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Vol.27 No.2 刘青等:钢包的运行控制 ·237· 转炉出钢 精炼(吹氩) 钢水 钢水到台一中包刚温1 42℃ 16℃ 4℃ 73℃ 平均时间:4.2min 平均时间:3.Imin 平均时间:2.0min 平均时间:10.8min 温降速率:10.0℃/min 温降速率:5.2℃min 温降速率:2.0℃/min 温降速率:6.8℃min 图2B厂Q235钢生产过程温降及时间 Fig.2 Temperature loss and corresponding time in BOF steelmaking shop at B Steel (earbon steel) 表2钢包转运过程中的柔性时间 Table 2 Flexible time in ladle operating process 序 1号转炉 2号转炉 多 过程时间数据项名称 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样本容量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样本容量 】钢水精炼毕等待吊运时间s 53 131 3 319 47 110 0 257 2钢包到台至回转台开动时间 375 972 28 345 447 1140 21 357 3回转台到位至钢包开浇时间s 56 153 10 347 59 128 10 350 4钢包浇毕至天车下钩时间s 143 568 28 336 101 223 39 351 5钢包过跨毕至天车下钩时间s 49 129 10 516 49 129 10 516 6修包毕至天车下钩时间s 231 598 20 373 231 598 20 373 7钢包放到钢包车至开时始烘烤时间s 48 156 2 336 48 156 12 336 8钢包等待出钢时间s 152 376 多 297 514 1522 62 249 9柔性时间总计mn 18.4 51.5 2.3 24.6 62.8 5.7 处于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优化钢包转运过程主要 将钢包转运过程的时间逐步缩短至参考值,研究 是通过缩短钢包转运过程的柔性时间,结合实测 表明,1号转炉生产Q235钢与2号转炉生产 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可提出相关操作环节柔性 20MnSi钢的钢包转运过程时间的参考值分别为 时间的推荐值,详见文献[151. 55.7min和56.6min. 结合柔性时间的推荐值,由下式可得出钢包 转运过程时间的参考值,钢包转运过程时间的实 2 钢包运行个数的计算方法 际值与参考值的有关情况见表3.表中柔性时间 随着对钢包运行研究的深入,需要定量掌握 与转运过程时间的比值反映了进行钢包转运过 炼钢厂在一定工作时间内运行的钢包数量,本文 程优化的空间,该值越小表明钢包运行的速度 提出了生产过程中钢包使用个数的三种计算方 快,制造过程的温降相对较小,生产过程控制的 法 较好,系统运行水平较高. 2.1产量计算法 石=-t+ (2) 在炼钢厂产量一定的前提下,可由下式确定 式中,为钢包转运过程时间参考值,min;矿钢包 生产过程中理想的钢包使用个数与实际的钢包 转运过程时间实测值,min;钢包转运过程柔性 使用个数之间的关系. 时间,min:钢包转运过程柔性时间参考值,min, 通过优化钢包转运过程,缩短柔性时间,可 (3) 式中,理想的钢包使用个数,个;实际的钢包 表3钢包运行过程的实测时间与参考时间值 使用个数,个. Table 3 Measured value and reference valne of process time of ladle turnaround 将相关时间数据带入式(3),按照2座转炉产 转炉 实测时间值 参考时间值 量均衡,得出该炼钢厂在当前生产水平下的理想 编号min /min tmin min张 钢包使用个数约为6个. 1'69.118.426.6%55.7 59.0% 2.2时间计算法 276.2 24.632.3% 56.6 5 8.8% 设炼钢厂每个生产作业班组8h冶炼m炉钢M 〕1 , 2 7 N o . 2 刘 青等 : 钢 包 的 运 行控 制 . 2 3 7 . 鉴轰丑盖目 转炉出钢 精炼 (吹氢 ) 钢水到台一中包测温 1 16 ℃ 4 ℃ 7 3 ℃ 平均 时 间 : 4 . 2 m in 平 均时间 : 3 . 1 m in 平均 时 间 : 2 刃 ~ 平 均时 间 : 10 . 8 m in 温 降速率 : 10 乃℃ m/ 远 温 降速 率 : 5 . 2 ℃m/ 血 温 降速率 : .2 0 ℃ m/ in 温 降速 率 : 6 8 ℃ m/ in 图 Z B 厂 Q 2 3 5 钢 生产 过程 温降 及时 间 F ig . 2 eT m P e r a t u r e 1 0 5 5 a n d e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it m e i n B O F s t e e l m a ik n g s h o P a t B S t e e l (c a 比 o n s t e e l ) 表 2 钢 包 转运 过程 中的 柔性 时间 aT b l e 2 F l e x i b l e tim e i n l a d l e o P e r a ti n g P r o c e s s 过程 时 间数 据项 名称 1 号转 炉 2 号 转 炉 平均 值 最 大 值 最小 值 样本 容 量 平均值 最大 值 最 小值 样本容 量 序号 州7 CU刃月.日n门à匕、rQ 矛 气气é、ù 71 门à、 2 4 内ù凡、J、ù,门J氏乙 n é 1 nU g n气乙ùù, ` l 气` l 气j 21 月 e `U 1 10 1 1 4 0 12 8 2 2 3 12 9 59 8 1 56 1 5 2 2 6 2 , 8 474710594231 8 3193454767163297 246514 -31725689515 2804231023 一 n , l 、ù 1 11 ù l ǎj `J 533751435649231 48 .184152 l 钢 水精 炼毕 等待 吊运 时间 s/ 2 钢 包 到台至 回转 台开动 时 间s/ 3 回转 台到位 至钢 包开浇 时 间s/ 4 钢 包浇 毕至 天车 下钩 时间 s/ 5 钢 包过 跨毕 至天 车下 钩时 间s/ 6 修 包 毕至天 车下 钩 时间s/ 7 钢 包放 到钢 包车 至开 时始烘 烤 时间 s/ 8 钢 包等 待 出 钢时 间s/ 9 柔 性 时间总 计m/ in 处于 一个 合理 的 范 围 内 . 优化 钢包 转 运过 程 主要 是通 过缩 短钢 包 转运 过程 的柔 性 时 间 , 结 合 实测 数据 的统 计分 析 结果 , 可 提 出相 关操 作环 节柔 性 时 间 的推 荐 值 , 详 见 文 献 〔151 . 结合柔 性时 间 的推荐 值 , 由下 式可 得 出钢 包 转运 过程 时 间的 参考 值 , 钢包 转 运过 程 时 间的实 际值 与 参考 值 的 有关 情 况见 表 3 . 表 中柔 性 时 间 与 转运 过 程 时 间 的 比值 反 映 了进 行 钢包 转 运 过 程 优化 的空 间 , 该 值越 小表 明钢 包 运行 的速 度 快 , 制 造 过程 的温 降相 对 较 小 , 生 产过 程 控制 的 较 好 , 系 统运 行水 平 较 高 . 斌二 了一 呀十拼 ( 2 ) 式 中 , 对为 钢包 转 运 过程 时间 参考 值 , m in ; 才 钢包 转 运过 程 时 间实 测值 , m in ; 诊钢 包 转运 过 程 柔性 时 间 , m in ; 铸钢 包 转运 过 程柔 性 时 间参 考值 , m in . 通过 优 化 钢包 转 运过 程 , 缩 短 柔 性 时 间 , 可 将钢包 转 运过程 的时 间逐步 缩 短至 参考值 , 研究 表 明 , 1 号 转 炉 生 产 Q2 35 钢 与 2 号 转 炉 生产 20 M劝5 1 钢 的钢包 转 运 过程 时间 的参考 值 分 别 为 5 5 . 7 m i n 和 5 6 . 6 m i n “ , ] . 2 钢 包 运 行 个 数的 计 算方 法 随着对 钢 包运 行研究 的 深入 , 需要 定量 掌握 炼钢 厂在 一定 工 作 时间 内运行 的钢 包数 量 , 本文 提 出 了 生产 过 程 中钢 包 使 用 个 数 的三 种 计 算方 法 【15〕 . .2 1 产 量 计算 法 在 炼钢 厂产 量一 定 的前 提下 , 可 由下式 确 定 生产 过 程 中理 想 的钢 包 使 用 个 数 与实 际 的 钢包 使用 个 数之 间的 关系 . 式 中 , 斌理想 的钢 包 使 用个 数 , 使用 个 数 , 个 . ( 3 ) 个 ; :ne 实 际 的钢 包 表 3 钢包 运行过程 的实 测时 间与参 考 时间值 aT b l e 3 M e a s u er d v a l u e a n d r e 介 er n c e v a l u e o f P or c e ss it m e o f l a d l e t u r n a or u n d 转炉 编号 才 m/ in 实测 时间值 参考时 间值 订加i n 评八犷 丁功刀 in 1 招 6 9 . 1 18 . 4 2 ` 7 6 . 2 2 4 . 6 2 6石% 3 2 3% 丁别斌 9 乃% 8 . 8% 将相 关 时 间数 据 带入 式 (3) , 按 照 2 座转 炉 产 量均 衡 , 得 出该 炼钢 厂在 当前 生 产水 平下 的理 想 钢 包使 用 个数 约 为 6 个 . .2 2 时 间计 算法 设炼 钢 厂每 个 生产 作 业 班组 s h 冶炼 n h炉钢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