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周佩玲等:非均质孔隙率采空区氧化升温规律四维动态模拟 ·1351· 采空区遗煤自燃是煤矿灾害的主要来源之一,严 尼乌斯活化能,由化学动力学实验可以得到:T是温 重威胁煤矿安全生产-.采空区遗煤的自燃是受漏 度,K;n是反应级数,煤和其他含碳材料低温氧化,n 风、氧化放热、瓦斯涌出、工作面推进等多因素作用的 的取值范围为0.5~1,取一般经验值为1,这也符合我 结果.其中,工作面的动态推进是影响采空区遗煤自 国的煤体参数.因此,煤氧反应的速率方程为式 燃的重要因素.目前,国内外学者在煤氧复合反应 (2).通过用户自定义函数开源编程将反应速率加载 的基础上,建立了三维采空区自燃数学模型,运用多 至Fluent多场耦合数学模型中. 场耦合的方法,研究了U型通风三维采空区自然发火 r=ACo.exp (-E/RT). (2) 规律.李宗翔等B,刀开发了G3程序对采空区进行动态 煤氧反应放出热量,采空区散热量主要是由于漏 模拟,描述了U型采空区工作面推进过程中采空区内 风流的存在,受进回风巷压差及风量的影响,煤氧低温 漏风流态等分布规律;时国庆等圆利用Fluent中的用 氧化初期,则能量输运方程四为 户自定义函数(UDF)导入随时间变化的动属性,在定 网格的条件下对采空区的氧浓度场进行数值模拟;对 epn()p. dt 于有尾巷存在的U+L型通风采空区的研究,杨胜强 和邵昊等9-0运用Fluent软件就尾巷对采空区流场和 +"哥+u)= dy 瓦斯涌出的影响方面进行了研究 上述对采空区流场或温度场的研究都建立在静 ()+0c,n. (3) 态的基础上,有关于工作面推进的研究也是假设采 式中:是孔隙率:P和p.分别是气体和固体的密度, 空区实体是静态的,与时间相关的属性只是在定区 gcm3:c和ce分别是气体和固体的比热容,J·g· 域内的变化,即可研究采空区内固相煤体并没有变 K1;1为时间,s;入是煤基有效导热系数,入,和入.分别 化,是实际情况的一种假设:同时,研究对象都是· 是空气和煤的导热系数,J小cmsK:Q(C,T)是 型通风采空区,对于+L通风采空区的研究仅做到 煤氧反应的反应热,与温度和氧气浓度及比表面积有 对流场的稳态研究,没有对升温过程的进一步研究 关,所以有 成果.然而,实际的采空区是受空间和时间动态变化 入m=e入.+(1-e)·A.,Q(C,T)=H..C.r-S 影响的非稳态结果,工作面后煤岩不断垮落,采空区 其中H,为标准生成焓,kJ·mol:对于单个球形小颗粒 不断扩大,孔隙率不仅在空间上具有非均质性,而且 随时间不断变化,从而影响采空区内的传热和传质 的比表面积5。==合D是粒子的直径,V和S分 过程.工作面的动态推进对温度场及氧浓度场的影 别是理想球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而对于单元体而言,比 响最大,而对其他场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2-切.因 此,本文基于山西某矿的现场要求,利用Fluent中的 表面积=1-8)二, ,所以S=61-ea D 动网格模型,实现采空区工作面的动态推进,该模型 煤矿现场广泛采用C0作为煤自燃早期识别与预 具备动网格动属性及动边界条件:同时,运用用户自 测的标志性气体.根据传质学理论,采空区内气体组 定义函数将煤氧反应动力学机理及孔隙率与空间、 分方程为国: 时间的函数导入luent中,建立具有尾巷的U+L型 a(pC,) div (puC,)div (D,grad (pC,))+P.(4) 采空区,对该矿孔隙率的非均质性和动态推进采空 at 区氧化升温过程进行研究:最后,通过现场测温数据 式中,C为s组分气体的质量分数:u是流经单元体 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 的气体流速,m·s;D,为该组分的扩散系数,cm2· 1采空区非稳态四维动态模型 s:P,为该组分在体系内单位时间单位体积的质量 变化率(即0,或C0的变化量).通过用户自定义函 1.1采空区煤低温氧化动力学数学模型的建立 数将P,作为源项编入数学模型中进行解算,本文将 煤氧发生低温氧化,消耗氧气,产生热量,产生 煤与氧气在低温条件下的氧化视为主要是化学反 C0,C0,等,是一个复杂的氧化动力学过程4.根 应,所以O2的消耗和C0的产生符合以下公式: 据煤氧化学反应动力学中的反应速率方程: Souce_O2 =-0.032r:Source_CO =0.056r,r(1) r=ACo.exp (E/RT). (1) 的反应速率. 式中:化学反应速率r是反应物的函数,kmol·m3· 为了研究采空区遗煤的低温氧化规律,假定采空 s:A是反应指前因子,C。,是氧气质量分数;E为阿累 区是由破碎的岩体和遗煤组成,数学模型为:周佩玲等: 非均质孔隙率采空区氧化升温规律四维动态模拟 采空区遗煤自燃是煤矿灾害的主要来源之一,严 重威胁煤矿安全生产[1--2]. 采空区遗煤的自燃是受漏 风、氧化放热、瓦斯涌出、工作面推进等多因素作用的 结果. 其中,工作面的动态推进是影响采空区遗煤自 燃的重要因素[3--5]. 目前,国内外学者在煤氧复合反应 的基础上,建立了三维采空区自燃数学模型[6],运用多 场耦合的方法,研究了 U 型通风三维采空区自然发火 规律. 李宗翔等[3,7]开发了 G3 程序对采空区进行动态 模拟,描述了 U 型采空区工作面推进过程中采空区内 漏风流态等分布规律; 时国庆等[8]利用 Fluent 中的用 户自定义函数( UDF) 导入随时间变化的动属性,在定 网格的条件下对采空区的氧浓度场进行数值模拟; 对 于有尾巷存在的 U + L 型通风采空区的研究,杨胜强 和邵昊等[9--11]运用 Fluent 软件就尾巷对采空区流场和 瓦斯涌出的影响方面进行了研究. 上述对采空区流场或温度场的研究都建立在静 态的基础上,有关于工作面推进的研究也是假设采 空区实体是静态的,与时间相关的属性只是在定区 域内的变化,即可研究采空区内固相煤体并没有变 化,是实际情况的一种假设; 同时,研究对象都 是 U 型通风采空区,对于 U + L 通风采空区的研究仅做到 对流场的稳态研究,没有对升温过程的进一步研究 成果. 然而,实际的采空区是受空间和时间动态变化 影响的非稳态结果,工作面后煤岩不断垮落,采空区 不断扩大,孔隙率不仅在空间上具有非均质性,而且 随时间不断变化,从而影响采空区内的传热和传质 过程. 工作面的动态推进对温度场及氧浓度场的影 响最大,而对其他场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12--13]. 因 此,本文基于山西某矿的现场要求,利用 Fluent 中的 动网格模型,实现采空区工作面的动态推进,该模型 具备动网格动属性及动边界条件; 同时,运用用户自 定义函数将煤氧反应动力学机理及孔隙率与空间、 时间的函数导入 Fluent 中,建立具有尾巷的 U + L 型 采空区,对该矿孔隙率的非均质性和动态推进采空 区氧化升温过程进行研究; 最后,通过现场测温数据 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 1 采空区非稳态四维动态模型 1. 1 采空区煤低温氧化动力学数学模型的建立 煤氧发生低温氧化,消耗氧气,产生热 量,产 生 CO、CO2 等,是一个复杂的氧化动力学过程[14--15]. 根 据煤氧化学反应动力学中的反应速率方程: r = ACn O2 exp( - E /RT) . ( 1) 式中: 化学 反 应 速 率 r 是 反 应 物 的 函 数,kmol·m - 3· s - 1 ; A 是反应指前因子,CO2 是氧气质量分数; E 为阿累 尼乌斯活化能,由化学动力学实验可以得到; T 是温 度,K; n 是反应级数,煤和其他含碳材料低温氧化,n 的取值范围为 0. 5 ~ 1,取一般经验值为 1,这也符合我 国的煤体参数[16]. 因此,煤氧反应的速率方程为式 ( 2) . 通过用户自定义函数开源编程将反应速率加载 至 Fluent 多场耦合数学模型中. r = ACO2 exp( - E /RT) . ( 2) 煤氧反应放出热量,采空区散热量主要是由于漏 风流的存在,受进回风巷压差及风量的影响,煤氧低温 氧化初期,则能量输运方程[12]为 [ερg cpg + ( 1 - ε) ρc cpc ]T t + ρg cpg ( μ T x + ν T y + ω T  ) z = λeff (  2 T x 2 +  2 T y 2 +  2 T z 2 ) + Q( C,T) . ( 3) 式中: ε 是孔隙率; ρg和 ρc分别是气体和固体的密度, g·cm - 3 ; cpg和 cpc分别是气体和固体的比热容,J·g - 1· K - 1 ; t 为时间,s; λeff是煤基有效导热系数,λg和 λc分别 是空气和煤的导热系数,J·cm - 1·s - 1·K - 1 ; Q( C,T) 是 煤氧反应的反应热,与温度和氧气浓度及比表面积有 关,所以有 λeff = ελg + ( 1 - ε)·λc,Q( C,T) = Hs ·C·r·Sex . 其中 Hs为标准生成焓,kJ·mol - 1 ; 对于单个球形小颗粒 的比表面积 Sex = S' V' = 6 D ,D 是粒子的直径,V'和 S'分 别是理想球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而对于单元体而言,比 表面积 S V = ( 1 - ε)·S' V',所以 Sex = 6( 1 - ε) D [14] . 煤矿现场广泛采用 CO 作为煤自燃早期识别与预 测的标志性气体. 根据传质学理论,采空区内气体组 分方程为[13]: ( ρCs ) t + div( ρuCs ) = div( Dsgrad( ρCs ) ) + Ps . ( 4) 式中,Cs为 s 组分气体的质量分数; u 是流经单元体 的气体流 速,m·s - 1 ; Ds 为该 组 分 的 扩 散 系 数,cm2 · s - 1 ; Ps为该组分在体系内单位时间单位体积的质量 变化率( 即 O2 或 CO 的变化量) . 通过用户自定义函 数将 Ps作为源项编入数学模型中进行解算,本文将 煤与氧气在低温条件下的氧化视为主要是化学反 应,所 以 O2 的 消 耗 和 CO 的 产 生 符 合 以 下 公 式: Souce_O2 = - 0. 032r; Source_CO = 0. 056r,r 为( 1) 中 的反应速率. 为了研究采空区遗煤的低温氧化规律,假定采空 区是由破碎的岩体和遗煤组成,数学模型为: · 1531 ·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