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改变生活的生物技术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卢文涵临床医学(八年制)16301050263 杂交瘤技术制备单抗的最大优点便是可以从特异抗原成分比例极少的抗原 混合物中获得单抗。这是因为,经过克隆筛选(原理中有所解释),可以从产生 各种不同抗体的杂交混合群体中得到产生特异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再经过扩大培 养便能得到大量的、单一的单克隆抗体并投入应用。该技术可满足抗原-抗体反 应高度特异性的需要,因而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市场。 不过我认为,杂交瘤技术在操作上仍存在待改进之处。在介绍其原理时,我 曾提到使用仙台病毒或聚乙二醇诱导细胞融合时会出现得到非指定细胞的情况, 即获得B细胞融合细胞、骨髓瘤细胞融合细胞,且融合细胞数不定。两种单一的 融合细胞可用筛选方法进行筛选,但是对于若干B细胞与若干骨髓瘤细胞融合成 的细胞,我们又该如何筛选?这些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会有所不同,那么这是否 会影响到下一阶段的克隆培养以及之后的抗体表达?这些都是杂交瘤技术待解 决的一些问题。 杂交瘤技术展望 虽然杂交瘤技术存在一定的问题,但现如今该技术已较为成熟,其所制备的 单克隆抗体也已在多个领域投入应用。杂交瘤技术的发明毋庸置疑是免疫技术发 展过程中的一块丰碑,其对人类发展和科学进步所起的积极的推动作用是无法估 量的。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该技术将被不断优化,或许将来还会出现新 的、能够替代该技术的、更为先进、优越的技术。让我们拭目以待 马晓慧,郭燕.浅析仙台病毒的结构及诱导细胞融合的机制[J].读与写:上,下旬,2016,13(2 方之平,孙深,细胞融合技术.淄博师专学报,1995,2:52-54 葛红霞.单克隆抗体技术及其应用[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7(3):9-10. 傅翠娥,陈采华,蒋柏鸣,等.单克隆抗体应用于 ELISA诊断猪弓形虫病的硏究[冂.中国兽医杂志 (8) 吴相钰,刘恩山.高中生物学.现代生物科技专题,2014,10:32-33.改变生活的生物技术 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 卢文涵 临床医学(八年制)16301050263 4 杂交瘤技术制备单抗的最大优点便是可以从特异抗原成分比例极少的抗原 混合物中获得单抗。这是因为,经过克隆筛选(原理中有所解释),可以从产生 各种不同抗体的杂交混合群体中得到产生特异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再经过扩大培 养便能得到大量的、单一的单克隆抗体并投入应用。v该技术可满足抗原-抗体反 应高度特异性的需要,因而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市场。 不过我认为,杂交瘤技术在操作上仍存在待改进之处。在介绍其原理时,我 曾提到使用仙台病毒或聚乙二醇诱导细胞融合时会出现得到非指定细胞的情况, 即获得 B 细胞融合细胞、骨髓瘤细胞融合细胞,且融合细胞数不定。两种单一的 融合细胞可用筛选方法进行筛选,但是对于若干 B 细胞与若干骨髓瘤细胞融合成 的细胞,我们又该如何筛选?这些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会有所不同,那么这是否 会影响到下一阶段的克隆培养以及之后的抗体表达?这些都是杂交瘤技术待解 决的一些问题。 杂交瘤技术展望 虽然杂交瘤技术存在一定的问题,但现如今该技术已较为成熟,其所制备的 单克隆抗体也已在多个领域投入应用。杂交瘤技术的发明毋庸置疑是免疫技术发 展过程中的一块丰碑,其对人类发展和科学进步所起的积极的推动作用是无法估 量的。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该技术将被不断优化,或许将来还会出现新 的、能够替代该技术的、更为先进、优越的技术。让我们拭目以待。 i 马晓慧, 郭燕. 浅析仙台病毒的结构及诱导细胞融合的机制[J]. 读与写:上,下旬, 2016, 13(2). ii 方之平, 孙深. 细胞融合技术. 淄博师专学报,1995,2:52-54 iii 葛红霞. 单克隆抗体技术及其应用[J].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07(3):9-10. iv 傅翠娥, 陈采华, 蒋柏鸣,等. 单克隆抗体应用于 ELISA 诊断猪弓形虫病的研究[J]. 中国兽医杂志, 1987(8). v 吴相钰,刘恩山. 高中生物学.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2014,10:32-33
<<向上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