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392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2000年第5期 重要性,独立而列为第8章. 系、计算和应用. 5 《不锈钢的金属学问题》 ()引论. 引论 简易材料论 方法 《不锈钢的金属学问题》构成如图6所示的 (2)热力学 关系 体系.在第1章“引言”解释书题之后,分3章, f(T,P.Y)=0 应用 光 分别论述不锈钢的物理、化学和力学问题:第5 (3) (4) (5) (6) 章的“结语”以不锈钢为例,从“特殊”到“一般”, 计算 嫡与 焙与 应变能界面能 尝试阐明3个哲理:(1)科学的发生和发展,一开 结构 结构 与结构与结构 应用 始就是由生产决定的:(2)正确理解不锈钢中金 ()相图与热力学函数 应用 属学问题认识运动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3) 应用基础科学的发展,学科之间的渗透和交叉, (8)非平衡态热力学 开放系 推动了人们对于不锈钢金属学问题的认识. .(9)结论 结论 (1)引言 能量分析方法 方法 1.不锈钢2.金属学问题 图7《材料能量学》的结构 (2) (3) (4) 7《合金相与相变》 组织结构 腐蚀 力学性能 金属物理 金属化学 金属力学 我在这个领域的教学第-线工作30余年, 应邀主编这方面的教学用书,经思考,凝成两点 (5)体会 初步体会四:①发现存在着4个问题,即少而 1.摘要2.结语 精:废旧立新:学以致用:专业课与基础课的结 合.②掌握方法,即为了解决上述4个问题,这 图6《不锈钢的金属学问题》的结构 本教学用书在少而精的原则指导下,强调基础、 应用和方法.本书的结构示于图8. 6《合金能量学》阿及《材料能量学》 )引论 1982年由我首次开设“以能量为线索”的 (2)能量学 《合金热力学》课程,随后依次扩展为《合金能量 学》及《材料能量学》,形成了如图7所示的 (3)合金相及相图 (4)形核 (5)扩散 结构. 相变 第1章引论为“简易材料论”,按照《易传》 物质迁移控制 界面迁移控制 所云:“易一名而含三义:易简一也:变易二也: 热迁移控制 不易三也”,简易地阐明材料学中24个不易的 变易方法一材料(1)、材料问题(2)、推理(3)、性 (6)凝固 (7)脱溶沉淀 ⑧)其他 (9)马氏体转变 能(1)、结构(1)、环境(5)、过程(3)、能量(8),突出能 图8《合金相与相变》的结构 量分析方法的重要性.第2章为经典热力学,处 理能量之间的关系以及能量分析方法在材料学 8 材料的应用与发展” 中的应用.第3至第6章依次地应用统计物理、 固体物理、弹塑性力学及表面科学,分别从结构 国家教委和中国科协决定利用通信卫星开 计算熵、内能、应变能及界面能.第7章讨论相 设“继续教育”节目,本书是关于材料科学和工 图的分析与合成:前者是从相图中的相界线计 程方面的电视教材,它采用从应用到发展的新 算热力学函数:后者则是,从热力学函数的数据 体系:仿照经济学,提出宏观材料学及微观材料 或/和基本参量计算相图.第8章简介非平衡态 学的新概念;全面介绍了材料学的基础知识,论 热力学,第9章总结8类能量分析方法.每一章 述了处理各种材料问题的方法.本书共10章, 都有原理的应用.因此,本书的副题是能量的关 其结构如图9所示.第1章引论,扼要地讨论4一 3 9 2 . 北 京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2 0 0 年 第 5 期 重 要 性 , 独 立 而列 为 第 8 章 . 圈画医盔 5 《不锈钢 的金属 学问题》 ’4] ( 不 锈钢 的金属 学 问题》 构成如 图 6 所示 的 体系 . 在第 1 章 “ 引 言 ” 解释书 题之 后 , 分 3 章 , 分别 论 述不 锈钢 的 物理 、 化 学 和 力 学 问题 ; 第 5 章 的 “ 结 语 ” 以不锈钢 为例 , 从 “ 特殊 ” 到 “ 一 般 ” , 尝试 阐 明 3 个哲理 : ( l) 科学 的发 生和 发展 , 一 开 始 就是 由生产 决定 的 ; (2) 正 确 理解 不 锈钢 中金 属 学 问题 认识运动 的 发展 , 是 非 常重要 的 ; ( 3) 应用 基础科学 的发展 , 学 科之间的渗透和 交叉 , 推动 了 人们 对于 不锈钢 金属 学 问题 的认识 . ( l) 引论 简易材料论 (2 ) 热力学 只双尸 ,均 = 0 ( 3 ) 嫡与 结构 (4 ) 恰 与 结构 ( 5 ) 应变能 与结构 ( 6 ) 界面能 与结构 (7 ) 相图与热力学函数 寺 ( 8 ) 非平衡态热力学 (9) 结论 ( l) 引言 1 . 不锈钢 2 . 金属学 问题 能量分析方法 图 7 《材料 能量学》的结构 组织 结构 金 属物 理 ( 3 ) 腐蚀 金属化学 ( 4 ) 力学性能 金属力学 ( 5 ) 体会 1 . 摘要 2 . 结语 图 6 《不锈钢的金属学问题》 的结构 7 《合金相与相变》 【目 我在这 个领域 的教学 第 一 线工 作 30 余 年 , 应 邀主 编这方面 的教学用书 , 经思 考 , 凝成两 点 初步 体会 〔vl] : ① 发现存在着 4 个 问题 , 即 少而 精 ; 废 旧立新 ; 学 以致用 ; 专业课 与基础课 的结 合 . ② 掌握方法 , 即 为 了解 决上述 4 个 问题 , 这 本教学用 书在少 而 精 的 原 则指 导 下 , 强调 基础 、 应 用 和 方法 . 本 书 的结构 示于 图 8 . 6 《合金 能量 学》 `5] 及 《材料能量学》 `12 19 8 2 年 由我首 次开 设 “ 以 能 量为线索 ” 的 《合金热力学》课程 , 随后 依 次扩展 为《合金能 量 学 》 【5] 及 《材 料能量 学》 ` ,2] , 形 成 了如 图 7 所 示的 结构 . 第 1 章 引论为 “ 简易材料 论 ” , 按照 《易传》 所 云 : “ 易一 名 而 含三义 : 易 简一 也 : 变易二 也 ; 不 易 三也 ” , 简 易 地 阐明材 料学 中 2 4 个 不 易 的 变 易 方法— 材料 ( 1) 、 材 料问 题( 2) 、 推理 (3) 、 性 能 ( 1 ) 、 结 构( 1) 、 环境 ( 5 ) 、 过程 ( 3 ) 、 能 量( 8 ) ,突 出 能 量 分析方法 的 重要 性 . 第 2 章为 经 典热 力学 , 处 理能 量之间 的 关系以及 能量分析方法在材 料学 中的应用 . 第 3 至 第 6 章依 次地应用统计 物理 、 固体物理 、 弹塑 性力学及表面科学 , 分别 从结构 计算嫡 、 内能 、 应变 能及 界面能 . 第 7 章讨 论相 图的分析 与合成 : 前 者 是 从相 图中 的相 界 线计 算热 力 学函 数 ; 后 者 则 是 , 从热力学函 数 的 数据 或 /和 基本参 量 计算相 图 . 第 8 章 简介 非 平 衡态 热 力学 . 第 9 章总 结 8 类 能量分析方 法 . 每 一 章 都有原理的 应用 . 因此 , 本书 的副 题是 能 量的 关 热迁 移控制 物质迁移控制 界面迁移控制 ( 6 ) 凝固 (7) 脱溶沉淀 ( 8 )其他 (9 ) 马氏 体转变 图 8 《合金相与相变)} 的结构 8 材料的应用 与发展` 7 , 国 家教委和 中国科协 决定利用通信卫 星开 设 “ 继续 教育 ” 节 目 , 本书 是关 于 材料科学和 工 程 方面 的 电视教材 . 它 采用 从应 用到发展 的新 体系 ; 仿 照 经济 学 , 提 出宏观材料学及微观材料 学 的新概念 ; 全面 介绍 了材料 学的基础知 识 , 论 述 了处 理 各种材料 问题 的方法 . 本 书共 10 章 , 其结构如 图 9 所示 . 第 1 章 引论 , 扼 要 地讨论 4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