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二章刑法的基本原则 刑法典规定了罪刑法定、适用刑法人人平等、罪刑相适应原则, 但学术上认为除此外还应有主客观相统一,罪责自负、不株连无辜, 惩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等。 第一节罪刑法定原则 、含义,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该原则的渊源、历史发展 在君主专制、人治的政治制度下不可能实行此原则。该原则是在 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特权和司法擅断的斗争中提出的,在民主制下才可 能实行。我赞同其理论基础是民主主义和尊重人权。 法国1810年刑法典第一次写进了此原则。此后大多数国家纷纷效 仿,在当今世界,各国刑法基本上都规定了此原则。 在我国,该原则最早规定在刑法中是清末的《大清新刑律》,国 民党刑法也有类似规定,建国后至1980年以前未实行此原则,1979 年刑法未明文规定此原则,但立法、司法实践基本实行了此原则, 1997年刑法典明确规定了此原则。第二章 刑法的基本原则 ◼ 刑法典规定了罪刑法定、适用刑法人人平等、罪刑相适应原则, 但学术上认为除此外还应有主客观相统一,罪责自负、不株连无辜, 惩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等。 ◼ 第一节 罪刑法定原则 ◼ 一、含义,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 二、该原则的渊源、历史发展 ◼ 在君主专制、人治的政治制度下不可能实行此原则。该原则是在 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特权和司法擅断的斗争中提出的,在民主制下才可 能实行。我赞同其理论基础是民主主义和尊重人权。 ◼ 法国1810年刑法典第一次写进了此原则。此后大多数国家纷纷效 仿,在当今世界,各国刑法基本上都规定了此原则。 ◼ 在我国,该原则最早规定在刑法中是清末的《大清新刑律》,国 民党刑法也有类似规定,建国后至1980年以前未实行此原则,1979 年刑法未明文规定此原则,但立法、司法实践基本实行了此原则, 1997年刑法典明确规定了此原则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