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图78体温调节自动控制示意图 (一)温度感受器 1.外周温度感受器:皮肤、粘膜和内脏中的冷觉、温 感受器。实质为游历的神经未梢。 中極性温度感受器:脊髓、延髓、脑干、下丘脑中的 品度敏感性神经元。 实验发现,视前区ˉ下丘脑前部( preoptic- anterior hypothalamus,POAH局部加温或冷刺激,可引起动物散热反 应或产热增加。电生理方法记录神经元单位放电,发现存在着两种温度敏感性神经元既热敏神经元和冷敏神经元。 放电频 下丘脑 38°C 389C 396°C 366C 图7-10下丘脑局部加温时热敏神经元放电的记录(上)和呼吸曲线(下)(猫 热敏神经元的放 电频率随温度升高 而增加;冷敏神经 元则随着温度的降 低而放电增加。脑 组织温度仅0.1的 变化,两种神经元 的放电即有明显变 化(一)温度感受器 1. 外周温度感受器: 皮肤、粘膜和内脏中的冷觉、温 觉感受器。实质为游历的神经末梢。 2. 中枢性温度感受器:脊髓、延髓、脑干、下丘脑中的 温度敏感性神经元。 实验发现,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reoptic-anterior hypothalamus, PO/AH) 局部加温或冷刺激,可引起动物散热反 应或产热增加。电生理方法记录神经元单位放电,发现存在着两种温度敏感性神经元既热敏神经元和冷敏神经元。 热敏神经元的放 电频率随温度升高 而增加;冷敏神经 元则随着温度的降 低而放电增加。脑 组织温度仅 0.1的 变化,两种神经元 的放电即有明显变 化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