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6.锯齿状( serrate)鞭节各亚节的端部呈锯齿状向一边突出。如部分叩甲、芫菁雄虫等的触角 7.栉齿状φ pectinate)鞭节各亚节向一侧显著突出,状如梳栉。如部分叩甲及豆象雄虫的触角。 8.羽状( plumose)又叫双栉状( bipectinate),鞭节各节向两侧突出呈细枝状,枝上还可能有细毛,触角 状如鸟类的羽毛或形似篦子。如很多蛾类雄虫的触角 9.肘状( geniculate)又叫膝状或曲肱状,其柄节较长,梗节小,鞭节各亚节形状及大小近似,在梗节处呈 肘状弯曲。如蚁类、蜜蜂类、象甲类昆虫的触角 10.环毛状 whorled)除柄节与梗节外,鞭节部分亚节具一圈细毛。如雄性蚊类与摇蚊的触角。 11.具芒状( aristate)鞭节不分亚节,较柄节和梗节粗大,其上有一刚毛状或芒状触角芒。为蝇类所特有 (图6-5K)。 12.鳃状( amellate)鞭节端部几节扩展成片,形似鱼鳃。如金龟甲之触角。 除上述类型的触角外尚有剑状、锥状、耳状以及很多不规则形状的触角。还有一些中间类型的触角。同种 昆虫雌雄两性的触角可以属于不同的类型,在描述昆虫时应予注意 (三)触角的功能昆虫的触角主要功能是嗅觉、触觉与听觉,其表面具有很多不同类型的感觉器,在昆虫的 种间和种内化学通讯、声音通讯及触觉通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般雄性昆虫的触角较雌性昆虫的触角发 达,能准确地接收雌性昆虫在较远处释放的性信息素。此外,昆虫的触角还有一些其他功能,如芫菁在交 配时雄虫的触角能起携助拥抱雌虫的作用,魔蚊的幼虫利用触角可以捕获猎物,仰泳蝽在游泳时触角能平 衡身体,水龟虫潜水时可以用触角帮助呼吸。 复眼 复眼( compound eye-s或eyes)是昆虫最重要的一类视觉器官,能辨别出近距离的物体,特别是运动着的 物体。为成虫和不全变态类的若虫或稚虫所具。原尾目等低等昆虫、穴居及寄生性昆虫的复眼退化或消失。 复眼多位于头部侧上方,常为圆形或卵圆形,一般由若干个大小一致的小眼( ommatidium,复数 ommatidia) 组成。但有些类群的复眼比较复杂,突眼蝇的复眼位于头侧突出的眼柄端(图A),鞘翅目豉甲科(图B)和眼 天牛属 Bacchisa及蜉蝣目二翅蜉属 Cloeon(图C)的种类的复眼一分为二,一些虻类与毛蚊类的复眼背面 与下面的小眼大小明显不同(图D)其他特殊情况也都是对环境适应的结果。 昆虫复眼的小眼数目变化甚大,一种蚂蚁 Ponera punctatissima的工蚁每个复眼只有1个小眼组成,而 鳞翅目昆虫一个复眼常有12000~17000个小眼,蜻蜓目昆虫一个复眼的小眼数在10000~2800个或更多 但昆虫一个复眼的小眼数大体在300-5000个之间。社会性昆虫各型间每个复眼的小眼数存在着差异,如 蚁类中,一般工蚁的小眼为100-600个,雌蚁的小眼数为200~800个,而雄蚁的则为400-1200个 复眼的大小与种类及性别有很大关系,如头蝇科昆虫复眼几乎占据头表的全部,蜻蜓目的种类复眼亦很大 而在缨翅目昆虫和一些同翅目昆虫中复眼要小得多。在双翅目与膜翅目昆虫中,雄虫复眼常显著大于同种 雌性的复眼,甚至雄虫复眼在背面相接,称为接眼式( holoptic type)(E:而雌虫复眼则相离,称离眼式 ( dichoptic type)(图F)。大部分昆虫的视觉范围比人眼的视觉范围广,如螳螂复眼的水平视觉范围为240°, 垂直视觉范围为360°,突眼蝇与头蝇的视觉范围在昆虫中更大,在水平和垂直方向都可达到或接近360°6. 锯齿状 (serrate) 鞭节各亚节的端部呈锯齿状向一边突出。如部分叩甲、芫菁雄虫等的触角。 7. 栉齿状 (pectinate) 鞭节各亚节向一侧显著突出,状如梳栉。如部分叩甲及豆象雄虫的触角。 8. 羽状 (plumose) 又叫双栉状 (bipectinate),鞭节各节向两侧突出呈细枝状,枝上还可能有细毛,触角 状如鸟类的羽毛或形似篦子。如很多蛾类雄虫的触角。 9. 肘状 (geniculate) 又叫膝状或曲肱状,其柄节较长,梗节小,鞭节各亚节形状及大小近似,在梗节处呈 肘状弯曲。如蚁类、蜜蜂类、象甲类昆虫的触角。 10. 环毛状 (whorled) 除柄节与梗节外,鞭节部分亚节具一圈细毛。如雄性蚊类与摇蚊的触角。 11. 具芒状 (aristate) 鞭节不分亚节,较柄节和梗节粗大,其上有一刚毛状或芒状触角芒。为蝇类所特有 (图 6-5K)。 12. 鳃状 (lamellate) 鞭节端部几节扩展成片,形似鱼鳃。如金龟甲之触角。 除上述类型的触角外尚有剑状、锥状、耳状以及很多不规则形状的触角。还有一些中间类型的触角。同种 昆虫雌雄两性的触角可以属于不同的类型,在描述昆虫时应予注意。 (三)触角的功能 昆虫的触角主要功能是嗅觉、触觉与听觉,其表面具有很多不同类型的感觉器,在昆虫的 种间和种内化学通讯、声音通讯及触觉通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般雄性昆虫的触角较雌性昆虫的触角发 达,能准确地接收雌性昆虫在较远处释放的性信息素。此外,昆虫的触角还有一些其他功能,如芫菁在交 配时雄虫的触角能起携助拥抱雌虫的作用,魔蚊的幼虫利用触角可以捕获猎物,仰泳蝽在游泳时触角能平 衡身体,水龟虫潜水时可以用触角帮助呼吸。 复眼 复眼(compound eye-s 或 eyes)是昆虫最重要的一类视觉器官,能辨别出近距离的物体,特别是运动着的 物体。为成虫和不全变态类的若虫或稚虫所具。原尾目等低等昆虫、穴居及寄生性昆虫的复眼退化或消失。 复眼多位于头部侧上方,常为圆形或卵圆形,一般由若干个大小一致的小眼 (ommatidium,复数 ommatidia) 组成。但有些类群的复眼比较复杂,突眼蝇的复眼位于头侧突出的眼柄端(图 A),鞘翅目豉甲科(图 B)和眼 天牛属 Bacchisa 及蜉蝣目二翅蜉属 Cloeon(图 C)的种类的复眼一分为二,一些虻类与毛蚊类的复眼背面 与下面的小眼大小明显不同(图 D) 其他特殊情况也都是对环境适应的结果。 昆虫复眼的小眼数目变化甚大,一种蚂蚁 Ponera punctatissima 的工蚁每个复眼只有 1 个小眼组成,而 鳞翅目昆虫一个复眼常有 12000~17000 个小眼,蜻蜓目昆虫一个复眼的小眼数在 10000~28000 个或更多, 但昆虫一个复眼的小眼数大体在 300~5000 个之间。社会性昆虫各型间每个复眼的小眼数存在着差异,如 蚁类中,一般工蚁的小眼为 100~600 个,雌蚁的小眼数为 200~800 个,而雄蚁的则为 400~1200 个。 复眼的大小与种类及性别有很大关系,如头蝇科昆虫复眼几乎占据头表的全部,蜻蜓目的种类复眼亦很大, 而在缨翅目昆虫和一些同翅目昆虫中复眼要小得多。在双翅目与膜翅目昆虫中,雄虫复眼常显著大于同种 雌性的复眼,甚至雄虫复眼在背面相接,称为接眼式 (holoptic type) (E);而雌虫复眼则相离,称离眼式 (dichoptic type) (图 F)。大部分昆虫的视觉范围比人眼的视觉范围广,如螳螂复眼的水平视觉范围为 240°, 垂直视觉范围为 360°,突眼蝇与头蝇的视觉范围在昆虫中更大,在水平和垂直方向都可达到或接近 360°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