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一章前言 第一章前言 来自门1、2、、。 1.1什么是计量经济学 计量经济学定义弗里希在世界计量经济学会会刊《 Econometric》的发刊词中写道 ”对经济的数量研究有几个方面,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不应和计量经济学混为一谈。 计量经济学绝不等同于经济统计学,它也不同于我们所说的一般经济理论,计量经 济学也不应该视为数学应用于经济学的同义语。经验表明,统计学、经济理论和数 学三者对于实际理解现代经济生活的数量关系都是必要的,但其中任何单独一种都 是不够的。三者的结合才是有力的工具,正是这三者的统一才构成了计量经济学。” 般将计量经济学定义为”一门由经济学、统计学和数学结合而成的交叉学科,是一门经济学 科”。但由于计算的复杂性,使人们只能建立小规模的简单模型,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 展,为计量经济学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使许多复杂的大规模模型得以应用。所以还可以将计 量经济学定义为:”计量经济学是以经济理论为指导,以数据事实为依据,以数学为方法、以 计算机技术为手段,研究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数量规律及其应用,并以建立和应用计量经济学 模型为核心的一门经济学学科。” 另外,计量经济学也指以R. Fresh等同时代的经济学家基于概率论和数量统计而创建的计 量经济方法论。计量经济学学科的形成英文” Econometrics”最早是由 R. Frish于1926年模仿 ” Biometrics”(生物计量学)提出的,标志着计量经济学的诞生。但人们一般认为,1930年 12月~29日世界计量经济学会成立和由她创办的学术刊物《 Econometrica》于1933年正式出 版,标志着计量经济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正式诞生了。经济计量学的发展(20-40)年代 本世纪之前,在错综复杂的经济现象面前,经济工作者主要是使用头脑直接对材料进行归 纳、综合和推理。十九世纪欧洲主要国家先后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工业化大生产的出现,经济 活动规模的不断扩大,需要人们对经济问题做出更精确、深入的分析、解释与判断。这是计量 经济学诞生的社会基础。 到本世纪初,数学、统计学理论日趋完善为计量经济学的出现奠定了理论基础。 17世纪 Newton- Leibniz提出微积分,19世纪初(1809年)德国数学家 Gauss提出最小 二乘法,1821年提出正态分布理论。19世纪末英国统计学家 Galton提出”回归”概念。本世纪 20年代 Fisher.(英1890-1962)和 Neyman.D.(波兰裔美国人)分别提出抽样分布和假 设检验理论。至此,数理统计的理论框架基本形成。这时,人们自然想到要用这些知识解释、 分析、研究经济问题,从而诞生了计量经济学 计量经济学”一词首先由挪威经济学家 Frisch仿照生物计量学( biometrics)一词于1926 年提出。190年由 Frisch, Tinbergen和 Fisher等人发起在美国成立了国际计量经济学 会。1933年1月开始出版”计量经济学”( Econometrica)杂志。目前它仍是计量经济学界最权 威的杂志。 30年代计量经济学研究对象主要是个别生产者、消费者、家庭、厂商等。基本上属于微观 分析范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给计量经济学的研究起了巨大推动作用 从40年代起,计量经济学研究从微观向局部地区扩大,以至整个社会的宏观经济体系,处理 总体形态的数据,如国民消费、国民收入、投资、失业问题等。但模型基本上属于单一方程形 式 50-70年代1950年以 Koopman发表论文”动态经济模型的统计推断”和 Koopman-Hood 发表论文”线性联立经济关系的估计”为标志,经济计量学理论进入联立方程模型时代第一章 前言 第一章 前言 来自[1]、[2]、[3]、[4]。 1.1 什么是计量经济学 计量经济学定义 弗里希在世界计量经济学会会刊《Econometric》的发刊词中写道: ”对经济的数量研究有几个方面,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不应和计量经济学混为一谈。 计量经济学绝不等同于经济统计学,它也不同于我们所说的一般经济理论,计量经 济学也不应该视为数学应用于经济学的同义语。经验表明,统计学、经济理论和数 学三者对于实际理解现代经济生活的数量关系都是必要的,但其中任何单独一种都 是不够的。三者的结合才是有力的工具,正是这三者的统一才构成了计量经济学。” 一般将计量经济学定义为”一门由经济学、统计学和数学结合而成的交叉学科,是一门经济学 科”。但由于计算的复杂性,使人们只能建立小规模的简单模型,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 展,为计量经济学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使许多复杂的大规模模型得以应用。所以还可以将计 量经济学定义为:”计量经济学是以经济理论为指导,以数据事实为依据,以数学为方法、以 计算机技术为手段,研究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数量规律及其应用,并以建立和应用计量经济学 模型为核心的一门经济学学科。” 另外,计量经济学也指以 R.F resh 等同时代的经济学家基于概率论和数量统计而创建的计 量经济方法论。计量经济学学科的形成 英文”Econometrics”最早是由 R.F rish于 1926年模仿 ”Biometrics”(生物计量学)提出的,标志着计量经济学的诞生。但人们一般认为,1930 年 12月∼ 29 日世界计量经济学会成立和由她创办的学术刊物《Econometrica》于 1933 年正式出 版,标志着计量经济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正式诞生了。经济计量学的发展(20 - 40) 年代 本世纪之前,在错综复杂的经济现象面前,经济工作者主要是使用头脑直接对材料进行归 纳、综合和推理。十九世纪欧洲主要国家先后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工业化大生产的出现,经济 活动规模的不断扩大,需要人们对经济问题做出更精确、深入的分析、解释与判断。这是计量 经济学诞生的社会基础。 到本世纪初,数学、统计学理论日趋完善为计量经济学的出现奠定了理论基础。 17 世纪 Newton − Leibniz 提出微积分,19 世纪初(1809年)德国数学家 Gauss 提出最小 二乘法,1821 年提出正态分布理论。19 世纪末英国统计学家 Galton 提出”回归”概念。本世纪 20 年代 F isherR.(英 1890 − 1962)和 NeymanJ.D.(波兰裔美国人)分别提出抽样分布和假 设检验理论。至此,数理统计的理论框架基本形成。这时,人们自然想到要用这些知识解释、 分析、研究经济问题,从而诞生了计量经济学。 ”计量经济学”一词首先由挪威经济学家 F risch仿照生物计量学(biometrics)一词于 1926 年提出。1930 年由 F risch,T inbergen 和 F isher 等人发起在美国成立了国际计量经济学 会。1933年 1 月开始出版”计量经济学”(Econometrica)杂志。目前它仍是计量经济学界最权 威的杂志。 30 年代计量经济学研究对象主要是个别生产者、消费者、家庭、厂商等。基本上属于微观 分析范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给计量经济学的研究起了巨大推动作用。 从 40 年代起,计量经济学研究从微观向局部地区扩大,以至整个社会的宏观经济体系,处理 总体形态的数据,如国民消费、国民收入、投资、失业问题等。但模型基本上属于单一方程形 式。 50 - 70 年代 1950 年以 Koopman 发表论文”动态经济模型的统计推断”和 Koopman−Hood 发表论文”线性联立经济关系的估计”为标志,经济计量学理论进入联立方程模型时代。 - 1 -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