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156 工程科学学报,第43卷,第1期 态观测器的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方法,保证 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RBF)神经网络的边界控 了系统在受到多次干扰和测量噪声的影响下,也 制处理输入端死区,文献[58]提出了一种新的死 能快速准确地抑制软管的振动,是一种主动控制 区补偿方法来补偿未知的死区非线性,采用基于 策略.文献[48]进一步对PMSM卷轴系统进行研 Nussbaum函数的方法来处理输入约束,并引入 究,通过为误差信号的鲁棒积分设计反馈控制,结 Barrier Lyapunov函数来保证系统状态满足约束条 合扩展状态观测器提出了一种不依赖于无角速度 件.然而,文献[51)和[58]并没有考虑软管长度变 测量的主动控制方案,从而抑制柔性加油软管的 化对系统控制的影响,基于此,文献29]通过引入 振动.大量的仿真结果证实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物质导数的概念,建立变长度软管的动力学模型, 3.22基于DPS的振动抑制 采用反步法设计边界控制策略,并用Lyapunov直 基于DPS的振动抑制研究不局限于耦合过程, 接法证明系统的稳定性.文献所提出的方法解决 通过控制施加位置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边 了变长度软管在输入饱和情况下的振动抑制问 界控制9-s训、分布式控制52-5)和点控制54-5其 题.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中,边界控制是一种适用于系统精度分析和控制 以上的研究相辅相成、互相补充,共同完善空 器实现的实用控制方法.使用边界控制时,只需在 中加油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软管振动抑制方案,促 边界处加装执行器和极少数的传感器,系统动态 进空中加油技术向更成熟的方向发展 模型不受影响5因此,边界控制在实际工程中具 3.3可控锥套 有诸如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和成本低等明显优势, 锥套加装在软管尾部,软管的摆动必然也体 但边界控制律的设计相对复杂 现在锥套上,且锥套是探头直接捕获的目标,锥套 边界控制通过在软管的始端或末端施加控制 的可控性和AAR的成功率直接相关.因此越来越 力,达到抑制软管振动的目标.文献[28]将软管受 多研究者将目光投向锥套的控制设计上,通过分 到的分布式扰动和边界扰动纳入系统模型,针对 析锥套的气动特性,人们逐渐探索出包含控制面 大气湍流对执行器产生的干扰,提出了一种含有 法在内的几种控制方法,常见的可控锥套结构如 扰动观测器的边界控制策略来保证软管的振动被 图7所示 有效抑制.考虑到工程实际中可能出现的输入饱 控制面法是一种提供控制力较为显著的方法 和问题,文献[51]基于反步法设计了一种边界控 这一方法最初在1977年进行研究,对锥套加以前 制律,能够有效抑制软管的振动,通过将仿真结果 缘控制,用遥控操作的控制面取代了座舱盖,如 与传统比例-微分(Proportional--differential,PD) 图7(a)所示.在随后的飞行试验中成功地让锥套 控制相比较,表明了该控制策略具有更优异的控 实现了定向运动,但锥套在实验过程中也不停地 制效果.为解决输入端死区、输入饱和和部分状 做翻滚运动.人们认为这令人意外的翻滚运动是 态约束的非线性问题,文献[5刀采用基于径向基 尾翼涡流和襟翼偏转引起的滚转力矩共同作用的 (a) (b) Control flaps Control surface Leading-edge (c) (d) strut Trailing-edge strut Strut manipulation Canopy 图7可控锥套.(a)支柱安装控制面:(b)中间控制活板:(c)阻流板:(d)林冠控制例 Fig.7 Controllable drogue:(a)strut-mounted control surfaces,(b)mid-section flaps (c)spoilers,(d)canopy manipulation态观测器的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方法,保证 了系统在受到多次干扰和测量噪声的影响下,也 能快速准确地抑制软管的振动,是一种主动控制 策略. 文献 [48] 进一步对 PMSM 卷轴系统进行研 究,通过为误差信号的鲁棒积分设计反馈控制,结 合扩展状态观测器提出了一种不依赖于无角速度 测量的主动控制方案,从而抑制柔性加油软管的 振动. 大量的仿真结果证实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3.2.2    基于 DPS 的振动抑制 基于 DPS 的振动抑制研究不局限于耦合过程, 通过控制施加位置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边 界控制[49−51]、分布式控制[52−53] 和点控制[54−55] . 其 中,边界控制是一种适用于系统精度分析和控制 器实现的实用控制方法. 使用边界控制时,只需在 边界处加装执行器和极少数的传感器,系统动态 模型不受影响[56] . 因此,边界控制在实际工程中具 有诸如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和成本低等明显优势, 但边界控制律的设计相对复杂. 边界控制通过在软管的始端或末端施加控制 力,达到抑制软管振动的目标. 文献 [28] 将软管受 到的分布式扰动和边界扰动纳入系统模型,针对 大气湍流对执行器产生的干扰,提出了一种含有 扰动观测器的边界控制策略来保证软管的振动被 有效抑制. 考虑到工程实际中可能出现的输入饱 和问题,文献 [51] 基于反步法设计了一种边界控 制律,能够有效抑制软管的振动,通过将仿真结果 与传统比例–微分(Proportional–differential, PD) 控制相比较,表明了该控制策略具有更优异的控 制效果. 为解决输入端死区、输入饱和和部分状 态约束的非线性问题,文献 [57] 采用基于径向基 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 RBF)神经网络的边界控 制处理输入端死区,文献 [58] 提出了一种新的死 区补偿方法来补偿未知的死区非线性,采用基于 Nussbaum 函数的方法来处理输入约束 ,并引入 Barrier Lyapunov 函数来保证系统状态满足约束条 件. 然而,文献 [51] 和 [58] 并没有考虑软管长度变 化对系统控制的影响,基于此,文献 [29] 通过引入 物质导数的概念,建立变长度软管的动力学模型, 采用反步法设计边界控制策略,并用 Lyapunov 直 接法证明系统的稳定性. 文献所提出的方法解决 了变长度软管在输入饱和情况下的振动抑制问 题. 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以上的研究相辅相成、互相补充,共同完善空 中加油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软管振动抑制方案,促 进空中加油技术向更成熟的方向发展. 3.3    可控锥套 锥套加装在软管尾部,软管的摆动必然也体 现在锥套上,且锥套是探头直接捕获的目标,锥套 的可控性和 AAR 的成功率直接相关. 因此越来越 多研究者将目光投向锥套的控制设计上,通过分 析锥套的气动特性,人们逐渐探索出包含控制面 法在内的几种控制方法,常见的可控锥套结构如 图 7 所示. 控制面法是一种提供控制力较为显著的方法. 这一方法最初在 1977 年进行研究,对锥套加以前 缘控制,用遥控操作的控制面取代了座舱盖,如 图 7(a)所示. 在随后的飞行试验中成功地让锥套 实现了定向运动,但锥套在实验过程中也不停地 做翻滚运动. 人们认为这令人意外的翻滚运动是 尾翼涡流和襟翼偏转引起的滚转力矩共同作用的 (a) (b) (c) (d) Control surface Control flaps Leading-edge strut Trailing-edge strut Strut manipulation Canopy 60° 30° 图 7    可控锥套. (a)支柱安装控制面;(b)中间控制活板;(c)阻流板;(d)林冠控制[64] Fig.7    Controllable drogue: (a) strut-mounted control surfaces; (b) mid-section flaps; (c) spoilers; (d) canopy manipulation[64] · 156 · 工程科学学报,第 43 卷,第 1 期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