意的集中性:选择在注意状态时,心理活动不仅选择、指向于一定的刺激而且还集中于一定的刺激 心理活动的集中性有两种情况:一是在同一时间内各种有关的心理活动共同集中于一定的刺激。通常我们说 “聚精会神”,“专心一致”就是指人的各种有关的心理活动都共同地指向并集中于同一的刺激。二是就同 种心理活动而言,它不仅指向于一定的对象,而且维持这种指向使活动不断地深入下去。通常我们说的“注 视”和“倾听”等等,就是指人的某种有关的心理活动不仅指向而且持续地、深入地集中于一定的刺激。因 此,与集中性相联系的是注意的强度或紧张度 注意的功能 从反映论的角度来看,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因为注意本身并不反映事物及其属性,也可以这 样说:注意不属于认识过程。 既然注意不属于心理过程,那么它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现象呢?可以把注意看作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倾向 或者一种积极的状态。这种积极状态具有下列功能: l、选择的功能;2、维持的功能;3、调节和监督的功能 三、注意的种类: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分类依据:产生和保持注意时有无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程度的不同 (一)无意注意 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是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无意注意是人和动物都 具有的初级注意。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来自两个方面:刺激物的特点和人的内部状态,同时这两方面的原因 也是相联系的。 1、刺激物的特点 (1)刺激物的强度。引起无意注意起主要作用的是刺激物的相对强度,即与这个刺激物同时出现的其他刺激 物在强度上的对比关系。 教学时应该注意:既然刺激物的强度特别是相对强度是引起无意注意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教师在讲课 时应当改变说话声音的大小和快慢、突出重点、加强语气并辅以必要的手势以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而声音 太小并且单调、毫无表情的讲述则很难从外部吸引和维持学生的注意。如果上课时学生注意力涣散,不注意 听课了,教师可以暂停讲课,这种暂停讲课的行为比责备学生能更有效地吸引学生听课 (2)刺激物的新异性。刺激物的新异性是相对于个人的经验而言的。新异性是引起无意注意的刺激物的最重 要的特点之一。新奇的刺激容易吸引人的注意,而刻板的、千篇一律的、多次重复的习惯化刺激不易吸引和 维持注意。可以把刺激物的新异性分为绝对新异性(该刺激物在我们的经验中从未有过)和相对新异性(该 刺激物在我们经验中有些熟悉但又感到新奇)。对新异刺激物的注意和探究称为好奇心。新异刺激物对注意力 的吸引和维持,与我们对它的理解程度有关。如果我们对这种新异刺激物毫不理解(绝对新异性),虽然可以 引起一时的注意但却难以维持长久的注意。如果我们对新异刺激物有一些理解,但又不完全理解(相对新异 性),为了求得进一步的理解,就会引起强烈的注意,长时间地维持注意。可以认为,引起注意更多的是刺激 物的相对新异性。 教学时应该注意:教师在讲述教材时每次都可以增加新内容,变更讲述的方式;同时讲述新内容又不能 脱离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与学生的已有知识联系起来。这样,不仅可以从外部吸引学生的注意,而且可以5 第二章 心理过程与教学 第一节 注意与教学 一、什么是注意 1、定义为心理活动(意识)对一定对象的选择性和集中性。 2、注意的对象既可以是外部世界的对象和现象,也可以是我们自己的身体、行为和观念。 3、注意的特性: 人在同一时刻里接受到无数的刺激。但是人并不是对所有的刺激都加以反应的,并且在特定的时间内, 人对刺激进行有意识反应的能力总是有限的 (1)注意的选择性:只对某些刺激发生反应而对其他所有刺激不发生反应。 包括:随意的(有意的)选择和不随意的(无意的) (2)注意的集中性:选择在注意状态时,心理活动不仅选择、指向于一定的刺激而且还集中于一定的刺激。 心理活动的集中性有两种情况:一是在同一时间内各种有关的心理活动共同集中于一定的刺激。通常我们说 “聚精会神”,“专心一致”就是指人的各种有关的心理活动都共同地指向并集中于同一的刺激。二是就同一 种心理活动而言,它不仅指向于一定的对象,而且维持这种指向使活动不断地深入下去。通常我们说的“注 视”和“倾听”等等,就是指人的某种有关的心理活动不仅指向而且持续地、深入地集中于一定的刺激。因 此,与集中性相联系的是注意的强度或紧张度。 二、注意的功能 从反映论的角度来看,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因为注意本身并不反映事物及其属性,也可以这 样说:注意不属于认识过程。 既然注意不属于心理过程,那么它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现象呢?可以把注意看作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倾向, 或者一种积极的状态。这种积极状态具有下列功能: 1、选择的功能;2、维持的功能;3、调节和监督的功能。 三、注意的种类: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分类依据:产生和保持注意时有无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程度的不同。 (一)无意注意 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是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无意注意是人和动物都 具有的初级注意。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来自两个方面:刺激物的特点和人的内部状态,同时这两方面的原因 也是相联系的。 1、刺激物的特点 (1)刺激物的强度。引起无意注意起主要作用的是刺激物的相对强度,即与这个刺激物同时出现的其他刺激 物在强度上的对比关系。 教学时应该注意:既然刺激物的强度特别是相对强度是引起无意注意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教师在讲课 时应当改变说话声音的大小和快慢、突出重点、加强语气并辅以必要的手势以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而声音 太小并且单调、毫无表情的讲述则很难从外部吸引和维持学生的注意。如果上课时学生注意力涣散,不注意 听课了,教师可以暂停讲课,这种暂停讲课的行为比责备学生能更有效地吸引学生听课。 (2)刺激物的新异性。刺激物的新异性是相对于个人的经验而言的。新异性是引起无意注意的刺激物的最重 要的特点之一。新奇的刺激容易吸引人的注意,而刻板的、千篇一律的、多次重复的习惯化刺激不易吸引和 维持注意。可以把刺激物的新异性分为绝对新异性(该刺激物在我们的经验中从未有过)和相对新异性(该 刺激物在我们经验中有些熟悉但又感到新奇)。对新异刺激物的注意和探究称为好奇心。新异刺激物对注意力 的吸引和维持,与我们对它的理解程度有关。如果我们对这种新异刺激物毫不理解(绝对新异性),虽然可以 引起一时的注意但却难以维持长久的注意。如果我们对新异刺激物有一些理解,但又不完全理解(相对新异 性),为了求得进一步的理解,就会引起强烈的注意,长时间地维持注意。可以认为,引起注意更多的是刺激 物的相对新异性。 教学时应该注意:教师在讲述教材时每次都可以增加新内容,变更讲述的方式;同时讲述新内容又不能 脱离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与学生的已有知识联系起来。这样,不仅可以从外部吸引学生的注意,而且可以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