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878 地理学报 65卷 既有经济效益又能保护生态环境的“双赢”目标的水资源高效与可持续利用的示范性科技 成果。在水资源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综合研究方面,发挥两国专家在该领域的研究 基础、人才队伍和学科交叉多方面的优势,促进中澳水资源研究计划的合作与交流,培养 国际领衔的优秀科技人才,占领水资源研究的国际研究前沿。这对提高我国水资源研究与 管理的自主创新能力,解决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水资源瓶颈问题,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 意义。澳方率先资助36万澳元的合作研究启动经费,随后双方先后共同承担科技部国际 合作重点项目“华北农业区与澳M-D流域水资源安全与环境可持续性研究”、科学院重点 国际合作项目“中一澳代表性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综合管理比较研究”等项目。此 外,联合中心还每年定期举办双边研讨会、人员互访和研究生联合培训等活动。 (2)中国科学院一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城市可持续性联合研究中心(CAS- ASU Joint Research Center on Urban Sustainability)是2006年由时任中科院资环局局长的傅伯杰研究 员和亚利桑那州立大学 John Fink副校长共同签署,下设城市化过程与可持续性实验室和 城市生态研究实验室,分别挂靠地理资源所和生态中心。目前,双方定期举办双边专题研 会,共同承担有关城市发展和管理方面的合作研究。该联合中心目前参与了一些国际城 市的规划和咨询项目,计划将联合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和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 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两个平台,借鉴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开发的城市化发展情景模拟系统和 演示设备,对我国各功能区和大都市群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在全球变化和不同政策干预条 件下进行情景预测,为政府部门进行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2007年科技部在地理资源所三个挂靠办公室:(1)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中国全 国委员会( CNC-IGBP);(2)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 (CNC-HDP)秘书处;(3)中国科协联合国环境咨商委员会( WGUNEC-CAST。在这三个 机构的基础上,批准挂牌建立国家级“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三年来,该研究中心依托我国全球环境变化研究领域的高级管理者、权威科学家和一 线工作者,利用以上3个学术组织业已形成的辐射网络,广泛联系国内外全球环境变化领 域的政府官员、科研人员和社会活动者,形成了“高层次和广泛性特色皆突出、且紧密 结合”的组织模式和“上下联动、内外联通”的多维网络平台功能 通过这个平台,由我国科学家首次主导建立了国际核心科学计划,“综合风险防范 RG)”,被列为IHDP未来新设立的核心计划的第一项。同时,举办多种形式的国际研讨 会和lGBP、IHDP科学委员会,让世界更多的科学家了解中国,听到中国学术界的声音。 借助该研究中心,地理资源所承担了若干个国家重点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如“鄱阳湖 流域生态系统综合治理硏究”、“中德全球环境变化联合硏究”和“京津超大城市区环境变 化—健康风险与控制关键技术研究”等。通过这些项目合作,引进、消化和吸收了国外先 进研究成果和技术手段,利用国外智力资源,提升我国科学家创新能力,推动我国的可持 续发展。 4国际人才计划 在未来科技竞争的各投入要素中,人才是第一位的。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的早期,主 要通过海外华人或留学归国人员,大量引进国外先进理念和技术方法。现阶段,地理资源 所坚持以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对外籍高端人才的引进和国际型将帅人才的 推出,努力营造国际化研究所的文化氛围,积极引进国际创新人才与智力资源为我所用 同时努力培养本所国际型年轻科学家。目前实施的国际人才计划包括推出和引进两部分。 41国际人才培养与推出计划 4』11国际组织任职人员资助计划地理资源所活跃着一批在国际科技舞台上的科学地 理 学 报 65 卷 7期 既有经济效益又能保护生态环境的“双赢”目标的水资源高效与可持续利用的示范性科技 成果。在水资源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综合研究方面,发挥两国专家在该领域的研究 基础、人才队伍和学科交叉多方面的优势,促进中澳水资源研究计划的合作与交流,培养 国际领衔的优秀科技人才,占领水资源研究的国际研究前沿。这对提高我国水资源研究与 管理的自主创新能力,解决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水资源瓶颈问题,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 意义。澳方率先资助36万澳元的合作研究启动经费,随后双方先后共同承担科技部国际 合作重点项目“华北农业区与澳M-D流域水资源安全与环境可持续性研究”、科学院重点 国际合作项目“中—澳代表性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综合管理比较研究”等项目。此 外,联合中心还每年定期举办双边研讨会、人员互访和研究生联合培训等活动。 (2) 中国科学院—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城市可持续性联合研究中心 (CAS-ASU Joint Research Center on Urban Sustainability) 是2006年由时任中科院资环局局长的傅伯杰研究 员和亚利桑那州立大学John Fink副校长共同签署,下设城市化过程与可持续性实验室和 城市生态研究实验室,分别挂靠地理资源所和生态中心。目前,双方定期举办双边专题研 讨会,共同承担有关城市发展和管理方面的合作研究。该联合中心目前参与了一些国际城 市的规划和咨询项目,计划将联合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和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 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两个平台,借鉴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开发的城市化发展情景模拟系统和 演示设备,对我国各功能区和大都市群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在全球变化和不同政策干预条 件下进行情景预测,为政府部门进行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2007年科技部在地理资源所三个挂靠办公室:(1) 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中国全 国 委 员 会 (CNC-IGBP); (2) 国 际 全 球 环 境 变 化 人 文 因 素 计 划 中 国 国 家 委 员 会 (CNC-IHDP) 秘书处;(3) 中国科协联合国环境咨商委员会 (WGUNEC-CAST)。在这三个 机构的基础上,批准挂牌建立国家级“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三年来,该研究中心依托我国全球环境变化研究领域的高级管理者、权威科学家和一 线工作者,利用以上3个学术组织业已形成的辐射网络,广泛联系国内外全球环境变化领 域的政府官员、科研人员和社会活动者,形成了 “高层次和广泛性特色皆突出、且紧密 结合”的组织模式和“上下联动、内外联通”的多维网络平台功能。 通过这个平台,由我国科学家首次主导建立了国际核心科学计划,“综合风险防范 (IRG)”,被列为IHDP未来新设立的核心计划的第一项。同时,举办多种形式的国际研讨 会和IGBP、IHDP科学委员会,让世界更多的科学家了解中国,听到中国学术界的声音。 借助该研究中心,地理资源所承担了若干个国家重点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如“鄱阳湖 流域生态系统综合治理研究”、“中德全球环境变化联合研究”和“京津超大城市区环境变 化—健康风险与控制关键技术研究”等。通过这些项目合作,引进、消化和吸收了国外先 进研究成果和技术手段,利用国外智力资源,提升我国科学家创新能力,推动我国的可持 续发展。 4 国际人才计划 在未来科技竞争的各投入要素中,人才是第一位的。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的早期,主 要通过海外华人或留学归国人员,大量引进国外先进理念和技术方法。现阶段,地理资源 所坚持以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对外籍高端人才的引进和国际型将帅人才的 推出,努力营造国际化研究所的文化氛围,积极引进国际创新人才与智力资源为我所用, 同时努力培养本所国际型年轻科学家。目前实施的国际人才计划包括推出和引进两部分。 4.1 国际人才培养与推出计划 4.1.1 国际组织任职人员资助计划 地理资源所活跃着一批在国际科技舞台上的科学 878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