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4)有人说小说中的游怡角色纯是多余的,小说也应该在“皮克笑了,然后昏倒了” 之后结束,你是否赞成?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答: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思想之河汩汩向前 李泽厚对哲学的最初兴趣,要追溯到12岁那年的一次“精神危机”。那年春天,他看到 山花烂漫、春意盎然,却突然感到:“人是要死的,这一切还有什么意义呢?”这个人生之 谜霎时间击中了他,使他倍感困扰与悲观。 1950年,李泽厚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大哲学系。虽然身在中国最高学府,他大学时代 却主要靠“自学”。那时刚解放,大学里许多课程还未开,冯友兰等哲学教授还在“改造思 想”,所以李泽厚没有上过中国哲学史课 泽厚从大一开始就自己搞研究,有时逃课,有时上课看自己的书。他用老师的借书证 借图书馆的线装书,每次借30函,要跑几趟才能全部扛走。有段时间他患病,一些活动不能 参加,就把更多时间放在读书和写文章上。他找到一间废弃的屋顶阁楼,在这里做了大量笔 记。他回顾说:“我最大缺点之一,是不喜欢问,总是自己摸索,走了许多弯路 他的第一个研究目标是谭嗣同,本以为很好研究,“当时看谭嗣同,人很重要,书又不 多,就投入进去了,结果吃亏了,他因为思想不成熟,观点相互矛盾”。稿子下了很大工夫 写了五遍,直到毕业才完成。多年后一个哈佛博士将其译为英文,十分佩服他分析得那么细 这篇《谭嗣同论》后来收进了他的《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一书,影响很大 虽然承认年轻时“走了许多弯路”,但李泽厚至今认为导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时间、 书籍和不断从方法上总结经验”。 李泽厚虽然成名早,但因政治表现不突出,成了社科院下放劳动最多的人。“文革”时 在干校只准读“毛选”,李泽厚在行囊里偷偷带了英文版的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把“毛 选”遮在上面掩护,还偷偷做了几万字的笔记。 蛰伏近二十年,1979年3月,34万字的《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出版了,令许多 人大吃一惊。实际上,这不只是一本研究康德的书,通过“批判”,李泽厚在表达自己的哲 学思想,他将康德与马克思相联系,从中表达了“人类学本体论”的初步构想。在思想大解 放的上世纪80年代,此书产生了巨大影响,至今已再版6次 4个月后,他的《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出版,同样引起轰动 上世纪80年代,是李泽厚的著述高峰期。继上述诸书之后,他又出版了《美的历程》《中 国古代思想史论》和《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到80年代末,他完成并出版了《华夏美学》和 《美学四讲》。 “那时,李泽厚每有新作发表,朋友间都要奔走相告。”时隔30年,易中天仍清晰记得 《美的历程》带给他的震撼,“以十几万字的篇幅来完成这样一个‘美的历程’,高屋建瓴 势如破竹,在看似漫不经心的巡礼中触摸到文明古国的心灵历史,诚非大手笔不能为!” 在这之前,美学史的论著基本是教科书式的编年史,只有归纳,没有独创,更谈不上自 己的理论体系,除了让人得到些“知识”,完全无助于提高审美能力。“当时我也看过好些 文学史美术史,不满意。所以这本书,每章每节,我都有些新东西。” 《美的历程》让年轻人看到了“原来学问可以这样做”:讲哲学,可以不套上唯物主义 和唯心主义之争的既定框架;讲文艺,也不一定要套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帽子,完全可 以从作品和自己的感受出发。冯发兰先生称赞此书是对中国美学、中国文学以至于中国哲学 的精练概括,“一部死的历史,你讲活了” 当时,正有一股自下而上的“美学热”袭来,青年人对美学有一种近乎狂热的兴趣,《美 的历程》更成了青年学子的架上之书、枕边之物。1986年,《人民日报》一篇文章标题即为 《请听北京街头书摊小贩吆喝声“李泽厚、弗洛伊德、托夫勒……”》。 虽说《美的历程》为李泽厚赢得巨大声望,但他说:“这在我写的书里,第三本也算不 上!”在他看来,1988年出版的《华夏美学》更重要,因为叩问美的本体、解开美的哲学 之谜,才是他真正的美学抱负!《华夏美学》在“儒道互补”的思路下提出了“儒”所派生 的“情本体”美学、“乐感”美学,极大地拓展了中国美学精神的深度与广度,也为他后面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说小说中的游僧角色纯粹是多余的,小说也应该在“皮克笑了,然后就昏倒了” 之后结束,你是否赞成?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思想之河汩汩向前 李泽厚对哲学的最初兴趣,要追溯到12岁那年的一次“精神危机”。那年春天,他看到 山花烂漫、春意盎然,却突然感到:“人是要死的,这一切还有什么意义呢?”这个人生之 谜霎时间击中了他,使他倍感困扰与悲观。 1950年,李泽厚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大哲学系。虽然身在中国最高学府,他大学时代 却主要靠“自学”。那时刚解放,大学里许多课程还未开,冯友兰等哲学教授还在“改造思 想”,所以李泽厚没有上过中国哲学史课。 李泽厚从大一开始就自己搞研究,有时逃课,有时上课看自己的书。他用老师的借书证 借图书馆的线装书,每次借30函,要跑几趟才能全部扛走。有段时间他患病,一些活动不能 参加,就把更多时间放在读书和写文章上。他找到一间废弃的屋顶阁楼,在这里做了大量笔 记。他回顾说:“我最大缺点之一,是不喜欢问,总是自己摸索,走了许多弯路。” 他的第一个研究目标是谭嗣同,本以为很好研究,“当时看谭嗣同,人很重要,书又不 多,就投入进去了,结果吃亏了,他因为思想不成熟,观点相互矛盾”。稿子下了很大工夫, 写了五遍,直到毕业才完成。多年后一个哈佛博士将其译为英文,十分佩服他分析得那么细。 这篇《谭嗣同论》后来收进了他的《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一书,影响很大。 虽然承认年轻时“走了许多弯路”,但李泽厚至今认为导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时间、 书籍和不断从方法上总结经验”。 李泽厚虽然成名早,但因政治表现不突出,成了社科院下放劳动最多的人。“文革”时, 在干校只准读“毛选”,李泽厚在行囊里偷偷带了英文版的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把“毛 选”遮在上面掩护,还偷偷做了几万字的笔记。 蛰伏近二十年,1979年3月,34万字的《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出版了,令许多 人大吃一惊。实际上,这不只是一本研究康德的书,通过“批判”,李泽厚在表达自己的哲 学思想,他将康德与马克思相联系,从中表达了“人类学本体论”的初步构想。在思想大解 放的上世纪80年代,此书产生了巨大影响,至今已再版6次。 4个月后,他的《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出版,同样引起轰动。 上世纪80年代,是李泽厚的著述高峰期。继上述诸书之后,他又出版了《美的历程》《中 国古代思想史论》和《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到80年代末,他完成并出版了《华夏美学》和 《美学四讲》。 “那时,李泽厚每有新作发表,朋友间都要奔走相告。”时隔30年,易中天仍清晰记得 《美的历程》带给他的震撼,“以十几万字的篇幅来完成这样一个‘美的历程’,高屋建瓴, 势如破竹,在看似漫不经心的巡礼中触摸到文明古国的心灵历史,诚非大手笔不能为!” 在这之前,美学史的论著基本是教科书式的编年史,只有归纳,没有独创,更谈不上自 己的理论体系,除了让人得到些“知识”,完全无助于提高审美能力。“当时我也看过好些 文学史美术史,不满意。所以这本书,每章每节,我都有些新东西。” 《美的历程》让年轻人看到了“原来学问可以这样做”:讲哲学,可以不套上唯物主义 和唯心主义之争的既定框架;讲文艺,也不一定要套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帽子,完全可 以从作品和自己的感受出发。冯发兰先生称赞此书是对中国美学、中国文学以至于中国哲学 的精练概括,“一部死的历史,你讲活了”。 当时,正有一股自下而上的“美学热”袭来,青年人对美学有一种近乎狂热的兴趣,《美 的历程》更成了青年学子的架上之书、枕边之物。1986年,《人民日报》一篇文章标题即为 《请听北京街头书摊小贩吆喝声“李泽厚、弗洛伊德、托夫勒……”》。 虽说《美的历程》为李泽厚赢得巨大声望,但他说:“这在我写的书里,第三本也算不 上!”在他看来,1988 年出版的《华夏美学》更重要,因为叩问美的本体、解开美的哲学 之谜,才是他真正的美学抱负!《华夏美学》在“儒道互补”的思路下提出了“儒”所派生 的“情本体”美学、“乐感”美学,极大地拓展了中国美学精神的深度与广度,也为他后面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