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7期 叶根喜等:边角煤高回收率高效开采工艺设计与优化 .657. n(L-Locot a)Bicot aLLocot a) 式(3)中对应的计算值 120 Ve Tm Bcos nBicot 由式(3)分析可知,n越大,T1越小,P越大,即 K1-K2n十K3/n (3) 一次增接支架数越多,回采效率就越高。I,Ⅱ,Ⅲ 其中,T1为采完I区所用时间,d;K1、K2和K3为 区相关参数的量化如表1. 表1“弧形”工作面工艺参数量化 Table 1 The technological parameters of arc-face 参数名称 量化值 参数名称 量化值 边窝间距/m nBicot a 切眼、收尾长度/m40 增接支架次数 N=LI-Locot a 撒支架次数 M=(H40)cos8 nBicot a B3 左侧壁长/m cos Bzin.5-B sin40° 每次撒支架数 M=56 右侧壁长/m ↓,=B1msa+B2sina十0.5-B3 sin Ⅱ区回采时间/d HL2 T2=60VeTm Bcos 撒架间距/m l区回采时间/d T=L-40to)m3+H10m22 B3 B3 注:B2为支架长度,m:B3为上顺槽宽度,m:L2为Ⅱ区沿工作面推进方向长度,m:L3为Ⅲ区沿工作面推进方向长度,m;P为Ⅲ区顺槽倾 角;H为Ⅱ区工作面的水平投影长度,m;2为撒一次支架所耗工时,h 2.2约束函数量化 (x-B3/cos=0 2.2.1安全约束 得到x=B3/cos中,即: 从安全角度考虑,最大悬顶长度一般要控制在 no=(B3-0.5)cos a/B1 (9) 9m之内,同时考虑避免边窝因重叠而形成的大面 其中,0为满足成本最低条件下一次增接支架数; 积悬顶[8),有下面约束关系: H。为割煤高度,m, nBicosaBzsina0.59 cos 因为其二阶导数dF/x2>0,所以,x= nBcosBasinsin40'sin0.5B B3/cos中是F的极小值,即说明函数F在(0, sin40°cos中 B3/cos中)内递减,在(B3/cos中,9)内递增,即有: (4) n=0时,投资成本最低: 解得安全约束下n的范围为: n<o时,回采效率随n的减少而降低,投资 n∈ B3-sin40'sin a-B2sin a-0.5 成本随n的减少而增加: B1(cosa-sin40°cosp) n>no时,回采效率随n的增大而增大,投资 9cos0.5-B2sina 成本随n的增大而减小. Bicos a (5) 如果n的范围在式(5)结果的范围之内,可按 2.2.2成本约束 四舍五入的原则取值, 以边窝开挖工程量作为成本约束,有: 2.3整体优化 F=SHeN/cos中 (6) 2.3.1优化分析 s=f(x)= 从回采总时间T=T1十T2十T3中可以得出, 0.5(cot40+cot a)(x-B3/cos)2 (x<9m) 在整个回采期间,回采效率的优化关键在I区,而一 (7) 次增接支架数n是回采效率优化的核心,结合式 其中,F为开挖成本;x为悬顶长度 (5)和式(9),n的最优值范围为: 把式(7)和表1中N代入式(6)得到: (B3-0.5)cosa F=0.5 He Bi(cot40cot a)(L1-locot a)x n∈max Bi (x-B3/cos中)2 B3-sin40'sin a-B2sin a-0.5 (x-B3/cosB3-0.5)cosa (8) B1(cosa一sin40°cosP) 其一阶导数: 8.5-B2sin a dFB(coco)(L-loeota)x Bicos a (10) dx cos a 综合以上计算分析:在回收率一定情况下,如果n( L1— L0cotα)B1cotα 120V c T m Bcos● + t1( L1— L0cotα) nB1cot● = K1— K2n+ K3/n (3) 其中‚T1 为采完Ⅰ区所用时间‚d;K1、K2 和 K3 为 式(3)中对应的计算值. 由式(3)分析可知‚n 越大‚T1 越小‚P 越大‚即 一次增接支架数越多‚回采效率就越高.Ⅰ‚Ⅱ‚Ⅲ 区相关参数的量化如表1. 表1 “弧形”工作面工艺参数量化 Table1 The technological parameters of arc-face 参数名称 量化值 边窝间距/m l1= nB1cotα 增接支架次数 N= L1— L0cotα nB1cotα 左侧壁长/m lz= nB1cosα+ B2sinα+0∙5— B3 sin40° 右侧壁长/m ly= nB1cosα+ B2sinα+0∙5— B3 sinα 撤架间距/m l2= B3 sinβ 参数名称 量化值 切眼、收尾长度/m 40 撤支架次数 M= ( H—40)cosβ B3 每次撤支架数 N1= B3 cosβB1 Ⅱ区回采时间/d T2= HL2 60V c T m Bcos● Ⅲ区回采时间/d T3= ( L3—40cotα)sinβ B3 + ( H—40)cosβ B3 t2 注:B2 为支架长度‚m;B3 为上顺槽宽度‚m;L2 为Ⅱ区沿工作面推进方向长度‚m;L3 为Ⅲ区沿工作面推进方向长度‚m;β为Ⅲ区顺槽倾 角;H 为Ⅱ区工作面的水平投影长度‚m;t2 为撤一次支架所耗工时‚h. 2∙2 约束函数量化 2∙2∙1 安全约束 从安全角度考虑‚最大悬顶长度一般要控制在 9m 之内‚同时考虑避免边窝因重叠而形成的大面 积悬顶[8]‚有下面约束关系: nB1cosα+B2sinα+0∙5 cos● <9 nB1cosα+B2sinα+sin40°sinα+0∙5—B3 sin40°cos● < nB1 (4) 解得安全约束下 n 的范围为: n∈ B3—sin40°sinα—B2sinα—0∙5 B1(cosα—sin40°cos●) ‚ 9cos●—0∙5—B2sinα B1cosα (5) 2∙2∙2 成本约束 以边窝开挖工程量作为成本约束‚有: F=SHc N/cos● (6) S= f ( x)= 0∙5(cot40°+cotα)( x—B3/cos●) 2 ( x<9m) (7) 其中‚F 为开挖成本;x 为悬顶长度. 把式(7)和表1中 N 代入式(6)得到: F=0∙5Hc B1(cot40°+cotα)( L1— l0cotα)× ( x—B3/cos●) 2 ( x—B3/cos●+B3—0∙5)cosα (8) 其一阶导数: F′= d F d x = Hc B1(cot40°+cotα)( L1— l0cotα) cosα × ( x—B3/cos●)=0 得到 x=B3/cos●‚即: n0=(B3—0∙5)cosα/B1 (9) 其中‚n0 为满足成本最低条件下一次增接支架数; Hc 为割煤高度‚m. 因为 其 二 阶 导 数 d 2F/d x 2 >0‚所 以‚x = B3/cos●是 F 的 极 小 值‚即 说 明 函 数 F 在 (0‚ B3/cos●)内递减‚在(B3/cos●‚9)内递增‚即有: n= n0 时‚投资成本最低; n< n0 时‚回采效率随 n 的减少而降低‚投资 成本随 n 的减少而增加; n> n0 时‚回采效率随 n 的增大而增大‚投资 成本随 n 的增大而减小. 如果 n 的范围在式(5)结果的范围之内‚可按 四舍五入的原则取值. 2∙3 整体优化 2∙3∙1 优化分析 从回采总时间 T = T1+ T2+ T3 中可以得出‚ 在整个回采期间‚回采效率的优化关键在Ⅰ区‚而一 次增接支架数 n 是回采效率优化的核心‚结合式 (5)和式(9)‚n 的最优值范围为: n∈ max (B3—0∙5)cosα B1 ‚ B3—sin40°sinα—B2sinα—0∙5 B1(cosα—sin40°cos●) ‚ 8∙5—B2sinα B1cosα (10) 综合以上计算分析:在回收率一定情况下‚如果 第7期 叶根喜等: 边角煤高回收率高效开采工艺设计与优化 ·657·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