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一次施力至使试样在引伸计标距内产生的总伸长为n·le·8(1~2)分格。式中第 一项为规定残余伸长(n一伸长放大倍数;1e一引伸计标距;,一规定残余伸长率), 第二项为弹性伸长,在引伸计上读出首次卸至F的残余伸长:以后每次施力应使 试样产兰的总伸长为:前一次总伸长加规定残余伸长与该次残余伸长(卸至F。) 之差,再加上1~2分格的弹性伸长增量。试验直至实测的残余伸长等于或稍大于 规定残余伸长值为止。测定举例详见附录D。 用内插法算出相应于规定残余伸长力Po2的精确值,则σ0.2按公式(6)计算: Roa-2(N/mm) (1-6) So 应该指出:用图解法求材料的E、R2、R,o2时,绘出的力一伸长曲线,力 轴和伸长轴的放大倍数满足GB/T228一2002标准中规定;那么由自动记录装置(x 一y函数记录仪)绘制出的伸长量达到或超过n·l0.2%长度时,就可用此曲线分别 求得材料的E、Rpo2、Ro2° 6、抗拉强度R 试样拉断前的最大应力称为抗拉强度R,当试样连续拉伸至断裂,由试验 机的测力刻度盘或拉伸曲线上读出最大力值Fm,并接公式(7)计算抗拉强度R: Rm二 (NImm) (1-7) So 7、断后伸长率A 试样拉断后标距长度的增量△k与原标距长度Lo的百分比,称伸长率(延伸 率),测量原始标距长度L和断后标距长度Lk后可按公式(8)计算A。 A=△1='-L×100% (1-8) 断后标长Lk,测量详见附录E。 根据GB/228一2002标准,短试样(1/√S,=5.65,称5倍试样)的伸长率用A表 示,长试样(/S。=113,称10倍试样)的伸长率用A1o表示。 8、断面收缩率Z 7070 一次施力至使试样在引伸计标距内产生的总伸长为n·lε·εr(1~2)分格。式中第 一项为规定残余伸长(n一伸长放大倍数;lε一引伸计标距;εr一规定残余伸长率), 第二项为弹性伸长,在引伸计上读出首次卸至F0的残余伸长:以后每次施力应使 试样产兰的总伸长为:前一次总伸长加规定残余伸长与该次残余伸长(卸至F0) 之差,再加上1~2分格的弹性伸长增量。试验直至实测的残余伸长等于或稍大于 规定残余伸长值为止。测定举例详见附录D。 用内插法算出相应于规定残余伸长力Fr0.2的精确值,则σr0.2按公式(6)计算: ( ) 2 0 0.2 0.2 N mm S F R r r  (1-6) 应该指出:用图解法求材料的E、 Rp0.2、 Rr0.2 时,绘出的力一伸长曲线,力 轴和伸长轴的放大倍数满足GB/T 228—2002标准中规定;那么由自动记录装置(x 一y函数记录仪)绘制出的伸长量达到或超过n·lε0.2%长度时,就可用此曲线分别 求得材料的E、 Rp0.2、 Rr0.2 。 6、 抗拉强度 Rm 试样拉断前的最大应力称为抗拉强度 Rm ,当试样连续拉伸至断裂,由试验 机的测力刻度盘或拉伸曲线上读出最大力值Fm,并接公式(7)计算抗拉强度 Rm : ( ) 2 0 N mm S F R m m  (1-7) 7、 断后伸长率A 试样拉断后标距长度的增量△lk与原标距长度L0的百分比,称伸长率(延伸 率),测量原始标距长度L0和断后标距长度Lk后可按公式(8)计算A。 100% 0 0 0      l l l l l A k k (1-8) 断后标长Lk,测量详见附录E。 根据GB/ 228—2002标准,短试样( l0 S0  5.65,称5倍试样)的伸长率用A5表 示,长试样(l0 S0  11.3,称10倍试样)的伸长率用A10表示。 8、 断面收缩率Z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