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用天正CAD可为各种文档绘制插图 建立外荷载与塑性铰线上极限弯矩之间的关系式,据此求出各塑性铰线上的弯矩,即为 各截面配筋计算的弯矩设计值 2.3.2双向板支承梁的计算 荷载 支承双向板的梁除承受梁的自重 (均布荷载)和直接作用于梁上的荷载 (均布荷载、集中荷载)外,还承受双 向板传来的荷载。双向板上的荷载沿两 个方向按最短路线原则传递到四边支承 梁上。因此,短边支承梁上承受板传来 TMI 的三角形分布荷载,长边支承梁则承受 LX 梯形分布荷载,如图2-3所示。其最大 值为 q=(g+q)l/2 图23 、内力 支承梁的内力可按弹性理论和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调幅法计算。按弹性方法计算时,对于 均布荷载作用的情况,其跨中和支座截面的内力计算与“222”节次梁的弹性计算法完全相 同。对于三角形或梯形分布荷载作用的情况,若为简支梁可按实际荷载直接计算梁的内力。12 • 用天正CAD可为各种文档绘制插图 建立外荷载与塑性铰线上极限弯矩之间的关系式,据此求出各塑性铰线上的弯矩,即为 各截面配筋计算的弯矩设计值。 2. 3. 2 双向板支承梁的计算 一、 荷载 支承双向板的梁除承受梁的自重 (均布荷载)和直接作用于梁上的荷载 (均布荷载、集中荷载)外,还承受双 向板传来的荷载。双向板上的荷载沿两 个方向按最短路线原则传递到四边支承 梁上。因此,短边支承梁上承受板传来 的三角形分布荷载,长边支承梁则承受 梯形分布荷载,如图 2-3 所示。其最大 值为: ( ) 2 ' y q = g + q l (2-7) 二、 内力 支承梁的内力可按弹性理论和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调幅法计算。按弹性方法计算时,对于 均布荷载作用的情况,其跨中和支座截面的内力计算与“2.2.2”节次梁的弹性计算法完全相 同。对于三角形或梯形分布荷载作用的情况,若为简支梁可按实际荷载直接计算梁的内力。 图 2-3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