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该区面迎海上来的东北季风,冬季多雨。基隆附近冬雨约占全年降水的30%.例如,暖暖(海 拔44m),1月平均降水量598.1mm,其中1930年1月一降水1195mm 第三章思考题 1、我国气候基本特征及形成因 2、试说明我国季风气候形成的 3、试说明青藏高原对东亚大气环流及我国气候的影响 4、我国气候与降水的分布规律与成因 5、试解释下列天气状况的形成原因:伏旱、华北春旱、秋高气爽、秋雨连绵、梅雨、江南春雨 第四章陆地水 第一节地表水与地下水 、河川径流 (一)水系和流域 在气候和地貌的制约下,我国水系的地域分布很不平衡.在夏季风所能到达的湿润和半湿润 地区,河网众多,水量丰富或比较丰富,绝大多数河流直接注入海洋,成为外流流域.不受或少 受夏季风影响的区域,地表水贫乏,河网稀少.河川径流不能直接注入海洋,是为内陆流域.外 流流域面积约占国土藏面积64%,内陆流域约占36%内、外流域的分界线大致北起大兴安岭西麓, 经阴山、贺兰山、祁连山、日月山、巴颜喀拉山,念宵唐古拉山和冈底斯山而止于西端的国境线 这条分界线大致和年降水量400毫米等值线相近.此线以东除鄂尔多斯高原、松嫩平原及雅鲁藏布 江南侧的羊卓雍湖等地区有小面积的封闭型的内陆流域外,河川径流均分别注人太平洋和印度洋, 但以太平洋水系为主此线以西,除额尔齐斯河注人北冰洋的喀拉海,属北冰洋水系外,其它河流 均不能注入海洋而注人就近盆地,或储水成湖,或消失在沙漠之中 外流区河流的干流,大部分起源于三大阶梯隆起带上: 1、第一河源带是青藏高原的东南. 发源于此的都是亚洲大陆的巨川大河,如长江、黄河、澜沦江、怒江、雅鲁藏布江等。怒江流 入中南半岛称萨尔温江,经缅甸注入印度洋的安达曼海。澜沧江进入中南半岛后称媚公河,注人南 海。雅鲁藏布江进入印度半岛后称为普拉马布特拉河,是恒河的重要支流。印度河的两条主要支流 森格藏布(狮泉河)和朗钦藏布(象泉河)发源于青藏高原西南 2、第二河源带为第二阶梯边缘隆起带,即大兴安岭,冀、晋山地和云贵高原一带. 发源于此的河流有黑龙江、辽河、海河、淮河、西江等,也都是我国主要河流 3、三河源带是长白山地、山东丘睦和东南沿海丘陵。 发源于此的河流主要有图们江、鸭绿江、钱塘江、臣江、闽江、九龙江、赣江以及珠江的另两 条支流东江和北江.这些河流通近海岸,流程短、落差大,水力资源比较丰富 (二)径流分布 1.径流空间分布 我国河川年径流总量为27115亿立方米,折合径流深284毫米。但地区差异很大.和大气降水 分布规律近似,径流量的分布亦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步递减。在同一地区内,山地地区,山地 的迎风坡是径流相对高值区,平原、盆地地区,山地背风坡则是径流相对低值区 根据径流深的大小来衡量河川径流量,可将全国划分为5个不同量级径流地带 (1)丰水带该区面迎海上来的东北季风,冬季多雨。基隆附近冬雨约占全年降水的30%.例如,暖暖(海 拔44m),1月平均降水量598. lmm,其中1930年1月一降水1 195mm. 第三章 思考题 1、 我国气候基本特征及形成因素 2、 试说明我国季风气候形成的原因 3、 试说明青藏高原对东亚大气环流及我国气候的影响 4、 我国气候与降水的分布规律与成因 5、 试解释下列天气状况的形成原因:伏旱、华北春旱、秋高气爽、秋雨连绵、梅雨、江南春雨 第四章 陆地水 第一节 地表水与地下水 一、河川径流 (一)水系和流域 在气候和地貌的制约下,我国水系的地域分布很不平衡.在夏季风所能到达的湿润和半湿润 地区,河网众多,水量丰富或比较丰富,绝大多数河流直接注入海洋,成为外流流域.不受或少 受夏季风影响的区域,地表水贫乏,河网稀少.河川径流不能直接注入海洋,是为内陆流域.外 流流域面积约占国土藏面积64%,内陆流域约占36%内、外流域的分界线大致北起大兴安岭西麓, 经阴山、贺兰山、祁连山、日月山、巴颜喀拉山,念宵唐古拉山和冈底斯山而止于西端的国境线。 这条分界线大致和年降水量400毫米等值线相近.此线以东除鄂尔多斯高原、松嫩平原及雅鲁藏布 江南侧的羊卓雍湖等地区有小面积的封闭型的内陆流域外,河川径流均分别注人太平洋和印度洋, 但以太平洋水系为主此线以西,除额尔齐斯河注人北冰洋的喀拉海,属北冰洋水系外,其它河流 均不能注入海洋而注人就近盆地,或储水成湖,或消失在沙漠之中. 外流区河流的干流,大部分起源于三大阶梯隆起带上: 1、 第一河源带是青藏高原的东南. 发源于此的都是亚洲大陆的巨川大河,如长江、黄河、澜沦江、怒江、雅鲁藏布江等。怒江流 入中南半岛称萨尔温江,经缅甸注入印度洋的安达曼海。澜沧江进入中南半岛后称媚公河,注人南 海。雅鲁藏布江进入印度半岛后称为普拉马布特拉河,是恒河的重要支流。印度河的两条主要支流 森格藏布(狮泉河)和朗钦藏布(象泉河)发源于青藏高原西南。 2、 第二河源带为第二阶梯边缘隆起带,即大兴安岭,冀、晋山地和云贵高原一带. 发源于此的河流有黑龙江、辽河、海河、淮河、西江等,也都是我国主要河流。 3、 三河源带是长白山地、山东丘睦和东南沿海丘陵。 发源于此的河流主要有图们江、鸭绿江、钱塘江、臣江、闽江、九龙江、赣江以及珠江的另两 条支流东江和北江.这些河流通近海岸,流程短、落差大,水力资源比较丰富. (二)径流分布 1. 径流空间分布: 我国河川年径流总量为27 115亿立方米,折合径流深284毫米。但地区差异很大.和大气降水 分布规律近似,径流量的分布亦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步递减。在同一地区内,山地地区,山地 的迎风坡是径流相对高值区,平原、盆地地区,山地背风坡则是径流相对低值区. 根据径流深的大小来衡量河川径流量,可将全国划分为5个不同量级径流地带. (1) 丰水带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