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2、票据贴现利息=12400×6%×147/360=2998.8(元 (2分) 3、票据贴现净额=122400-299.8=119401.2(元) (1分) (三)1、应纳税所得额=500+(39-35)×(1+14%+2%+1.5%)-27+(24-16) +(54-62) (2分) 502(万元) (1分) 应缴纳所得税=502×33%=165.66(万元) (2分) 五、业务题 题分30答案: 得分 (一)1、有关会计分录如下: 4月5日:借:原材料一甲 40400 贷:材料采购一甲 38800 (1分) 材料成本差异一甲1600 4月20日:借:材料采购一甲 85400 应交税金一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4518(1分) 贷:银行存款 99918 4月25日:借:原材料一甲 79600 材料成本差异一甲5800 (1分) 贷:材料采购一甲 85400 4月30日:借:生产成本一B 110000 贷:原材料一甲 110000 (1分) 2 700+(38800-40400)+(85400-79600) 本月甲材料成本差异率 100% 20000+40400+79600 分 3、本月发出甲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110000×3.5%=3850(元)(1分) 结转该项成本差异额时: 借:生产成本一B 3850 贷:材料成本差异一甲 3850 (1分) 4、本月末库存甲材料的实际成本 =(20000+40400+79600-110000×(1+3.5%)=31050元(2分) 或=(20000+40400+79600-110000)+(一700-1600+5800-2750) =31050元 (二)1、半年应付利息=100万元×4.5%=45000元 (1分) 半年摊销溢价=6万元÷6=10000元 (1分) 半年实际利息费用=45000-1000035000元 (1分) 2、发行债券时: 借:银行存款 1060000 贷:应付债券一债券面值 1000000 应付债券一债券溢价 60000(3分) 3、2001年12月31日:2 2、票据贴现利息=12400×6%×147/360=2998.8(元) (2 分) 3、票据贴现净额=122400-299.8=119401.2(元) (1 分) (三)1、应纳税所得额=500+(39-35)×(1+14%+2%+1.5%)-2.7+(24-16) +(54-62) (2 分) =502(万元) (1 分) 应缴纳所得税=502×33%=165.66(万元) (2 分) 五、业务题 题分 30 答案: 得分 (一)1、有关会计分录如下: 4 月 5 日: 借:原材料—甲 40400 贷:材料采购—甲 38800 (1 分) 材料成本差异—甲 1600 4 月 20 日: 借:材料采购—甲 854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4518 (1 分) 贷:银行存款 99918 4 月 25 日: 借:原材料—甲 79600 材料成本差异—甲 5800 (1 分) 贷:材料采购—甲 85400 4 月 30 日: 借:生产成本—B 110000 贷:原材料—甲 110000 (1 分) 2、 700+(38800-40400)+(85400-79600) 本月甲材料成本差异率= ×100% 20000+40400+79600 =3.5% (2 分) 3、本月发出甲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110000×3.5%=3850(元 ) (1 分) 结转该项成本差异额时: 借:生产成本—B 3850 贷:材料成本差异—甲 3850 (1 分) 4、本月末库存甲材料的实际成本 =(20000+40400+79600-110000)×(1+3.5%)=31050 元 (2 分) 或=(20000+40400+79600-110000)+(-700-1600+5800-2750 ) =31050 元 (二)1、半年应付利息=100 万元4.5%=45000 元 (1 分) 半年摊销溢价=6 万元6=10000 元 (1 分) 半年实际利息费用=45000−10000=35000 元 (1 分) 2、发行债券时: 借:银行存款 1060000 贷:应付债券—债券面值 1000000 应付债券—债券溢价 60000 (3 分) 3、2001 年 12 月 31 日: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